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6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462139.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通信延迟和信道效率动态协同优化方法,其步骤包括:1、建立无线网络通信延迟和信道效率动态协同优化奖励模型;2、利用分布式强化学习动态优化无线网络通信延迟和信道效率奖励模型系数;3、利用分布式强化学习完成无线网络通信延迟和信道效率动态协同优化控制。本发明能通过强化学习动态优化无线网络通信延迟和信道效率奖励模型系数,从而优化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从而能有效地协同优化无线网络通信延迟和信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74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7195.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4L67/1087 , H02J13/00 , H02J3/38 , H04L67/12 , H04L67/125 , H04L41/12 , H04L4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微电网通信拓扑及其权值设计方法,是根据给定的所有可行通信链路,得到可行通信拓扑的集合,进一步筛选出其中满足收敛性条件及通信资源限制的通信拓扑集合,针对其中每一个通信拓扑求解其对应的最优连接权值及性能指标,最后选择性能指标最高的通信拓扑及其对应的最优连接权值。本发明能够根据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分布,在满足通信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得到性能最优的通信拓扑以及对应的最优连接权值,以提升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整体的控制性能,进而提高微电网中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14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3397.7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22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变电站空天地多尺度重决策目标检测方法,包括:获取二维模态数据和三维点云模态数据;确定目标定位;其中,确定目标定位的方式包括:应用二维模态数据进行图像目标定位以及应用二维模态数据和三维点云模态数据进行跨模态特征级联融合,进行三维目标检测定位;根据目标定位,判断可能故障位置;并应用立体多模态数据感知设备重新拍照得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图像;应用目标定位对应的检测定位网络,对重新拍照得到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图像进行故障分析,完成对特高压变电站故障的多尺度重决策;本发明能够提高故障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14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3393.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变电站缺陷立体定位检测方法,包括:对三维点云数据和二维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将两种模态特征分别依次通过三维区域提议网络和二维度区域提议网络,生成三维候选区域聚合和二维候选区域聚合;将二维图像的特征和三维点云数据输入到2D‑3D提议的转换器中,生成伪三维候选区域;将伪三维候选区域和三维候选区域聚合结合,获取融合三维候选区域聚合;将融合三维候选区域聚合和二维候选区域聚合通过多模态跨目标融合模块进行跨模态融合;使用多模态跨目标融合模块融合后的多层感知3D查询作为检测头执行三维目标检测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物体遮挡和距离较远且反射点较少造成的挑战,同时保持特征融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810787.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汪玉 , 陈艺 , 李宾宾 , 赵龙 , 秦琪 , 包佳佳 , 杨瑞雪 , 范明豪 , 亚彬 , 翟玥 , 陈庆涛 , 黄杰 , 刘鑫 , 王鑫 , 金雨楠 , 孙伟 , 李奇越 , 李帷韬 , 樊智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PSO‑MKPLS的碳排放量动态演化方法,其步骤包括:1、构建输入样本数据,包括数据的获取以及预处理;2、对数据进行时滞估计得到输入时滞差分矩阵;3、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多核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多变量多重共线性的处理得到碳排放量的动态演化机理。本发明适用于多种重点控排企业,通过对指定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多种影响因素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时滞现象,并利用改进的核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碳排放量的动态演化机理模型的构建,利用混合粒子群改变核函数参数,从而可以更准确的拟合实际生产中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250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0291951.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无线通信可靠性的鲁棒控制方法,包括:1、针对配电网无线通信传输延时系统中一对节点的自适应发射功率控制,建立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和传输延时的系统;2、构造Lyapunov‑Krasovskii函数,得到配电网无线通信传输延时系统随机稳定和鲁棒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3、通过不断减小稳定性条件中扰动抑制率γ,计算保证系统稳定对应的控制器增益矩阵K,当扰动抑制率γ最小且系统稳定时,得到最优的控制器增益矩阵K*。本发明能减小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系统对扰动的鲁棒性,从而提高信号传输效率,保证配电网无线通信传输延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292183.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拓扑微电网的分布式二次控制器设计方法,属于控制工程中微电网分布式二次控制器领域。该设计方法包括:构建不同模式下各个节点的分布式二级控制器;然后建立单个节点的分布式二级控制模型、不同模式下完整的微电网分布式二次控制下的模型;根据微电网模型建立新的李雅普诺夫‑克拉索夫斯基函数并给出新的微电网稳定性判据,再根据稳定性判据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证明变拓扑微电网的稳定性,最后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出变拓扑微电网在渐进稳定条件下的最大控制器增益;本发明能够更加精确的对每一种拓扑结构实行更好的控制策略,让变拓扑微电网的控制效率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从而使微电网的变拓扑控制更加智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940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362415.8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IPC: G06V20/40 , G06V40/2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危险行为识别方法,包括:1通过摄像头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危险行为视频并生成鱼竿数据集;2建立用于检测鱼竿的鱼竿检测器、用于鱼竿精准定位的鱼竿定位器、用于检测人体姿态的姿态检测器;3通过鱼竿数据集训练鱼竿检测器,并通过测试进行验证;4通过训练完成的鱼竿检测器进行鱼竿目标检测,得到定位数据集;5将定位数据集送入鱼竿定位器中进行训练,并通过测试进行验证;6将危险行为视频送入鱼竿检测和人体动作识别模型中,通过综合逻辑判断得到危险行为的动作。本发明能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对高电压环境中危险行为者的动作识别,可以及时警告危险行为者的危险动作,保证该环境中的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68836.X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章海斌 , 黄石磊 , 黄道均 , 彭明智 , 樊培培 , 郭振宇 , 晏松 , 马欢 , 施雯 , 张晨晨 , 李帷韬 , 黄鑫兴 , 李奇越 , 孙伟 , 李腾 , 许旵鹏 , 张俊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数字孪生平台的变压器状态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变压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工况数据,所述工况数据包括经设备采集得到的运行参数、经物理计算得到的第一物理参数以及经数据拟合得到的第二物理参数;构建网络模型,所述网络模型包括并行的两个随机配置网络;将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工况数据分别输入至两个随机配置网络中进行点块混合并行学习,得到用于进行变压器运行状态预测的网络模型;采用本发明构建的网络模型在进行变压器运行状态预测时,可快速且准确的预测变压器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57735.5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113/04
Abstract: 多尺度时间耦合与数据驱动的MMC型柔性直流设备建模方法,属于配电网模拟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基于微分方程状态空间模型建立的物理模型作用关系较为复杂的、难以快速高效求解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尺度时间建模技术,以数据驱动和多尺度时间建模结合的方式对配网元器件进行仿真模拟,实现对MMC型柔性直流设备的快速建模仿真;仿真试验表明MMC型柔性直流设备一个桥臂上的六个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基本一致,输出特性良好,桥臂电流仿真结果和电容电压仿真结果与详细模型吻合较好,证明了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