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3308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1596.6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06 , F25B1/00 , F25B5/02 , F25B40/00 , F25B41/00 , F25B41/067 , F25B2341/0011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在高段侧蒸发器(19a)的入口,在低段侧蒸发器(18)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喷射器(19)的制冷剂吸引口(19c),此外,设有内部热交换器(16),该内部热交换器(16)使向低段侧节流装置(17)流入的高压制冷剂和从低段侧蒸发器(18)流出的低段侧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述低段侧节流装置(17)使向低段侧蒸发器(18)流入的制冷剂减压。由此,由于可以扩大在低段侧蒸发器(18)的出入口焓差,因此,即使以能够提高循环的COP的方式将吸引制冷剂流量Ge相对于喷射制冷剂流量Gn的流量比Ge/Gn设定为较小的值,也可以调整为各自的蒸发器(15、18)发挥的冷却能力接近。(15)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喷射器(19)的喷嘴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08106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07138.8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463 , B60H2001/3298 , F04F5/46 , F04F5/462 , F04F5/50 , F25B39/028 , F25B41/00 , F25B2341/0012 , F25B2341/0014 , F25B2400/23 , F25B2500/18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包括具有使旋转制冷剂的涡旋空间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空间(202)、从外部抽吸制冷剂的抽吸通道(120),以及使从减压空间(202)喷出的制冷剂与从抽吸通道(120)被抽吸的制冷剂混合并使该被混合的制冷剂增压的增压空间(205),以及被布置在减压空间(202)和增压空间(205)中的圆锥形通道形成部件(151)。喷嘴通道(110)被形成为减压空间(202)的内周表面和通道形成部件(15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制冷剂通道,且扩散器通道(130)被形成为限定增压空间(205)的一部分的内周表面和通道形成部件(15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制冷剂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347716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280014959.X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 , B60H2001/3298 , F25B41/06 , F25B41/062 , F25B2341/0012
Abstract: 减压装置的主体部件(140)具有用于使从制冷剂入口(141,142)流入的制冷剂涡旋的涡旋空间(SS),和被设置在制冷剂的涡旋中心线(CL)的延长线上并起节流阀作用的制冷剂出口(142,242)。此外,制冷剂入口(141,241)的通道横截面面积(Ain)被配置成小于制冷剂出口(142,242)的通道横截面面积(Aout)的十二倍值,从而涡旋空间(SS)中的制冷剂的涡旋速度提高,以使制冷剂在涡旋中心线周围减压沸腾。通过这种方式,气液混合相制冷剂确实地流入制冷剂出口,并且限制朝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波动,而无需使循环的结构变复杂。
-
公开(公告)号:CN1135080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80016800.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81B3/00 , F16K31/68 , F25B41/20 , F25B41/325 , F25B41/37
Abstract: 用于制冷循环的阀装置具备主体(100)、阀室(10)内的阀芯(13、15)以及用于使阀芯(13、15)移动的阀部件(X1),阀部件(X1)具有:基部,该基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室、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一制冷剂孔以及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二制冷剂孔;驱动部,该驱动部当自身的温度发生变化时进行位移;放大部,该放大部对驱动部的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位移进行放大;以及可动部,该可动部被传递由放大部放大后的位移而移动,从而对经由制冷剂室的第一制冷剂孔与第二制冷剂孔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第一制冷剂孔和第二制冷剂孔中的一方与阀装置的外部的流路连通,另一方与阀室(10)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48131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60388.8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46 , F25B41/003 , F25B41/062 , F25B2341/0012 , F25B2600/0253 , Y02B30/741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主体部(30),其具有使从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30b)、从外部吸引冷媒的吸引用通路(13b)以及使从减压用空间(30b)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用通路(13b)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升压用空间(30e);以及在主体部(30)的内部配置的圆锥状的通路形成构件(35),在减压用空间(30b)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喷嘴通路(13a),在形成升压用空间(30e)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扩压通路(13c),并且设有由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整流板(38a)构成的回旋促进部。