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月球基地冷热电联合供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77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320827.5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月球基地冷热电联合供给系统,属于月球基地能源供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月球基地对冷热电需求的问题。它包括ORC发电系统、供热模块和供冷模块,供热模块与供冷模块连通有舱室,ORC发电系统以苯作为循环工质,ORC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透平、冷凝器,蒸发器、透平和冷凝器沿着发电方向依次连接,蒸发器与冷凝器皆与舱室连接,供热模块包括储热单元以及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太阳能槽式集热器的两个导热油管路分别与蒸发器和储热单元连通,储热单元的导热油管路与蒸发器连接,供冷模块包括储冷单元和辐射器,储冷单元的导热油管路与冷凝器连接。它主要用于全月日的对月球基地供能。

    一种适应极寒工况的氢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019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8533.8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极寒工况的氢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制冷剂管路和第二制冷剂管路,第一制冷剂管路上连接有座舱冷凝器、辅助蒸发器及座舱节流阀,第二制冷剂管路上连接有分流冷凝器及分流节流阀;主蒸发器与第一制冷剂管路和第二制冷剂管连接;冷却液泵的出液端分流连接有第一冷却液路和第二冷却液路,第一冷却液路上连接有辅助冷凝器,辅助冷凝器、辅助蒸发器、辅助压缩机构成辅助加热闭合回路,第二冷却液路上连接分流冷凝器,第一冷却液路与第二冷却液路汇合后流入电池包加热模块;冷却液储罐分别与冷却液泵和电池包加热模块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电动汽车在极寒工况下制热能耗高,续航短的问题。

    一种耦合式冷电联供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78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02596.6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式冷电联供系统,包括:主制冷发电系统和副制冷系统;主制冷发电系统包括:闭合连接成回路的主压缩机、气体冷凝器、膨胀机、主节流阀、主蒸发器,膨胀机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主压缩机连接;副制冷系统包括:闭合连接成回路的副压缩机、冷凝器、副节流阀、副蒸发器,主蒸发器和主压缩机之间连接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经过冷凝器。本发明的耦合式冷电联供系统,其主制冷发电系统与副制冷系统耦合,不仅可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而且可充分利用副制冷系统的低品位热能对从主蒸发器流出的二氧化碳工质提供一定的过热度,避免气态的二氧化碳工质中存在液态而对主压缩机产生液击现象,从而可延长主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双通道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81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14201.0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双通道冷却系统,包括:燃料箱,所述燃料箱内设有外层冷却液,所述燃料箱与燃料泵连接;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壁面内设有外层冷却通道和内层冷却通道;内层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换热器和内层冷却管路,所述内层冷却管路内的内层冷却液经过所述内层冷却通道对所述燃烧室的壁面进行一级冷却,并利用所述换热器对所述内层冷却液进行换热;所述燃料箱内的外层冷却液通过所述燃料泵进入所述外层冷却通道内;该双级冷却过程相比内层冷却液单通道冷却过程而言,具有更佳的壁面冷却效果,且冷却通道出口的外层冷却液也完成了预热过程,实现了燃烧室热量的回收利用。

    一种浸没式液冷储能电池箱

    公开(公告)号:CN1136754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18503.X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浸没式液冷储能电池箱,包括电池箱壳体、电池模组、导流器、换热盘管、隔流支架、加热棒和风扇,电池箱壳体由隔板分隔成互不联通的内腔体一和内腔体二,换热盘管、加热棒和风扇均设置在内腔体二内,电池模组、导流器和隔流支架均设置在内腔体一内,在内腔体一内充满浸没液;隔流支架与电池箱壳体连接,隔流支架用于支撑电池模组同时分割流道,导流器设置在内腔体一底部,加热棒为换热盘管内的浸没液加热,所述风扇为换热盘管内的浸没液冷却。本发明设置导流器,使电池箱实现腔内温度分层效果,再配合换热盘管、加热棒与风扇,使储能电池箱存在夏季散热、冬季预热两种模式,同时提高浸没液的冷却效率,提高储能电池箱的均温性能。

    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机的三轮冷却-制冷循环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53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97028.6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机的三轮冷却‑制冷循环冷却系统,涉及高超声速飞机领域。系统包括两个空气涡轮、压气机、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以及两组燃油‑空气换热器。空气涡轮主要用于发电与降低空气热沉温度,与燃油‑空气换热器、制冷循环组合构成多级冷却系统,空气涡轮发出的电能部分用于制冷循环,其余用于电子器件的使用,使经过涡轮的冷却空气再冷获得更低的温度,从而足以冷却电子器件以及供给座舱。解决高超声速飞机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外部空气温度过高无法再用作冷源的问题。本发明利用飞行器自身所带的燃油,基于空气涡轮与压气机,建立多级冷却系统,解决了高超声速飞机热管理的问题。

    一种基于碳氢氧元素循环的月球基地跨月夜多能供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9309.9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氢氧元素循环的月球基地跨月夜多能供给系统,属于月球基地冷、热、电能保障体系领域。解决了现有月球基地对能源系统的任务需求,除电能外,冷、热能的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它包括化学储热子系统、燃气轮机子系统和吸附式制冷循环子系统,所述化学储热子系统吸收月昼的太阳能,将热能转换化学能并储存,所述燃气轮机子系统通过涡轮输出电能,所述吸附式制冷子系统利用燃气轮机子系统的余热输出冷能。本发明实现了月球基地的冷热电能的跨月夜供给,同时利用化学储热技术实现了能量的品味提升,增强发电设备的输出能力。

    一种氢燃料电车的冷启动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5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03850.4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车的冷启动系统,包括:对应连接的座舱冷凝器、应急电池包、制冷剂罐、压缩机、冷凝器、冷却液罐、氢燃料电池组、冷却液泵、蒸发器、节流阀、电机。该系统有效地利用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余电对应急电池包进行充电,并在冷启动时,应急电池包驱动压缩机运行,高温的制冷剂分两路,一路加热座舱,另一路给电机和氢燃料电池组提供热量,使氢燃料电池组的薄冰解冻并获得一定的运行温度,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使电机能够稳定在工作效率较高的温度下,保证电机的工作效率。该系统利用电池的余电驱动压缩机工作,更加节能,且解决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冬季严寒工况下启动困难,启动慢及氢燃料电池在极端工况下易损坏的问题。

    一种基于低压闪蒸喷雾技术的飞行器热管理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349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288108.X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压闪蒸喷雾技术的飞行器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属于飞行器热管理领域。解决了飞行器中利用低压闪蒸喷雾对高热流密度元件进行冷却降温需要额外热沉的问题。它包括低压闪蒸喷雾冷却系统、压缩式制冷系统和燃油环路系统,低压闪蒸喷雾冷却系统与压缩式制冷系统相连,压缩式制冷系统与燃油环路系统相连,所述压缩式制冷系统用于将低压闪蒸喷雾冷却系统内高热流密度元件的热量传递给燃油环路系统。它能够利用燃油作为热沉进行梯度利用将高、低热流密度元件的热量带走,减少了质量惩罚。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壁面液态金属与燃料内外复合双层冷却通道结构及超燃冲压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6181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14193.X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壁面液态金属与燃料内外复合双层冷却通道结构及超燃冲压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壁面液态金属与燃料内外复合双层冷却通道结构,包括:本体;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设于所述本体内,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设有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内设有第一冷却介质,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内设有第二冷却介质;利用第一冷却介质的强换热能力快速高效地将燃气传递的热量转移并传递给第二冷却介质,通过第一泵体改变第一冷却介质流量,可以主动控制燃烧室壁面的温度分布,调节燃气向壁面的散热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