-
公开(公告)号:CN10472195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01966.9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A61M37/00 , A61K41/00 , A61K47/42 , A61K47/04 , A61K31/337 , A61K31/405 , A61K31/519 , A61P3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摩式经皮给药系统,所述的按摩式即利用磁性纳米粒联合固定/交变磁场达到模拟物理按摩的经皮给药方式;所述的固定磁场是通过外加永久磁铁实现对磁性纳米粒在垂直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的交变磁场是利用通交流电的螺线圈实现对磁性纳米粒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的磁性纳米粒是四氧化三铁-丝素蛋白纳米粒,是甲氨蝶呤的药物载体,是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悬浮液法制得。本发明提供的按摩式经皮给药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0383073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05027.7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载体,其特征是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其中海藻酸盐为多糖,降解产物可参与人体自身循环;赖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兼具营养作用与药理功效。ALG-g-Lys载体相对单纯的海藻酸钙凝胶,稳定性更强,京尼平交联后载体具有荧光特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载体替代海藻酸盐作为凝胶材料,可适用于医药、食品行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5287.X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A61K35/741 , C12N15/70 , C12P3/00 , A61K33/243 , A61K31/12 , A61K9/16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P1/00 , A61P1/0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载产纳米金益生菌和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的海藻酸钠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对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进行改造合成纳米金,利用自组装的原理制备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之后利用高压静电的方法制备共载产纳米金益生菌和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的海藻酸钠微球,将其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本发明对比传统的纳米金的制备,提出了一种新的绿色的合成方法,同时保持了益生菌的活性。为了改善姜黄素水溶性差等问题,利用白蛋白进行载药,制备了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再与海藻酸钠微球结合,具有结肠靶向性,提高益生菌及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有效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71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430990.1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共载基因与多肽类药物的微镶纳多孔微球的方法,先通过离子凝胶法制备载基因药物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将其分散于碳酸氢铵溶液中作为水相,将聚乳酸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作为油相,同时在油相中加入多肽类药物搅拌均匀,加入致孔剂和乳化剂后,通过超声乳化形成油包水的乳悬液,将该乳悬液以一定的速率经过喷嘴压入到特定参数的超临界流体CO2中,经过超临界流体抗溶剂过程即可得到共载基因与多肽类药物的微镶纳多孔微球具有较好空气动力学性能,有望实现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癌症与糖尿病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3073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05027.7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载体,其特征是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其中海藻酸盐为多糖,降解产物可参与人体自身循环;赖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兼具营养作用与药理功效。ALG-g-Lys载体相对单纯的海藻酸钙凝胶,稳定性更强,京尼平交联后载体具有荧光特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载体替代海藻酸盐作为凝胶材料,可适用于医药、食品行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52458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48312.0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A61K47/48 , A61K31/704 , A61K31/7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交联剂AMB-1磁小体药物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具有天然脂质双分子膜层的AMB-1磁小体为载体,以京尼平及聚L-谷氨酸为双分子交联材料,形成双交联剂AMB-1磁小体药物载体,可搭载交联单一药物或多种药物并构建靶向给药系统。本发明采用天然的双交联剂,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制得的双交联剂AMB-1磁小体药物载体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较传统技术提高,可实现单一及多种药物的高效负载,无突释效应,释放周期长,不影响药物本身功效的发挥,靶向给药的同时还能实现联合用药、协同增效的效果,且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3357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34762.0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阳离子脂质体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而成:1重量份DOPE、1重量份DC-Chol、2.5重量份OQCMC;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复合体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包封层,所述包封层内包封有药物载体、基因载体或基因与药物共载载体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阳离子脂质体由于脂质体成分与细胞膜成分较接近,所以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低的免疫性、较低的细胞毒性;又由于脂质为两性物质,决定了脂质体既可包载极性化疗药物或非极性化疗药物或同时包载极性与非极性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52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513917.5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27/413 , H01M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Ts/PANI)n‑ITO阳极的MFC生物传感器用于药敏试验的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物修饰ITO阳极,用于构建单室和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药敏试验。本发明对传统的抗生素药敏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避免了微生物平板法检测时间长、操作繁琐、重复性差等问题,所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操作简便,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实时、高灵敏度的药敏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92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04920.8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及合成方法。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材料,利用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为接枝材料,采用碳化二亚胺活化海藻酸钠羧基,然后将赖氨酸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链上,反应后的产物用透析法除去羧基活化剂和未反应完全的小分子底物。改性后的材料可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兼具营养作用与药理功效,可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赋予新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0121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64713.9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临界二氧化碳烧结共载细胞多孔微球支架的方法,以碳酸氢铵水溶液作为水相,PLGA的有机溶液作为油相,将上述水相分散到油相中,通过均质匀化形成油包水的单乳液;将上述单乳液分散到PVA水溶液中得到水包油包水的复乳;继续搅拌使二氯甲烷挥发,得到固化的多孔微球;收集固化的多孔微球,洗涤,冻干;将冻干的多孔微球与一定数量的细胞共同填入模具中,在亚临界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烧结成多孔微球支架。本发明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法获得共载细胞多孔微球烧结支架,确保微球表面多孔形貌的同时,保证细胞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