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206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80027814.5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在末级从动齿轮(29)与末级驱动齿轮(28)啮合的啮合部(38)的前方的侧壁(17a)设置有油收集凹部(50),所述油收集凹部(50)收集从齿轮箱(16、17)的底部由末级从动齿轮(29)扬起的油并供给到轴承(32),因此,即使由末级从动齿轮(29)扬起的油被所述啮合部(38)阻止而难以到达轴承(32),通过利用油收集凹部(50)来高效地收集通过了所述啮合部(38)的油并供给到轴承(32),也可以有效地对支承差速器(13)的轴承(32)进行润滑。

    车辆
    12.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092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342418.6

    申请日:2020-04-27

    Inventor: 西田诚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实施方式的车辆具备:驱动装置,其包括:旋转电机;壳体,能够收纳旋转电机;以及PCU,配置于与在车辆发生了碰撞时被输入载荷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并且配置于壳体的前方,能够向旋转电机供给电力;支承部,其设置于驱动装置,能够与车身框架接触;以及冲击缓和部,其设置于支承部,在车辆发生了碰撞时缓和冲击。

    车辆驱动单元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11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091945.4

    申请日:2020-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驱动单元(100),具有:外壳(101),其沿结合面(CS1)相互结合,在内部形成密闭空间(SP1);驱动部(5),其收纳在密闭空间(SP1)中;以及支架构件(4A),其夹设在外壳(101)与车身框架(200)之间,从车身框架(200)支承外壳(101)。外壳(101)具有相互结合为一体的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分别具有供支架构件(4A)安装的第1安装部(12)和第2安装部(22),第1安装部(12)和第2安装部(22)设置在跨结合面(CS1)的单个区域(AR1)。

    电动驱动单元的轴配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271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125519.5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驱动单元的轴配置结构,其能够缩短轴向尺寸而实现电动驱动单元的小型化。电动驱动单元(1)将从同轴配置的左右的电动机(2L、2R)分别输出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彼此平行地配置的左右的副轴(9L、9R),分别独立地传递给同轴配置的左右的输出轴(10L、10R),其中,所述左右的副轴(9L、9R)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偏移地串联配置,并且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这些各副轴(9L、9R)的轴向两端的多个轴承(11、12)中的、轴向内侧的两个轴承(11)在轴向上重叠地配置。

    旋转电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049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1440632.4

    申请日:2018-11-28

    Inventor: 西田诚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以往技术相比能够抑制效率的降低并且高效地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具备:转子(4),其配置为旋转中心的轴向沿着铅垂方向;定子(3),其具有线圈(12),且从与轴向正交的径向的外侧包围转子(4);壳体(2),其收纳转子(4)以及定子(3);制冷液(W),其贮存在壳体(2)内,且在转子(4)停止时位于比转子(4)靠下方的位置;以及制冷液扩散构件(6),其以与制冷液(W)接触的状态设置,且与转子(4)一起旋转。

    移动体冲击应对结构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054830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299809.7

    申请日:2021-09-23

    Inventor: 西田诚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体冲击应对结构,其驱动单元受到冲击时能够依靠倾斜面向下移动,由此高电压的驱动单元与接线盒不会接触而损坏。所述移动体冲击应对结构包括:燃料电池,设置在移动体内;驱动单元,搭载在所述移动体内,并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的下方,其中所述驱动单元传递驱动力至所述移动体;接线盒,搭载在所述移动体内,并与所述燃料电池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接线盒设置在移动体前后方向上对应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位置;以及倾斜面部件,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接线盒之间,并以下降坡度往所述移动体的后方倾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