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0803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087878.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LSSVM的周期来压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LSSVM模型进行训练,其中LSSVM预测模型的参数由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将各个LSSVM模型得到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组得到完整的周期来压荷载预测波形。主要包括周期荷载的小波分解、基于混沌理论的荷载相空间重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构建、参数的混沌粒子群优化。本发明可在重构波的某周期,荷载的时序序列有一定混沌性的条件下,预测周期来压荷载波。可广泛用于预测支架将要承受的周期来压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03205972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87872.1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基坑变形与坑外地面沉降关系的方法,特征在于,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三种基本变性特征,可以确定变形与坑外土体沉降的关系式,包括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分解、收集现场坑外土体沉降量、建立反演表达式、对角线交叉最小二乘法对数据的处理、使用差异进化算法(DE)对沉降数据进行拟合、DE的缩放因子F和交叉概率Cr合理选择方法、模拟数据的生成和评价等。本发明通过对算法中F和Cr的影响分析,得到F和Cr的最优值,将角线交叉的最小二乘法作为差异选择函数,进行反演计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通过坑外土体沉降监测获得维护变形情况,预测未来阶段变形。可广泛用于可用于坑外地面沉降与围护变形对应关系的预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20597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87872.1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基坑变形与坑外地面沉降关系的方法,特征在于,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三种基本变性特征,可以确定变形与坑外土体沉降的关系式,包括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分解、收集现场坑外土体沉降量、建立反演表达式、对角线交叉最小二乘法对数据的处理、使用差异进化算法(DE)对沉降数据进行拟合、DE的缩放因子F和交叉概率Cr合理选择方法、模拟数据的生成和评价等。本发明通过对算法中F和Cr的影响分析,得到F和Cr的最优值,将角线交叉的最小二乘法作为差异选择函数,进行反演计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通过坑外土体沉降监测获得维护变形情况,预测未来阶段变形。可广泛用于可用于坑外地面沉降与围护变形对应关系的预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88029.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固废的再利用和低碳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碱激发钢铁固废基低碳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该低碳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钢渣5‑15份,矿渣35‑45份,铁尾砂15‑45份、河砂45‑75份、天然碎石100份、氢氧化钠1.5‑2.5份、水玻璃7‑13份、减水剂0.8份,水20份。本发明提供的低碳混凝土,利用钢铁工业固废完全取代水泥和部分取代天然细骨料,通过实验对各组分的掺量优化。在矿渣和碱性激发剂的协同作用下改善了钢渣的体积膨胀性。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环境效益。相比于传统水泥混凝土,避免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达到了低碳、低能耗的目的。对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低碳混凝土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77829.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一种抑制冻胀变形的新型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路面基层材料技术领域。路面基层材料为高炉矿渣20%,赤泥50%,电石渣30%,聚丙烯纤维用量为高炉矿渣、赤泥、电石渣总质量的0.3‑0.8%,碱激发材料为工业级NaOH,用量为高炉矿渣、赤泥、电石渣总质量的4%,用水量为高炉矿渣、赤泥、电石渣混合干料达到最佳含水率所需用水量,将所述材料依次拌合,机械压实后,就可制得一种抑制冻胀变形的新型路面基层材料。本发明利用赤泥、电石渣的碱性环境激发矿渣的火山灰活性,利用聚丙烯纤维较高的抗拉强度,抑制路基材料在低温环境中内部水分相变所产生的冻胀,有利于所述路基材料长期使用。该路基材料可应用于高寒地区和季东区,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0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01429.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N7/01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一种冻融岩石宏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涉及岩石损伤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单裂隙岩石细观缺陷冻融受荷损伤演化方程和宏观损伤演化方程,获取岩石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然后将二者按照一定方式进行耦合,建立了可以描述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本构模型,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室结果进行对比,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岩石的变形特征,可应用于岩石损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23822.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掺有赤泥、脱硫石膏与矿渣的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充填材料技术领域。充填材料为赤泥、矿渣与脱硫石膏,骨胶比为3~5,质量浓度为80%~84%,将水倒入材料中可得到充填料浆,本发明利用固废赤泥和脱硫石膏复合激发矿渣,并以煤矸石作为骨料制备膏体充填材料,能够在控制地表沉陷的基础上,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恢复矿区土地使用价值,同时大量利用了固体废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9380.4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一种掺有赤泥的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充填材料技术领域。充填材料为碱渣10%‑30%,电石渣10%‑30%,赤泥40%‑80%,骨胶比为3,质量浓度为83%。将水倒入材料中可得到充填料浆。本发明利用碱渣、赤泥、电石渣制备胶凝材料完全替代水泥并加入尾砂制备充填体,满足矿山充填的强度和流动性要求,提高了固废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问题,实现了绿色矿山的目的。该充填料浆应用到矿山充填当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14328.8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架钢组隔离类箱房结构特别涉及装配式集装箱板房建筑领域。角钢柱、角钢梁通过连接角件与上下层箱房框架板连接,下层箱房框架板处沿角钢柱边缘布置夹层架,夹层架上侧铺设步行板;箱房墙体部分三侧布置波形钢板,波形钢板外腹板部分通过螺栓与角钢梁连接,箱房墙体一侧布置钢栅栏,钢栅栏过螺栓与角钢梁连接;轻质保温墙板左右两端布置连墙件,波形钢板内腹板部分与连墙件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完全装配化施工,现场全部通过螺栓连接,无焊点,避免现场焊接可能带来的质量问题,加工速度快且精准度高,可以大大提高安装效率,且便于运输,有利于重复拆装,更环保节约,提高劳动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8370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01626.3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早强型地质聚合物膏体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充填材料按照每立方米各成分的重量组成为:煤矸石粗骨料350~390kg,煤矸石细骨料860~920kg,粉煤灰200~250kg,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130~180kg,碱激发剂45~65kg,水350~420kg,早强剂2~5kg,减水剂3~6kg。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早强型地质聚合物膏体充填材料的原料组成配料;将煤矸石分别破碎成煤矸石粗骨料和煤矸石粗细骨料;将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碱激发剂和部分水混合均匀后加入煤矸石粗骨料、煤矸石粗细骨料、粉煤灰、剩余的水、早强剂和减水剂,再次混合均匀后既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