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7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27545.4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广西柳州市秋野家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粉条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设备,设备包括:蒸制仓、蒸制仓仓盖、蒸气管、支架、托盘;无需在原料中加入其他的辅料改变纯红薯粉的特性,解决了纯红薯粉条加工成型难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红薯粉条在加工过程中破损严重的问题,产出的红薯粉条在没有添加剂辅助的条件下较好的保留了鲜薯的营养成份和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6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1150048.2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SSR分子标记(SSR1‑GS、SSR2‑GS)引物及其应用。研究表明,本发明依据具体特定的基因,在茶树全基因组上开发其SSR引物方法可行,所得引物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针对性。据此,发明人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综上,本发明的研究方法、SSR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可广泛应用于茶树品种鉴定、遗传结构和资源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功能基因定位及QTL定位、种子纯度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种研究中,便于进一步研究茶树茶氨酸合成以及茶树遗传多态性,促进深入开发茶树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1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515794.0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明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开发了茶树4‑香豆酰CoA连接酶基因SSR分子标记(SSR14 4CL和SSR15 4CL)及其引物。研究表明,本发明依据具体特定的基因,在茶树全基因组上开发其SSR引物方法可行,所得引物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针对性。据此,发明人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综上,本发明的研究方法、SSR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可广泛应用于茶树品种鉴定、遗传结构和资源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功能基因定位及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种研究中,便于进一步研究茶树酚类物质合成以及茶树遗传多态性,促进深入开发茶树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07119.8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电子鼻的六堡茶陈香香味识别方法,本申请利用电子鼻进行六堡茶陈香香味识别,具体是选取合适的六堡茶样品,并通过特定方式采集香气,并对电子鼻各传感器所采集的响应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构建基于样本聚散程度的区分数据模型,通过LDA(线性判别函数分析法)利用标样建立区分数据模型,将待测样品的电子鼻响应信号与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完成识别和判断,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本申请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具有陈香的六堡茶,且能对尚未形成陈香的厂家茶和农家茶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7160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45673.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G01N3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判断六堡茶渥堆发酵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渥堆发酵中的六堡茶在制品作为待测样品,将其冲泡成茶汤后,用pH酸度计测定茶汤的pH值,根据渥堆发酵特定阶段六堡茶茶多酚含量与pH值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茶汤的pH值得出茶多酚含量,进而确定六堡茶渥堆发酵程度。本发明六堡茶渥堆发酵程度判定方法能够科学、快速、可靠、有效的判定六堡茶渥堆发酵程度,准确率不低于88.46%%,耗时短,省时省事,且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对制茶师经验的依赖及环境条件等的影响,为实现六堡茶品质稳定及加工机械化、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969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245032.8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类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鸡蛋果茶的制备方法,将鸡蛋果横切后,取出果肉与果汁,并与干茶混合均匀,再填充到鸡蛋果壳中,缝合后进行吸香、干燥、包装处理制备成鸡蛋果茶,本发明将茶与鸡蛋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鸡蛋果的营养物质有效的渗透到茶叶中,提升了成品茶的营养含量;尤其是通过将干茶与果浆按照(1~5):1配比混匀后,再填充到鸡蛋果中进行吸香处理,进而使得茶叶从内至外的充分吸收香气,进而使得成品茶的茶汤香气浓郁、特点鲜明。
-
公开(公告)号:CN10785338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80304.3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柑橘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果鲜食柑橘贮藏保鲜方法,分别经过将氯化钠溶液与二氧化氯溶液进行结合处理全果鲜食柑橘,使得全果鲜食柑橘表面的霉菌被大幅度的杀灭,降低至了10CFU/g以下,用40℃热风对全果鲜食柑橘表面水份进行风干1-2min,单果套袋包装,在通风库下贮藏,控制通风库温度为12-15℃,二氧化碳≤0.2%,相对湿度75-85%;经过保鲜期试验处理,金桔贮藏保鲜120天后,其好果率达到9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8%以上;柠檬贮藏保鲜180天后,好果率达到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以上,延长了金桔和柠檬的鲜销期,实现错峰上市,同时也可避免因使用化学保鲜防腐剂所带来的食用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37982.4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外观质地风味三要素的热带水果固态加工原料品质评价方法。本方法适用于以热带水果芒果、菠萝、菠萝蜜和百香果为原料的原果风味果脯加工。待测样本为9成熟热带水果,结合采用新型技术代谢组学分析和快速检测的理化指标色度、硬度和糖酸比测定,基于特征香气物质的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硬度值、糖酸比,建立一套系统的针对热带水果固态加工的品质评价标准,用于判断固态加工原料品质的统一性,为加工原果风味固态产品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009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295748.5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百香果茶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利酶解过滤制得的果浆,与茶叶和广西甜茶按照一定的比列拼配物混合后,填充到百香果壳内,并利用分阶段梯度真空冷冻干燥的方式干燥,制备的百香果茶百香果香气浓郁,外壳色泽鲜活,茶汤清澈明亮,酸甜可口。该方法能够有效的保留百香果的香气和外壳鲜活色泽,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百香果茶的品质,避免壳内茶叶出现霉变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75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0707119.8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G01N27/12 , G06F18/10 ,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2132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电子鼻的六堡茶陈香香味识别方法,本申请利用电子鼻进行六堡茶陈香香味识别,具体是选取合适的六堡茶样品,并通过特定方式采集香气,并对电子鼻各传感器所采集的响应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构建基于样本聚散程度的区分数据模型,通过LDA(线性判别函数分析法)利用标样建立区分数据模型,将待测样品的电子鼻响应信号与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完成识别和判断,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本申请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具有陈香的六堡茶,且能对尚未形成陈香的厂家茶和农家茶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