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2365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780073803.1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富士金
IPC: F16K1/00 , F16K7/14 , F16K31/122 , H01L21/205 , F16K31/02
Abstract: 提供一种流量控制范围较大且通用性得到提高的阀装置。具有:阀体(10),其划分出流路(12、13);隔板(20),其以能够开闭流路(12、13)的方式设于阀体(10);操作构件(40),其用于操作隔板(20),被设为能够在使流路(12、13)开闭的开闭方向(A1、A2)上移动;主致动器(60),其赋予操作构件(40)以与沿着开闭方向的打开方向(A1)或关闭方向赋予的操作压力相对应的驱动力;切换机构,其能够根据操作压力的大小选择将限定流路的开度的操作构件(40)的位置切换至彼此不同的第1打开位置(P1)或第2打开位置(P2);以及调节机构(70、80),其能够分别独立地调节第1打开位置(P1)和第2打开位置(P2)。
-
公开(公告)号:CN111133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80062388.4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富士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外部传感器就能够精密地调整由经时、经年等引起的流量变动的阀装置。该阀装置具有利用了压电元件的调整用驱动器(100),该压电元件用于调整定位于开位置的操作构件的位置,调整用驱动器(100)的驱动电路(200)具有:检测部(210),其检测与在压电元件发生的应变量相关的电信号;以及控制部(210),其基于与压电元件的应变量相关的电信号控制调整用驱动器(100),以使由阀芯引起的流路的开度变为目标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8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80037585.0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富士金
IPC: F15B15/14 , F16K31/122 , H01L21/20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活塞的移动速度成为恒速的致动器、阀、以及半导体制造装置。具备:致动器(20)以及阀杆(26),该制动器(20)具备:壳体,在内周部形成有第一、第二外周部收容槽(22g、23g);第一、第二活塞(31、34),在外周部形成有第一、第二内周部收容槽(31c、34c),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与壳体一起形成第一、第二压力室(S1、S2),通过驱动流体进行驱动;以及环状的第一、第二密封部件(33、36),具有嵌入至第一、第二外周部收容槽(22g、23g)的第一、第二内周部(33A、36A)及嵌入至第一、第二内周部收容槽(31c、34c)的第一、第二外周部(33B、36B),并使第一、第二压力室(S1、S2)密闭;该阀杆(26)设置为通过第一、第二活塞(31、34)的驱动,能够相对于主体(10)接近及远离而使流体通路(11b、11c)开闭。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8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80037514.0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富士金
IPC: F15B15/14 , F16K31/122 , H01L21/3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使开闭速度的偏差减少的致动器、阀、流体供给系统,以及半导体制造装置。阀(1)具备:主体(10),形成有流体通路(11b、11c);隔膜(15),使流体通路开闭;阀杆(26),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隔膜(15)接近及远离移动,从而通过隔膜(15)使流体通路(11b、11c)开闭;减压阀(40),设置于壳体内,将从外部供给的驱动流体的压力减压至预定压力;以及驱动部(30),设置于壳体内,通过由减压阀(40)减压的预定压力的驱动流体驱动阀杆(26)。
-
公开(公告)号:CN10457565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62246.6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富士金
IPC: G21K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K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形态保持性、刚性、耐久性的叠层型X线滤波栅。本发明涉及的叠层型X线滤波栅(14)的特征在于,以在具有X线透射性的片材(2)的上面形成包含X线吸收剂涂装层(4)和空隙层(5)的规定图形的印刷层(3)的已印刷片材(1)作为单位层,由将多片的所述已印刷片材(1)以片材(2)和印刷层(3)在叠层方向上交替配置的方式叠层了的已印刷片材叠层体(13)构成,通过夹着片材(2)并上下对向叠层的多个X线吸收剂涂装层(4)形成X线吸收部(10),通过夹着片材(2)并上下对向叠层的多个空隙层(5)形成X线透射部(12)。进而,也可以在最上面配置具有X线透射性的上侧板(20),在最下面配置具有X线透射性的下侧板(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