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5000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111753.4
申请日:2018-09-2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B62D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空气导流装置的汽车及运行空气导流装置的方法,包括设置于汽车车顶内部的上空腔气流通道和设置于汽车车底的下空腔气流通道,上空腔气流通道的上空气入口处设置有入口挡板组件,上空腔气流通道的出口曲面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对应出口气流通道Ⅰ连通的空气出口Ⅰ,各空气出口Ⅰ处分别设置有出口挡板组件;下空腔气流通道以可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汽车车底靠近汽车车尾的一端设有的安装槽内。本发明能够对汽车在前进方向行驶时车顶和车底产生的正向压力进行有效吸收,从而利用自然空气破坏汽车尾涡的形成,降低空气阻力,减少燃油消耗量,实现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5476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06217.7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南江建设工程公司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源热泵的地埋管,地埋管包括圆管、进水管、出水管、隔热板,所述圆管的两个端面密封,所述隔热板沿着圆管的轴向设置在圆管内将圆管分隔成两个支管,两个支管的底部连通,两个支管的上端面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隔热板的中间为空气填充的空气腔。本发明利用不流动的空气的导热系数极小的原理,在圆管中采用空气层将进出水管隔开,解决了现有U形地埋管之间进出水管之间存在温差产生的热短路问题,提高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钻孔数目,运用到地热源热泵系统中,可以缩小钻孔孔径,降低初投资,解决了单双U形管进回水管之间的热短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79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11752.X
申请日:2018-09-2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顶部空气导流装置的汽车及运行空气导流装置的方法,包括设置于汽车车顶内部的空腔气流通道,空腔气流通道朝向汽车车头的一面敞开形成空气入口,空气入口处设置入口挡板组件,空腔气流通道靠近空气入口的一端内部设置空气加速装置,空腔气流通道朝向汽车车尾的一面为出口曲面,空腔气流通道靠近出口曲面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三个分隔板,将空腔气流通道靠近出口曲面处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两个独立的出口气流通道,出口曲面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对应出口气流通道连通的空气出口,各空气出口处分别设置出口挡板组件。本发明能够吸收汽车前端的正向压力,利用自然空气破坏汽车尾涡的形成,降低空气阻力,减少燃油消耗量,实现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9306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911101.2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风发电仿生树,包括树干、支撑柱、树干发电机Ⅰ和若干树枝组件;所述树干内腔形成倒喇叭状的树干进风通道,所述树干进风通道的扩口端朝上,缩口端朝下;所述树干发电机Ⅰ设置在树干进风通道的缩口端;所述树干发电机Ⅰ主轴连接有可绕树干发电机Ⅰ主轴转动的树干扇叶;所述树干发电机Ⅰ通过固定杆Ⅰ固定在树干进风通道缩口端的内侧壁上;所述树干发电机Ⅰ主轴与树干进风通道同轴设置。本发明通过树干底部和主树枝收集微风,并在微风经过树干进风通道时对微风加速,带动树干发电机Ⅰ和树干发电机Ⅱ发电,同时设置在主树枝和分树枝上的发电机在微风带动下发电,极大地提高了微风发电效率,且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美观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0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840238.3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回收箱和至少一套垃圾收集系统,每套所述垃圾收集系统均包括垃圾输送组件、垃圾收集桶,垃圾输送组件包括支撑板、设置在该支撑板上的安装支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垃圾输送筒,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垃圾收集桶和回收箱固定连接,回收箱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垃圾输送筒转动的驱动组件,垃圾输送筒的一端与垃圾收集桶铰接,另一端位于回收箱上方并与驱动组件连接。本发明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稳定可靠,易于实现,当驱动组件拉动垃圾输送筒时,垃圾收集桶内的垃圾通过垃圾输送筒进入回收箱,实现水上垃圾自动收集,节约人力,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87487.1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缓解土壤源热泵“热堆积”效应的新风预冷辅助系统,包括回风冷量回收系统、冷凝水回收系统、多级新风预冷系统。通过回风冷量回收系统对新风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新风与楼道空间、地下一层土壤换热,实现一级新风预冷。在空调机组运行时,冷凝水回收系统将空调机组排出的冷凝水回收至集水箱中。一级新风预冷处理后,新风温度未达到送风温度时,打开调节阀,新风进入二级新风预冷系统中,冷凝水回灌至套管内的冷凝水管中,新风与地下二层的冷凝水、土壤联合换热。多级预冷后的新风达到送风温度,通过风机送至空调机组,整个系统循环使用。整个系统利用冷量梯度,分级调节,缓解土壤源热泵“热堆积”,还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04774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10388.1
申请日:2011-10-12
IPC: F24F13/07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吊顶旋转扇片式多向送风器,包括一个外壳,外壳内中央设置一个风管,此风管可收缩,风管下面连接一个圆盘,圆盘外周开设三个以上出口,分别连接一个扇片。其中,圆盘可以旋转,用机械控制。每个扇片顶端设百叶,扇片下表面同样开设百叶,百叶旋转角度的调整采用马达驱动的叶片调整结构。扇片顶端和下表面的百叶可分别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60604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25031.9
申请日:2011-01-24
Abstract: 一种利用空调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而进行的建筑窗节能水幕设计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空调冷凝水进水管线,圆形管和位于其内部的V型槽,薄膜和空调冷凝水出水管线等设备,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进水管道(1)汇集于圆形管(4)内的V型槽(5),然后通过条形狭缝(3)均匀的流入薄膜(6)夹层。最后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位于底部圆形管内且具有一定倾斜度(1°~10°)的内空排水管道并由出水管线(2)统一排放至卫生间或直接排出室外。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060496.4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H01M50/21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圆柱形电池底部的液体汇集联箱,固定连通设置于液体汇集联箱相对侧上的左端液体分配联箱、右端液体分配联箱,若干连通安装于左端液体分配联箱和右端液体分配联箱之间的蛇形板;所述蛇形板贯穿于阵列的电池之间。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圆柱形电池热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均衡单体电池内部、单体电池间的温差,减少热堆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给单体电池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温度环境,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可使动力电池工作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左右液体分配联箱及蛇形板实现了冷却液多通道交错对流,极大限度的延长了对流通路和分别独立对流。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784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1111755.3
申请日:2018-09-2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电池过充的保护装置,包括可调节导电强度的导电单元和与目标电池壳体外侧壁连接的检测调节单元;所述检测调节单元包括导电滑片以及检测驱动杆,所述导电滑片的一端与检测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滑片的另一端与导电单元接触电连接;所述检测调节单元检测目标电池过充膨胀产生的位移,传递到导电滑片,以调节线圈的导电强度;本发明调节过充电池的放电电流,避免了电池过度放电导致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池在过充情况能够完全切断电流,同时提供报警单元对电池过充情况进行报警,提高了电池充电的安全性,且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