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950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642872.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发电系统。该装置包括两级串联的储气单元,各储气单元分别由一台压缩机组与一个储气库组成;一级储气单元通过燃烧器与燃气透平机组连接,二级储气单元通过回热器与空气透平机组连接,从而利用燃气透平和空气透平结合的形式进行电力的存储和再生,显著降低天然气的消耗,同时,燃气透平机组的排气通过回热器加热空气透平机组的进气,有效提高了热利用率;此外,该装置中的燃气透平机组和空气透平机组均可单独运行,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灵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56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290309.3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温蓄热系统。该系统包括低温罐、高温罐、伴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低温罐的第一进液阀与外部热源、冷源和蓄热液源的出口选择性连通,气液分离器的第二进液阀和和伴热器的第三进液阀均与外部热源和冷源的出口选择性连通;低温罐的排液口通过低温泵分别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一换热阀连通;第一阀门和第三进液阀通过伴热器与第三阀门连通,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二进液阀均通过气液分离器分别与高温罐和低温罐的进液口连通;高温罐的出液口通过高温泵分别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二换热阀连通;第一换热阀和第二换热阀分别与外部热源和冷源的进口连通。本发明可避免不同温度等级的蓄热液发生掺混,提高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6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47338.9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007 , F17C5/06 , F17C7/00 , F17C13/002 , F17C2223/0123 , F17C2270/0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恒压储气装置,其包括弹性气囊、控压块、和气囊井;所述弹性气囊用于储存高压气体,并在所述控压块的调节下保持稳定的内部气压,所述弹性气囊和所述控压块安装于所述气囊井中。该地下恒压储气装置能够在充气过程和放气过程中保持恒定的内部压力,以满足稳定工况的需求;同时,该储气装置位于地下,可有效降低大容量储气装置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61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11354.1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10MW压缩空气储能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储能时,通过三级压缩将空气压缩并储存至管线钢储气库中,同时在各级压缩机后收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压缩热;释能时,管线钢储气库排出压缩空气进入预热器,再经级前回热、两级膨胀推动发电机,其中,预热和回热时的热量来源于储能过程中收集的压缩热。本发明中的储能系统及方法,系统结构紧凑,扩展性强,便于工程实施,有利于电网分布式储能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并网;同时,运用热能品位的分级存储和利用原则,该储能系统及方法可使中小型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电换电效率达到5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14024.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热和压缩空气储能的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空气压缩单元、储气单元、空气膨胀单元和光热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包括多级空气压缩机和多个加热器,各级空气压缩机后连接至少一个加热器。储气单元包括储气库,储气库用于存储压缩气体;储气单元的进气口连接空气压缩单元,储气单元的出气口连接空气膨胀单元。空气膨胀单元包括多个串联的空气膨胀机和多个回热器,各级空气膨胀机前连接至少一个回热器。光热单元包括光热回路;光热单元通过回热器与空气膨胀单元进行连接。本发明所述系统不仅能实现可调节输出电能功率,还能对外供热和调节温度,调节过程具备充裕的热能存储裕量,从而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14019.0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F01K3/00 , F03G6/06 , F04B41/02 , F04B39/06 , F24S60/30 , F24S10/00 , F28D21/00 , H02J15/00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蓄热热电联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允许空气压缩机以较低排气温度设计和运行,同时通过设置储气库运行压力区间及膨胀机膨胀比配置,合理提升导热油换热器排油温度用于后续梯级利用,也使光热单元与压缩单元运行实现解耦,光热加热可与空气压缩过程同步进行,也可在空气压缩单元停机后独立运行。本发明所述系统在提高系统储能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更为弃光电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028293.9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响应的光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支路,其包括依次串联的空气压缩机、蓄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及储气装置;空气膨胀支路,其包括依次串联的储气装置、回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光热再热器的低温侧流道及空气膨胀机;压缩热循环回路,其由低温压缩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蓄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高温压缩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回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首尾串联而成;光热循环回路,其由低温光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光热集热装置、高温光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光热再热器的高温侧流道首尾串联而成。本系统能够降低能耗、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途径,缩短系统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18852.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压增强式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储能方法,其中储能系统包括密闭气腔、连通管路、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空气膨胀机组,密闭气腔中活动插接有重力柱塞,重力柱塞与密闭气腔之间密封连接,以通过重力柱塞将密闭气腔分为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连通管路上设置有阀门;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通过储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用于向下部气腔中充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的中间级吸气口连接上部气腔;空气膨胀机组通过释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可以实现储气装置在充放气过程中的恒压,保障空气压缩机出口压力及空气膨胀机进气压力的稳定,进而提升空气压缩机及膨胀机运行效率,提升系统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65841.5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压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空气压缩支路、热循环回路、空气膨胀支路和空气调节支路,空气调节支路包括辅助回热换热器,辅助回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的两端分别与高温循环泵和低温蓄热器连接,辅助回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的进口端与储气装置连接,辅助回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的出口端分为两路且分别通过流量调节装置与高压空气膨胀机的进气口、低压空气膨胀机的进气口连接。本发明的滑压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在提升变工况换热效率的同时能够使整个机组的出力保持稳定,进而使整个系统的效率得到提升;换热设备的变工况运行能力要求较低,降低了系统技术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1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192542.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储能方法。该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换热器、储气库、空气膨胀机、回热器和蓄热器,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道与储气库的气相空间连通,气相空间还通过回热器的第三换热管道与空气膨胀机的进口连接,储气库的蓄热介质空间通过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管道与蓄热器的进口连接,蓄热器的出口通过回热器的第四换热管道连接于蓄热介质空间。利用该储能系统的储能方法将释能存储与热能存储系统结合起来,利用储气库、换热器、蓄热器和回热器形成回热循环,可同时实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内部热量平衡和压力平衡,避免空气压缩机变背压运行和空气膨胀机滑压运行工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