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传感照明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81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4456.X

    申请日:2014-12-26

    Inventor: 于广滨 刘迪 戴冰

    Abstract: 红外传感照明系统。对于社区夜间走道和庭院照明系统,传统的照明灯不能做到根据人类活动信息来自动控制照明灯具的开闭。本发明的组成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与支撑环(2)连接,所述的支撑环上安装有一组PIR热电元件(3),所述的支撑环上端安装有菲涅尔滤光透镜(4),所述的菲涅尔滤光透镜的中心与所述的支撑环的圆心相重合,电路元件板(5)固定在所述的外壳底部,所述的电路元件板与场效应晶体管(6)电连接,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与所述的PIR热电元件连接,引脚(7)穿过所述的外壳与所述的电路元件板电连接。本发明用于LED灯开闭的自动控制。

    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气氛保护系统及激光增材制造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219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83213.5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气氛保护系统及激光增材制造设备。目前,成形腔一般制造成比较大的体积,通常成形腔高度设计高度至少需要两倍以上所允许最大的零件成形高度,占用空间非常大。一种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气氛保护系统及激光增材制造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门板(13),门板与箱体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密封圈,箱体内壁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环形管(3),下环形管的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下环形管的一端与真空泵(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的下环形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5)与旋风分离器(6)的进气口相连接。本发明应用于激光增材制造领域。

    一种采用增材制造砂型铸造件的机械性能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1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5779.3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增材制造砂型铸造件的机械性能制造方法。目前,在机械零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艺性损耗以及非工艺性损耗是非常严重的。一种采用增材制造砂型铸造件的机械性能制造方法,将不同金属粉末按配比使用混粉机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在增材制造机床的成形室内,根据多组件的全部部件设计安装时的连接关系,按照首先摆放相互套嵌的部件、再摆放三维尺寸较大的部件、最后将尺寸较小的部件摆放在剩余空间内的原则对全部部件进行数模摆放;对于相互套嵌的部件确定最小可隔离区域及最小间隔,对逐层切片分层进行激光熔覆沉积成形,完成所有切片分层的激光熔覆成形,形成一体化多组件成形件。本发明应用于增材制造领域。

    基于增材制造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内部油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22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4354.3

    申请日:2022-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内部油路系统。目前,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内部油路系统中的隔热结构是薄壁结构,且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燃油管道上的,由于燃油管道的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会导致焊接难题极大。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内部油路系统,包括伺服阀(21)、高温隔离缸(22)、截止阀(23)、加热器(24)、温度变送器(25)和测试缸(26),测试缸的输出端、输入端均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的底部均分别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高温隔离缸,两个所述高温隔离缸的底部均分别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在伺服阀的输入端、输出端上。本发明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油路领域。

    多区域连续增材制造激光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47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84008.0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区域连续增材制造激光成型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首先导入模型的切片数据,然后对金属粉末进行清洗,并通过送料器与混料器对不同种金属粉末进行送料与混合,通过喷头的中心流道与环型流道进行喷粉与充保护气,采用三个互成60°角摆放的激光器进行熔化成型。在成型完毕后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工件进行表面质量检验,并通过第二成型装置对缺陷部位进行修复,通过激光切割装置对工件的多余加工余量进行切割,提升其表面质量。本发明避免了粉末飞溅,提高了金属粉末利用率,并能够对成型后的工件进行缺陷修复以及表面质量提升。

    一种气体传动蛇形机器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46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29086.4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一种气体传动蛇形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所述气体传动机器人包括柔性材料袋、分隔气体膜、分隔气体装置、收放柔性袋圆柱体、充抽气体驱动装置、皮带驱动装置。所述柔性材料袋由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呈圆柱状并且具有密闭性,并且其内部充入一定量气体,所述柔性材料袋由内部分隔气体膜和分隔气体装置将所述柔性材料袋分隔成八个密闭空间,前后两个密闭空间为一组共四组,通过分别控制四个充抽气体装置的功率,来控制四组密闭空间膨胀收缩速度进而控制蛇形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还可以控制其向前或向后运动。本发明使用柔性材料袋大大减轻了重量;遇到复杂、狭小的空间环境,可通过改变横截面面积来越障;可以向前或向后运动。

    基于流向图和非朴素贝叶斯推理的轴承故障程度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69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1308165.X

    申请日:2018-11-05

    Inventor: 于军 于广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向图和非朴素贝叶斯推理的轴承故障程度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取训练样本中滚柱轴承的故障诊断特征,用于构建标准化流向图;步骤二、采用基于征兆属性节点重要度的节点约简算法删除标准化流向图中冗余的征兆属性节点,获得节点约简后流向图;步骤三、提取待诊样本中滚柱轴承的故障诊断特征,利用基于流向图的非朴素贝叶斯推理算法识别待诊样本中滚柱轴承的状态。本发明能直观且准确地识别滚柱轴承的故障程度,为滚柱轴承的故障程度识别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思路。

    一种用于内齿轮加工用的夹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9090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401625.3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齿轮加工用的夹紧装置,属于齿轮加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基座为圆柱体,三组夹紧机构沿基座圆周方向等分设置,每组夹紧机构均与基座滑动连接,三组夹紧机构用于固定待加工的内齿轮,基座的端面上设置有通槽,通槽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吸尘装置,基座与底座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连接。

    一种大扭矩脉动式无级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0598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88920.7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一种大扭矩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两个传动机构、两个调速机构、输出机构、输出轴、机架;所述的输入轴上前后对称安装有两个传动机构;所述的两个调速机构前后对称设置,分别与两个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且与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输出机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的机架中对称设置有两个方形架、两个竖直架、两组水平安装孔,以及一组竖直安装孔。本发明用齿轮齿条啮合传动与蜗轮蜗杆调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级变速,较带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传动带结构更稳定、更高效,使用寿命更长,可传递较大的扭矩,使整机效率高、可靠性高。

    基于堆叠消噪自动编码器和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行星齿轮故障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03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252944.2

    申请日:2018-10-25

    Inventor: 于军 于广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DAE和GRUNN的行星齿轮故障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基于SDAE和GRUNN的混合模型,消除输入数据的噪声成分,处理前后关联的时序数据,自动地从含噪样本中提取鲁棒故障特征;步骤二、将行星齿轮故障诊断的训练样本看作步骤一构建的混合模型的输入数据,采用Adam优化算法和dropout技术训练混合模型,防止过拟合现象的发生;步骤三、根据训练后的混合模型,利用softmax分类器识别待诊样本中行星齿轮的状态。该方法在训练样本数较小的情况下能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并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和时变转速适应能力,为行星齿轮故障识别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