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926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84388.8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网低碳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微电网所在区域电网的动态碳排放因子曲线,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曲线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微电网所在的所述区域电网的动态碳排放情况;获取所述目标微电网中热力系统的等效储能特性;基于所述目标微电网中热力系统的等效储能特性,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基于所述目标函数和所述约束条件,建立微电网低碳调度模型;将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曲线输入所述微电网低碳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所述微电网优化调度结果;基于所述微电网优化调度结果,对所述目标微电网进行低碳调度;具有降低微电网中的碳排放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97677.0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1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自动减碳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电网的实时碳排放因子,实时碳排放因子包括平均碳排放因子或边际碳排放因子;确定目标待调节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类型包括启停型设备和功率可调型设备;根据目标待调节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目标待调节设备的目标减碳运行策略。本发明属于碳减排领域。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较优的针对电力用户的电气设备碳减排的方法,对电气设备的碳排放调控能力低,本发明可解决对电力用户的电气设备进行碳减排,并且本发明还通过对目标待调节设备的类型进行分类,为不同的设备类型分别提供不同的碳减排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的运行特性制定对应的减碳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0117.9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共享储能模式下考虑惯量支撑的电池配置方法,步骤如下:建立考虑电池变寿命特性的规划层模型,优化目标为年等效净收益最大化;建立考虑弃风光回收与系统惯量支撑的调度层模型,优化目标为日运行收益最大化;求解电池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采用离散粒子群算法求解规划层问题,将得到的电池额定容量与额定功率下送到调度层,利用CLPEX求解下层模型并将结果返回到上层,不断迭代求解直至满足终止条件,输出电池容量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广义储能资源的等效储能特性和电池装置的变寿命特性,能够通过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储能共享缓解电力系统弃风光问题和惯量短缺问题,有效降低储能资源的综合成本,提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26763.2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际碳排放因子的低碳云储能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线路传输约束、机组参数和基线负荷;构建经济调度模型;基于所述线路传输约束、所述机组参数、所述基线负荷,求解所述经济调度模型,得到节点边际排放因子;构建低碳优化运行模型;基于所述节点边际排放因子、储能需求和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求解所述低碳优化运行模型,得到所述储能装置的优化调度方案;以实现在不降低用户侧储能经济收益的前提下,提升用户侧储能装置的低碳环保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06141.6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LLC谐振变换器软启动装置和方法,包括通过变压器耦合的原边侧和副边侧,原边侧包括第一H桥;副边侧包括第二H桥,第一H桥上相对的开关管S1和S4、S3和S2脉冲分别相同,同一桥臂上的上下两开关管交替导通;第二H桥为不控整流,相应开关管上不施加驱动信号;第一H桥上的脉冲信号和互补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不对称变化;脉冲信号为经过开关管S1和所述开关管S4的脉冲;第二脉冲为经过开关管S3和开关管S2的脉冲;以抑制启动时的电流过流,达到平稳建立输出电压的目的,具有ZVS开通特性,并且不受负载大小的影响,始终保证整流侧一半的二极管实现ZCS关断,并能避免寄生电容参与谐振导致的谐振电流高频震荡。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6549.4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域供热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利用预先训练的稳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当前区域供热系统的稳态碳排放量;利用预先训练的动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所述当前区域供热系统的动态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稳态碳排放量与所述动态碳排放量统计所述当前区域供热系统的碳排放量。由此,本申请能够有效辨识区域供热系统源、网、荷各环节的碳排放细节,厘清源荷两侧碳排放责任,实现区域供热系统碳排放的精确计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61391.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Q30/08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涉及用户增量激励方法以及投标与需求响应决策异步优化方法。用户增量激励方法包括:用户根据电力需求从系统运营商购买每个时段所需的电力,并参与需求响应以提高收益。投标与需求响应决策异步优化方法中系统运营商优化电力批发市场中的投标策略和电力零售市场中的需求响应策略,采用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异步双交互DRL算法解决投标和需求响应决策的耦合,将投标和需求响应决策的耦合问题描述为马尔科夫过程。本发明考虑在一个零售商和许多消费者的情况下的价格设计问题,提出针对需求侧差异性用户的灵活性挖掘方法;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异步双交互决策方法解决了投标和需求响应决策的耦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74830.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低碳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时空多维度低碳需求响应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预测结果;根据潮流分布预测结果预测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在各未来时段的动态碳排放因子,识别各节点在各未来时段的动态碳排放因子中小于低碳阈值的动态碳排放因子对应的目标时段;获取电动汽车的出行链模型,根据出行链模型仿真电动汽车在各未来时段的充换电需求,引导存在充换电需求的电动汽车在目标时段执行充换电动作。由此,解决了传统的低碳需求响应主要根据时变的碳排放因子引导用户调整不同时段的用电功率,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兼具时间和空间灵活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9088.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向多能源系统和用户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及系统,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或系统,提供了多能源系统碳排放分析框架,将多能源系统的碳排放分析主体划分为系统运营商和用户;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形成了基于运行功率的多能源系统直接碳排放分析方法,形成了考虑动态传输特性的多能源系统电、热、冷等二次能源耦合碳排放分析方法,形成了能源存储装置及系统损耗碳排放分析方法,实现了多能源系统和用户碳排放的精细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54140.5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用户主动响应碳减排方法、装置以及设备,包括:构建电网节点动态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气网节点动态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以及热网节点动态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划分得到四种响应碳减排类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分别设定各响应碳减排类型对应的约束条件;基于电网节点动态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气网节点动态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热网节点动态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以及各响应碳减排类型的约束条件,分别对对应的响应碳减排类型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该响应碳减排类型的碳排放结果。本发明属于碳减排领域。本发明从多方面考虑了用户的行为动机,可以使碳减排结果预估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