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79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002522.5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亚磷酸盐脱氢酶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亚磷酸盐脱氢酶基因。所述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能够在不灭菌的亚磷酸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生产赖氨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赖氨酸生产菌株抗杂菌能力弱,容易受杂菌污染导致发酵失败的问题,并且简化了发酵流程,降低了发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2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310406.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重组丙酮丁醇梭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重组丙酮丁醇梭菌是通过抑制丙酮丁醇梭菌(为CGMCC No.5234)中CA_C2341基因的表达得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本发明构建的丙酮丁醇梭菌CA_C2341基因突变工程菌株,这种工程菌株在发酵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提高。(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失活相关基因提高产丁醇梭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得到的工程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当以葡糖糖为碳源,在100mL厌氧瓶中发酵时,生物被膜产量提高约20%,丁醇产量提高约18%。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02522.5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亚磷酸盐脱氢酶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亚磷酸盐脱氢酶基因。所述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能够在不灭菌的亚磷酸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生产赖氨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赖氨酸生产菌株抗杂菌能力弱,容易受杂菌污染导致发酵失败的问题,并且简化了发酵流程,降低了发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67294.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蛹虫草菌及其构建方法与产虫草素的应用,在蛹虫草菌中过表达veA基因。veA基因的过表达会促进蛹虫草在液体静置培养条件下的次级代谢物虫草素的产生和平板菌丝的生长发育,黑暗培养20天,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液体培养条件下虫草素产量提高了29.9%,平板培养条件下菌落直径和分生孢子数量分别提高了2.77%和161.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虫草素的重组蛹虫草菌株OEveA,同时为高效、高产虫草素提供了新方法和方向,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36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5465.5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相分离特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白相分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蛋白相分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以ESM蛋白语言模型为特征嵌入模块构建用于氨基酸序列的特征向量,在充分利用了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本身所蕴含的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特征全面、准确地表达,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相分离特性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利用开源的自动机器学习库AutoGluon可以自动实现超参数优化,并集成多种基础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蛋白相分离特性的预测,大大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81344.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悬浮细胞固定化连续生产代谢产物的方法,通过在不同的固定化载体中将高产代谢产物的悬浮细胞进行固定化培养,实现了植物悬浮细胞的固定化生产,有效提高了植物悬浮细胞连续生产代谢产物的能力。同时在固定化培养后转为连续生产培养,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优化后的诱导子,使得植物悬浮细胞固定化连续生产代谢产物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现了植物代谢产物的高效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52075.3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在连续分泌产人表皮生长因子中的应用,以分泌生产hEGF的大肠杆菌BL21‑hEGF为宿主,对大肠杆菌BL21‑hEGF采用以下方式继续进行改造:强化dgcC基因、csgD基因、bcsA基因、bcsB基因中的任意一个基因的表达,提高了菌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将改造后的重组大肠杆菌于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有效提高了大肠杆菌连续分泌生产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能力,使得大肠杆菌在固定化连续发酵中产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分泌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实现了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连续化高效稳定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19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640983.1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梭菌中蛋白表达效率的方法,将目标蛋白与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非经典分泌蛋白融合,在梭菌中进行蛋白表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提高重组蛋白在梭菌中的蛋白表达效率,为优化梭菌中重组蛋白的制备与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9099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896591.0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梭菌中蛋白表达效率的方法,将目标蛋白与非经典分泌蛋白融合,在梭菌中进行蛋白表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提高重组蛋白在梭菌中的蛋白表达效率,为优化梭菌中重组蛋白的制备与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8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85119.9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丙酮丁醇梭菌的构建方法以及在发酵半纤维制备丁醇中的应用,所述的重组丙酮丁醇梭菌是通过在丙酮丁醇梭菌中过表达木聚糖酶基因构建得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在丙酮丁醇梭菌中过表达木聚糖酶基因,成功表达木聚糖酶,该木聚糖酶具有高度可溶性且可完全分泌至细胞外,有效的提升了丙酮丁醇梭菌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2)实现以半纤维为唯一碳源发酵制备丁醇的生物过程,大幅降低了制备丁醇的成本,进一步验证了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生物燃料的可行性。(3)相比于野生菌,本发明构建的重组丙酮丁醇梭菌将丁醇产量从1.25g/L提高到4.03g/L。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