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控制气门升程的方法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784240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1135463.9

    申请日:2017-11-16

    Inventor: 丁国栋 宋广迎

    Abstract: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桥和两个气门,所述气门之间连接有所述气门桥,还包括第一凸轮;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的相位角不同,所述第一凸轮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轮均设置于所述凸轮轴上且分别作用于第一摇臂和两个第二摇臂的一端;第一活塞,其位于所述第一摇臂的另一端;第二活塞,其位于所述第一摇臂和两个所述第二摇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选择性地作用于所述气门,使所述气门具有不同升程。本发明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无需在发动机高低速转变的时候进行分离或合并,大大减小了可变升程机构的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也减小了两个摇臂无法分离或合并而导致发动机失效的风险。

    一种中冷控制系统及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265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70637.7

    申请日:2015-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冷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冷却水在进水管后分成两路,第一进水分路通过中冷器进入出水管,使中冷前进气管中的气体利用中冷器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气体通过中冷后进气管传到增压发动机,同时温度传感器采集在中冷器出气口处的气体温度,电子控制电路并根据气体温度与预设温度范围的关系控制第二进水分路中控制阀的开度,以调节第一进水分路和第二进水分路中冷却水的水流量,进而实现对中冷器中水流量的控制。与现有技术中只对中冷前进气管中的气体进行冷却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中冷控制系统通过进气温度和预设温度范围对中冷器中水流量的控制,实现了对中冷控制系统中进气温度的精确控制。

    一种飞轮总成及一种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13744701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635736.X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飞轮总成,包括飞轮、飞轮轴承以及法兰螺栓,所述飞轮具有轴承孔,所述飞轮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孔中,所述飞轮通过所述法兰螺栓连接在曲轴上,所述法兰螺栓的法兰盘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轴承孔中,对所述轴承形成止推。在本实用新型中,法兰螺栓的法兰盘的一部分伸入到了轴承孔中,从而能够对飞轮轴承形成止推作用,以防止飞轮轴承从轴承孔中脱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法兰螺栓将飞轮紧固在曲轴上后也同时实现了对飞轮轴承的止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弹簧挡圈的安装,从而降低了飞轮总成的装配难度,提高了飞轮总成的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及后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366322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3023283.1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及后处理系统,其中后处理系统的第一TWC用于将尾气中的NOx还原为NH3,第二TWC用于实现CO、HC及NOx的三元催化反应,并在燃气偏浓时将尾气中的NOx还原为NH3,DPF对颗粒物进行捕集,第一TWC和第二TWC反应生成的NH3参与SCR的反应,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第三TWC用来处理经过SCR处理后未反应的还原性气体(CO、HC、NH3)。通过第一TWC、第二TWC、DPF、SCR和第三TWC配合实现对尾气的处理,保证后处理系统各排放物的限值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以使天然气发动机排放的尾气满足国七排放法规的要求。

    用于发动机零部件试验的智能水温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557794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457358.2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成一种用于发动机零部件试验的智能水温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系统、散热系统、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第一电控开关和设置在水箱中的加热器件,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第二电控开关、管道泵和能够与所述水箱连通的散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水箱中并与所述控制器联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控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联接。

    尿素喷射系统的检测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84904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298784.X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出的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素喷射系统的检测装置。该尿素喷射系统包括混合器和设于混合器顶部的尿素喷嘴座,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发射部和摄像部,光源发射部用于连接尿素喷嘴座,光源发射部包括光源件和光学组件,光学组件用于将光源件发射的光束调整成发散状的锥型光束并照射向混合器的内壁,摄像部设于混合器的底部,摄像部用于拍摄锥型光束与混合器内壁的接触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通过使用光源发射部来代替尿素喷射,光源件和光学组件将光束聚拢成锥型,模仿尿素喷射形状,从而精确地模拟尿素喷射的位置。摄像部位于混合器底部,用于捕捉锥型光束与混合器内壁的接触位置,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尾气检测组件及发动机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07174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135189.5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检测组件及发动机,属于发动机装配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检测件和引流组件,箱体的顶部设有盖体,盖体与箱体之间形成检测腔,箱体具有用于与排气管连通的容纳腔;箱体开设有进流口和出流口,进流口和出流口均将容纳腔和检测腔连通;检测件安装在盖体且贯穿盖体,检测件具有检测端和安装端,检测端位于出流口和进流口之间;引流组件安装在盖体上,箱体内的氮氧气体从出流口流出,引流组件用于将氮氧气体导引至检测端。本实用新型具有解决传感器检测装置测量精度得不到保证问题的效果。

    一种发动机及其曲轴箱通风系统与油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214366283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2811182.4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其曲轴箱通风系统与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及油浴器,其中,油浴器包括容器、进气管及出气管,容器内盛放有机油,进气管的一端伸入容器内并位于容器内的机油油面之下,出气管一端与容器连通且出气管与容器的连通处位于容器内的机油油面之上,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分离器本体连通;在应用时,将油浴器的进气管与曲轴箱连接,曲轴箱窜气先进入油浴器中,油浴器中的机油能够将大部分的PN颗粒截留下来,经过油浴后的曲轴箱窜气再经过油浴器下游的分离器本体进行油气分离后排出;上述油气分离器通过增加一个油浴器,能够有效的截留曲轴箱窜气中携带的PN小颗粒,从而达到避免油气分离器PN排放超标的问题。

    共轨燃油系统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41950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947889.8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轨燃油系统,包括共轨管、喷油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共轨管和所述喷油器之间的高压连接机构,所述高压连接机构包括高压油管和设置在所述高压油管的一端的连接头,所述高压油管和所述连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共轨管的出油口和所述高压油管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高压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油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凑型的共轨燃油系统,通过优化高压共轨管和高压油管的结构,采用集成化的高压连接机构将共轨管和喷油器直接安装一起,实现高压油管结构的统一,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紧凑美观,节约装配空间,降低发动机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