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17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82918.9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作为蓄热材料的主成分的盐水合物的相分离。本发明人发现,在含有盐水合物及过冷却防止材料的蓄热材料中,进一步含有氧化石墨烯,便可以抑制盐水合物的相分离,从而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蓄热材料含有作为主成分的盐水合物、促进盐水合物的凝固的过冷却防止材料、及氧化石墨烯。根据本构造,可以抑制盐水合物的相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07562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480082705.0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50 , C21D7/13 , C21D8/06 , C21D2211/004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60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涨断连杆用轧制钢材以质量%计含有C:0.30~0.40%、Si:0.60~1.00%、Mn:0.50~1.00%、P:0.04~0.07%、S:0.04~0.13%、Cr:0.10~0.30%、V:0.05~0.14%、Ti:超过0.15%且0.20%以下、N:0.002~0.020%,作为任意元素可以含有Cu、Ni、Mo、Pb、Te、Ca以及Bi,余量为Fe以及杂质。由式(1)定义的fn1为0.65~0.80。具有200nm以上的粒径的粗大析出物中的V含量相对于钢材中的V含量的比率为70%以下,粗大析出物中的Ti含量相对于钢材中的Ti含量的比率为50%以上。fn1=C+Si/10+Mn/5+5Cr/22+(Cu+Ni)/20+Mo/2+33V/20‑5S/7 (1)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410178233.0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碳共渗的曲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氮碳共渗的曲轴的制造方法,所述氮碳共渗的曲轴通过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进行锻造和机械加工,并且进一步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至少进行应变释放热处理和随后的氮碳共渗处理而获得,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包含作为必需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10%‑0.40%的C;0.10%‑1.0%的Si;1.0%‑2.0%的Mn;0.05%‑0.40%的Mo;以及0.05%‑0.40%的V,并且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可选择地进一步包含作为任意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01%‑0.1%的S;0.005%‑0.2%的Ti;0.001%‑0.03%的Al;0.50%以下的Cr;0.5%以下的Cu;以及0.5%以下的Ni,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248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178233.0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碳共渗的曲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氮碳共渗的曲轴的制造方法,所述氮碳共渗的曲轴通过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进行锻造和机械加工,并且进一步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至少进行应变释放热处理和随后的氮碳共渗处理而获得,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包含作为必需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10%-0.40%的C;0.10%-1.0%的Si;1.0%-2.0%的Mn;0.05%-0.40%的Mo;以及0.05%-0.40%的V,并且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可选择地进一步包含作为任意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01%-0.1%的S;0.005%-0.2%的Ti;0.001%-0.03%的Al;0.50%以下的Cr;0.5%以下的Cu;以及0.5%以下的Ni,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900344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105980.7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有利防止伴随高强度化而作为问题出现的以延迟断裂现象为代表的氢脆、且耐延迟断裂特性优良的高强度螺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高强度螺栓以质量%计含有C:0.2~0.6%、Si:0.05~0.5%、Mn:0.1%~2%、Mo:0.5~6%、Al:0.005%~0.5%,抗拉强度为1400MPa或以上,螺纹底表层的压缩残余应力为抗拉强度的10~90%。此外,从螺纹底部的表面到至少50μm的表层部的原γ晶粒在轴方向和半径方向的纵横尺寸比为2或以上,而且,该表层部的硬度为Hv460或以上。另外,在制造方法中,使用具有上述成分的钢材来成形螺栓头部以及轴部,然后加热到900℃~1100℃并进行淬火后,于580℃或以上的温度进行回火,然后进行螺纹滚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6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80042089.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可以有效果地去除在使含有硫化物的电池部件与处理液接触时产生的硫化氢。一种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所述电池部件含有锂金属与硫化物,所述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包括:氮化工序(S1),使电池部件与氮气接触而获得含有锂氮化物与硫化物的物质;及,处理工序(S2),使含有锂氮化物和硫化物的物质与包含水的处理液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6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73723.5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的处理方法,简易且在短时间内将层叠电极分离。所述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和全固体电池中的任一种,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层叠而成的层叠电极,其中,该电池的处理方法具有:淹没工序(S3),在进行了锂的失活后,使层叠电极(21)被淹没;以及分离工序(S4),对层叠电极(21)施加电脉冲而使层叠电极(21)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805012.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54 , H01M10/052 , B09B3/00 , B09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处理方法,能够将构成二次电池的材料安全且有效地回收,有助于提高能源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负极中含有金属锂的二次电池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电池单体与40~175℃的水蒸气接触的水蒸气接触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7355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80098556.7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2C38/00
Abstract: 提供切削性、弯曲疲劳强度、耐磨性、弯曲矫正性优异的钢材。钢材以质量%计含有C:0.25%~0.35%、Si:0.05%~0.35%、Mn:0.85%~1.20%、P:0.080%以下、S:0.030%~0.100%、Cr:0.10%以下、Ti:0.050%以下、Al:0.050%以下、N:0.005%~0.024%、O:0.0100%以下,并且剩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说明书所规定的Fn1是1.00~2.05,Fn2是0.42~0.60。圆当量直径是5.0μm以上的MnS单独夹杂物和MnS复合夹杂物的数量密度是20个/mm2以上,MnS单独夹杂物和MnS复合夹杂物的总个数相对于夹杂物的总个数的比例是70%以上,MnS复合氧化物的个数相对于氧化物的总个数的比例是30%以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