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1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58456.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北京镁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发信号处理方法和触发信号处理系统。触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触发电路根据第一触发操作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发送第一触发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刻作为第一触发时刻,将第一触发时刻发送至所述上位机的后端处理器,并且将采样模块采样的采样点对应的生理数据以及采样开始时刻发送至上位机的后端处理器;上位机的后端处理器根据采样开始时刻、第一触发时刻和采样模块进行采样的采样率计算第一触发时刻对应的采样点信息,并得到采样点对应的生理数据。将第一触发操作对应的第一触发信号与生理数据进行自动且更准确地对应,进而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7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2802.0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杭州荣脑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B5/0205 , A61B5/318 , A61B5/369 , A61B5/389 , A61B5/398 , A61B5/1455 , A61B5/024 , A61B5/02 , A61B5/28 , A61B5/291 , A61B5/296 , A61B5/297 , A61B5/259 , A61B5/00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10 , G06N3/0455 , G06F18/2135 , G06N3/0464 , G06N3/044 , G06F18/27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生理及血液动力学多模态智能可穿戴系统及数据评估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光模组、柔性可拉伸电信号模组、以及中心模组;光模组用于通过近红外光信号结合血液动力学采集血液动力信号,包括氧合血红蛋白变化信号、脱氧血红蛋白变化信号、脉搏波信号;柔性可拉伸电信号模组通过电极采集各部位电信号,包括脑电信号、肌电信号、心电信号以及眼电信号;中心模组用于对血液动力信号、各部位电信号进行数字化和预处理后,再融合多模态数据和评估数据质量并预测影响数据质量的主导外部事件,同时将数据质量和主导外部事件输出至终端以反馈调节光模组、柔性可拉伸电信号模组的采集参数,显著提升监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69730.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湖州市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U患者谵妄风险的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通过CPC监测来明确ICU患者谵妄发生前睡眠结构改变,并筛选出能早期预测ICU患者谵妄有意义的CPC参数,从而有助于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谵妄发生和危害,有利于促进患者整体病情的康复及改善预后。本发明数据采集简单,不易受医疗设备的干扰,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2917.5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四川智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捕获重症核心监测集群的数据采集整合方法,涉及医疗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评估核心监测数据的变化指数及变化关联指数,根据所述变化指数和变化关联指数动态调整核心监测数据的采集频率;步骤2,根据调整后的采集频率采集核心监测数据,考虑网络情况,并结合调整后的采集频率对采集的核心监测数据进行打包,得到核心监测数据包;步骤3,将所述核心监测数据包发送至监测终端。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捕获重症核心监测集群的数据采集整合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和网络状况动态调整数据采集频率和打包策略,确保核心监测数据的高效、准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59806.0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体能障碍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监测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置多通道sEMG电极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肌肉肌电信号进行采集,并基于采集到的多通道肌电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以及结合独立成分分析和小波变换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深层肌肉电活动的分析结果以及不同肌肉群的独立活动结果,基于此结果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以此实现掌握特定肌肉和深层肌肉的功能状况,提高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筛查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1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417179.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 ,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31 , A61B5/318 , A61B5/346 , A61B5/00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一种基于对比学习和CHNet模型的心电分类方法,涉及心电信号分类领域,首先无标签心电信号经由预处理操作之后得到采样频率、采样点数规格统一的信号,信号传入数据增强层经由两种不同信号的增强组合分别得到增强后的信号,借助CHNet神经网络分别重新编码先前得到的增强信号编码,进行通过设计的对比损失函数计算两种增强信号编码之前的差距,即不同类别之间使其差距更大相同类别之间差距更小。根据损失之间的差异更新CHNet模型,最后添加线性层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13458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1911323826.0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题为“使用突发脉冲防止ECG中出现噪声的阻抗测量”。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测量心电图(ECG)中的多根导联线中的一根或多根的阻抗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可包括将多根导联线施加到患者的身体,向患者的身体施加多个阻抗垫,从ECG的导管电极提供突发脉冲,测量跨多个阻抗垫中的阻抗垫和多根导联线中的导联线的阻抗信号,以及根据所测量的阻抗信号确定一根或多根导联线的阻抗。多个阻抗垫可限定从患者的胸部的右侧到患者的胸部的左侧的第一轴线,从患者的上胸部区域到患者的下腹部区域的第二轴线,以及从患者的背部的中心到患者的胸部的中心的第三轴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791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7624.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成都心吉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导联心率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通过多导联可穿戴设备采集信号并进行带通滤波,随后对每个导联的心电信号进行信号质量判定,满足信号质量的片段为有效信号段,不满足信号质量的片段为干扰信号段;选取各个导联中的所述有效信号段,以时间为长度,将所述有效信号段合并为一条连续的标准心电信号;最后对所述标准心电信号进行QRS波群检测,并获取所述标准心电信号的心率值。此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率监测的准确率以及计算效率,满足高实时性的各个场景的心电监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5357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803963.X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ZOLL医疗公司
IPC: A61B5/318 , A61B5/00 , A61B5/0245 , A61B5/053 , A61B5/11 , A61B5/316 , A61B5/361 , A61B5/363 , A61N1/04 , A61N1/362 , A61N1/37 , A61N1/3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除颤器。除颤器用于分析心电图(ECG)数据,从而识别看护者向心脏施加电击以努力使心脏恢复正常模式并恢复持续的强烈跳动是否是有益的。通过对利用综合患者数据库预先验证为具有高的预测值(例如,具有低的假阳性率)的条件进行不断核查,可以快速地(例如,在小于6秒内、在小于3秒内、可能地在小于1秒内)并且不必在比以其它方式使用传统方法所需的时间区段更长的时间区段内对ECG数据进行分析的情况下,识别可电击节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770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9254.X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天津工业大学
IPC: A61B34/10 , A61B5/318 , A61B5/0215 , A61B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内球囊位置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产品,包括建立血液传导距离模型,血液传导距离模型用于表征血液传导距离与血液传导时间以及球囊所在位置收缩压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心电波形信号以及球囊所在位置的血压波形信号,计算血液传导时间;根据计算的血液传导时间以及获取的收缩压值,利用血液传导距离模型,确定血液传导距离;根据血液传导距离,确定球囊在主动脉内的位置。本发明基于心电波形信号以及血压波形信号,利用血液传导距离模型,确定球囊在主动脉内的位置,无需标记动脉内球囊和使用荧光镜透视设备,大幅度减少了对专业医护人员的经验依赖,具有定位准确、操作便捷以及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