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3583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532096.X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7C41/34 , C07C41/42 , C07C43/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环己醇精馏塔釜液中回收二环己基醚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双塔模式下以水为萃取剂从环己醇精馏塔釜液中回收二环己基醚。首先将釜液泵入第一精馏塔,以水作萃取剂,减压精馏以充分分离出二环己基醚和部分重组分,而后其釜液泵入第二精馏塔以水作萃取剂,进行减压精馏,塔顶馏出液静置分液,上层馏分与第一精馏塔的馏出液整合到一处,从第二精馏塔塔釜得到重组分。本发明用水作萃取剂,通过减压精馏,不仅得到了高纯度的二环己基醚,馏出液上层二环己基醚含量达到95%。而且为更大程度回收环己醇提供了可能。水作为萃取剂绿色环保,经济实用,降低了精馏过程所需温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074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46623.6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滤膜处理三聚氰胺废水的方法及设备,属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超滤膜对三聚氰胺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超滤系统由三个超滤膜组块串联组成,每个超滤膜组块由三个超滤膜设备并联工作,OAT料浆依次进入三个超滤膜组块,超滤膜把OAT料浆分离为浓OAT料浆—滞留液和纯净的三聚氰胺溶液—渗透液。滞留液从第三个超滤膜组块进入滞留液槽,滞留液通过高温高压处理,其中的OAT和三聚氰胺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重新回收利用。渗透液从每一个超滤膜设备排出,作为工艺循环水循环利用,实现三聚氰胺装置废水零排放。避免了三聚氰胺生产过程废渣的产生,实现了工艺的绿色化,过程原子经济性高,节约了有限的资源,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832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09673.7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25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电子级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的方法,属电化学领域。该方法以四甲基碳酸氢铵为电解原料,采用双膜电解装置制备电子级TMAH,整个电解装置采用外循环实现电解过程电解液的循环搅拌。电解条件为:阴极槽:TMAH溶液,0.2~0.5mol/L;缓冲槽:TMAHCO3溶液,1.0~3.0mol/L;阳极槽:Na2SO4溶液,0.2~0.6mol/L,电解温度为40~60℃,电流密度为,400~1000A/m2。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成本低,产品收率高,产品金属离子含量小于4ppm,达到电子级TMAH标准,电解电流效率高,达到80~90%,工艺绿色环保,无污染,生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488758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26345.3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从天然产氢菌源中筛选天然混合厌氧产氢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用物理方法对天然产氢菌源进行处理,抑制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的活性,其特征在于:对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强制曝气法或红外线加热法使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失去活性,强制曝气法是将天然产氢菌源和水的悬浮液在室温~4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用空气泵进行强制曝气;红外线加热烘干法是通过红外线加热干燥的方法将天然产氢菌源烘干,烘干至无水份状态将其作为产氢微生物用于生物制氢,可实现持续、稳定、高效、经济生产氢气的目的。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下脚料及其它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4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1669781.4
申请日:2022-12-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2F5/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垢剂自适应投药装置,解决非循环输送管路中阻垢剂添加过程中的,无法实现无源控制给药,以及多组分断续可控给药的问题。本方案可利用旁路流动介质实现自驱动给药,可适应于无源给药的场景,同时本方案的给药方式为周期性间歇给药,其周期频率与通过不完全齿齿分布以及旁路流量进行调节设置,可适用于非循环输送管路的断续性给药,给药过程间隔可控,在满足上述工作条件的情况下,本方案同时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或间隔给药方式,同时也可与现有加药系统进行联合使用,可扩展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11807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0532906.1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环己醇精馏塔釜液中回收环己醇的方法,属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双塔模式下以水为萃取剂从环己醇精馏塔釜液中回收环己醇,釜液首先泵入第一精馏塔对环己醇精馏塔釜液进行减压精馏,而后其釜液泵入第二精馏塔以水作萃取剂,进行减压精馏,塔顶馏出液静置分液,上层馏分与第一精馏塔的馏出液整合到一处,从第二精馏塔塔釜得到重组分。本发明用水作萃取剂,经济环保,精馏过程所需温度低,提高了环己醇的回收率和回收环己醇的纯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59200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2905.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06 , C07C2601/02 , C07D213/89 , C07C57/30 , C07C61/39 , C07C57/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在N,O-双齿导向基作用下以醋酸钯作为催化剂直接实现羰基β位sp3C-H键的直接芳基化反应来合成苯丙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在空气氛围中,向史莱克管中依次加入2-丙酰胺基-吡啶-1-氧化物、醋酸钯、三水磷酸氢二钾、芳基碘代化合物和二甲亚砜,反应20~30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萃取、干燥、浓缩、色谱分离得到芳基化的产物;将得到的芳基化产物溶于NaOH的乙醇溶液中反应20~30小时,反应结束后中和、萃取、干燥、浓缩、柱层析得苯丙酸类化合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外加添加剂,官能团容忍性好;2-丙酰氨基吡啶-1-氧化物中羰基β位sp3C-H键可直接芳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73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23441.X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06 , C07D213/89 , C07C65/21 , C07C6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乙氧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步骤为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芳香酰氨基类吡啶-1-氧化物、氯化亚铜和有机溶剂,置于室温条件下搅拌25~35分钟,待出现络合物沉淀后加入碳酸钾,将反应体系升温至125~135℃反应10~15小时,反应结束后萃取、干燥、浓缩和色谱分离得到乙氧基化产物,然后通过碱解,酸化,最终得到2-乙氧基苯甲酸类化合物。本方法,原料易得,催化剂廉价,反应体系温和,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产率与底物普适性,产率高达87%且导向基通过温和的条件可以移除。
-
公开(公告)号:CN1242069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3126345.3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从天然产氢菌源中筛选天然混合厌氧产氢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用物理方法对天然产氢菌源进行处理,抑制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的活性,其特征在于:对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强制曝入空气法或红外线加热法使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失去活性,强制曝入空气法是将天然产氢菌源和水的悬浮液在室温~4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用空气泵进行强制曝入空气;红外线加热烘干法是通过红外线加热干燥的方法将天然产氢菌源烘干,烘干至无水份状态将其作为产氢微生物用于生物制氢,可实现持续、稳定、高效、经济生产氢气的目的。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下脚料及其它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6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22686.5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硫酸酯基离子液体回收二氯甲烷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VOCs发生器和气相色谱联用,以硫酸酯基离子液体为吸收剂,吸收‑解吸过程回收有机废气中的二氯甲烷。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所用离子液体合成简单,吸收速率快,可重复回收使用;2.装置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精度高,可快速回收二氯甲烷;3.显著提升二氯甲烷在溶液中的吸收容量,相比于传统有机溶剂吸收容量提高42.2%左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