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07042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78299.9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7/008 , B60K5/1216 , B60Y2200/12 , F02B61/02 , F16F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曲轴箱,其能够防止伸出部的音鸣,并且能够轻量化。通过左右一对壁部件(212A、212B)来构成设在曲轴箱(3)的外表面的伸出部(212),在壁部件(212A、212B)之间嵌入防振用橡胶(301)。
-
公开(公告)号:CN10208069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63292.1
申请日:2010-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F.C.C.
IPC: F16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 , F16D21/06 , F16D25/0638 , F16D2021/0661 , F16D2021/0692
Abstract: 本发明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在油压离合器装置中提高安装的作业性。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设置了第一离合器内体、受压板部、离合器活塞、活塞导向件、及补偿板;该受压板部与驱动及从动摩擦板相向地设在第一离合器内体;该离合器活塞连设在加压板部,相应于控制油压室的油压增大而朝对驱动及从动摩擦板加压的一侧移动;该活塞导向件在与离合器活塞间形成控制油压室;该补偿板在与控制油压室相反侧形成油压补偿室;其中:在活塞导向件设置与补偿板的凸部卡合的切口部,通过卡合凸部与切口部进行安装,而且,设置了夹子,该夹子卡合在切口部的卡合槽,限制补偿板的轴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107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7820.5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 F16D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装置,即使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宽度变大,也能够将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与摩擦板的凸部之间的游隙抑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能够抑制在离合器外部件和摩擦板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声音。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变大,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的宽度(X)被设定得大于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封闭侧的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的宽度(Y)。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25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39405.2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3 , F16D21/06 , F16D25/06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离合器,能够减小离合器断开时向多个离合器摩擦片及多个离合器盘间的供油量,能够防止离合器的拖滞,能够减小变速时的换档声。离合器连接时,使形成在离合器压盘(102a、102b)上的供油孔(122a、122b)和形成在离合器中央部(107a、107b)上的供油孔(121a、121b)的重合量成为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480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091483.5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638 , F16D21/06
Abstract: 一种液压离合器装置,由离合器动作机构和离合器离·合控制机构构成,所述离合器动作机构在受压板部和加压板部之间配置有不能相对旋转地与离合器外部件和离合器内部件卡合的每多片交替配置的摩擦板;所述离合器离·合控制机构具有隔壁部件,用于对离合器动作机构的离·合进行切换,该隔壁部件,其两面面向控制液压室和液压消除器室,离合器活塞和液压消除器室形成在隔壁部件与离合器活塞之间,并且将润滑油导入摩擦板侧的油路形成为与离合器内部件协动,能够实现轴方向的小型化。离合器离·合控制机构(83、108)的控制液压室(95、116)、液压消除器室(96、117)和隔壁部件(93、114),在与受压板部(84d、109b)和加压板部(91c、112a)的外表面之间对应的范围内,被配置在离合器动作机构(82、107)的半径方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515823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088134.4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中的吸气和排气系统部件的配置结构,使得能够容易地将那些部件安装到车身上。所述配置结构还提高电力产生效率,并且便于维修。所述配置结构包括:燃料电池;吸气系统部件,诸如空气清洁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和增湿器等;以及排气系统部件,包括通过排气端口排放来自燃料电池的排放气体的排气管,所述配置结构是这样的:吸气系统部件和排气系统部件均位于燃料电池的一侧,例如在燃料电池的后面。空气清洁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增湿器和燃料电池大致呈线性地排列,以减小空气流动阻力。空气清洁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子以及中间冷却器与增湿器之间的管子较短。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480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91483.5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638 , F16D21/06
Abstract: 一种液压离合器装置,由离合器动作机构和离合器离·合控制机构构成,所述离合器动作机构在受压板部和加压板部之间配置有不能相对旋转地与离合器外部件和离合器内部件卡合的每多片交替配置的摩擦板;所述离合器离·合控制机构具有隔壁部件,用于对离合器动作机构的离·合进行切换,该隔壁部件,其两面面向控制液压室和液压消除器室,离合器活塞和液压消除器室形成在隔壁部件与离合器活塞之间,并且将润滑油导入摩擦板侧的油路形成为与离合器内部件协动,能够实现轴方向的小型化。离合器离·合控制机构(83、108)的控制液压室(95、116)、液压消除器室(96、117)和隔壁部件(93、114),在与受压板部(84d、109b)和加压板部(91c、112a)的外表面之间对应的范围内,被配置在离合器动作机构(82、107)的半径方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336678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10075597.7
申请日:2005-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02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Abstract: 一种在具有向燃料电池供给氢气用的氢气瓶的燃料电池车辆上,能够使氢气瓶周边的配管布局及氢气填充作业容易的燃料电池车辆上的氢填充口配置结构,其具备从氢填充口(72)填充氢气的氢气瓶(52)、基于从该氢气瓶(52)供给的氢气生成电力的燃料电池(51)、基于来自该燃料电池(51)的电力生成对驱动轮即后轮(32)供给的动力的电机(31),并且,氢填充口(72)与氢气瓶的瓶盖(71)分体构成,并且靠近该瓶盖(71)配置,氢填充口(72)从氢气瓶(52)的轴向观察被配置在其径内。
-
公开(公告)号:CN1736760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88134.4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中的吸气和排气系统部件的配置结构,使得能够容易地将那些部件安装到车身上。所述配置结构还提高电力产生效率,并且便于维修。所述配置结构包括:燃料电池;吸气系统部件,诸如空气清洁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和增湿器等;以及排气系统部件,包括通过排气端口排放来自燃料电池的排放气体的排气管,所述配置结构是这样的:吸气系统部件和排气系统部件均位于燃料电池的一侧,例如在燃料电池的后面。空气清洁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增湿器和燃料电池大致呈线性地排列,以减小空气流动阻力。空气清洁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子以及中间冷却器与增湿器之间的管子较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