由此,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以及较高的升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82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80064911.4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主体部(30),其具有使从回旋空间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从外部吸引冷媒的吸引用通路以及使来自减压用空间的冷媒与来自吸引用通路的冷媒混合的升压用空间;圆锥状的通路形成构件(35),其配置在主体部(30)的内部;以及驱动装置(37),其使形成减压用空间的主体部(30)的喷嘴主体(32)位移。在减压用空间内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侧形成喷嘴通路(13a),在升压用空间内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侧形成扩压通路(13c),将对驱动装置(37)与喷嘴主体(32)进行连结的动作棒(38)配置为不横穿扩压通路(13c)。由此,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以及较高的升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047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083976.0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0 , B60H2001/3298 , F25B1/08 , F25B1/10 , F25B9/08 , F25B40/02 , F25B41/00 , F25B2341/0012 , F25B2400/13 , F25B2400/16 , F25B2400/23 , Y10T137/2087
Abstract: 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包括主体部(140,240),主体部(140,240)限定旋涡空间、制冷剂流入端口(141,241)、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冷剂流出端口(142,143,242,243),该主体部(140,240)使旋涡空间中的制冷剂流出并将制冷剂分配至制冷循环装置的多个部件。当将连接在旋涡空间中旋转的制冷剂的旋涡中心的线作为旋涡中心线时,旋涡空间中的制冷剂以下述旋涡流速率旋转,使得内径侧存在的蒸汽相制冷剂比外径侧存在的蒸汽相制冷剂多,并且在旋涡中心线上一端侧的旋涡流速率和在旋涡中心线上另一端侧的旋涡流速率彼此不同。第一制冷剂流出端口(142,242)设置在所述一端侧处,并且第二制冷剂流出端口(143,243)设置在旋涡中心线的延长线上的所述另一端侧处。
-
公开(公告)号:CN10408106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80007138.8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463 , B60H2001/3298 , F04F5/46 , F04F5/462 , F04F5/50 , F25B39/028 , F25B41/00 , F25B2341/0012 , F25B2341/0014 , F25B2400/23 , F25B2500/18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包括具有使旋转制冷剂的涡旋空间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空间(202)、从外部抽吸制冷剂的抽吸通道(120),以及使从减压空间(202)喷出的制冷剂与从抽吸通道(120)被抽吸的制冷剂混合并使该被混合的制冷剂增压的增压空间(205),以及被布置在减压空间(202)和增压空间(205)中的圆锥形通道形成部件(151)。喷嘴通道(110)被形成为减压空间(202)的内周表面和通道形成部件(15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制冷剂通道,且扩散器通道(130)被形成为限定增压空间(205)的一部分的内周表面和通道形成部件(15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制冷剂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038288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80014731.8
申请日:2018-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在使具有可变喷嘴部的喷射器(15)和可变节流机构(16)作为喷射器组件(20)一体化时,将具有可变喷嘴部的喷射器(15)的喷嘴侧驱动机构(54)使针阀(53)位移的位移方向的中心轴定义为喷嘴侧中心轴(CL1),将可变节流机构(16)的减压侧驱动机构(62)使节流阀(61)位移的位移方向的中心轴定义为减压侧中心轴(CL2),喷嘴侧中心轴(CL1)及减压侧驱动机构(62)成为扭转的位置关系。并且配置成,在从喷嘴侧中心轴(CL1)以及减压侧驱动机构(62)中的一方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与一方的中心轴对应的驱动部跟另一方的中心轴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0880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80030456.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室用空调系统(AS)具有: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空调装置(60)和用于对在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单独空调装置(1)。单独空调装置具有:送风机(30、31)、冷温热发生部(20)、供给口(14)以及排气口(16)。供给口将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及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的至少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排气口将冷风及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室内空调装置具有:车室用送风机(67、77)、温度调整部(82)以及吸入口(69、78)。吸入口吸入在温度调整部温度被调整后的空气。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将从单独空调装置的排气口送出的空气导向室内空调装置的吸入口的空气流路部(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