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6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27349.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网表示的大尺度几何变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该方法包含:将编辑对象的网格每个面上嵌入一个高斯,构建高斯网表示;以多视角图片为输入,提取代理网格,并以该代理网格为先验以初始化高斯网,且对该高斯网表示进行训练优化;对该代理网格执行变形操作,驱动优化后的高斯网进行变形。该方法在合成或真实的物体和场景中均可以实时地渲染出变形后的高质量图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67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14733.8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向距离函数的单目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结合来自多视图扩散模型的数据先验和无符号距离场UDF重建器带来的几何先验。具体而言,我们利用了一个联合框架,该框架由以下部分组成:生成模块:利用扩散模型带来的数据先验,优化浅层密度网络,从而提供来自任意视图的一致渲染。重建模块:引入几何先验来正则化深层UDF网络,该网络将生成模块的渲染结果提取成精确的几何体。场耦合器:在扩散过程中建立来自UDF到渲染的正反馈,从而显着提高生成模块的几何感知能力,同时不影响UDF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9265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517934.7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T7/90 , G06T15/80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的三维场景一致性风格化方法和系统。通过引入2D风格化模型和3D神经辐射场互学习的策略,让神经辐射场获得了像素级的精准风格化监督,同时减少了2D风格化模型的不一致性对神经辐射场结果的损害。引入的条件概率建模的可学习变量在学习到2D风格化结果的不一致性,进一步降低了神经辐射场的模糊,与此同时让神经辐射场能够条件化的对三维场景进行风格化渲染。本发明能够基于一组风格图片,和同一场景不同视角的一组图片,建模出该场景的风格化神经辐射场。可给定场景的任意新视角和一张风格图片,渲染出该视角下符合风格图片的风格效果的场景图片,渲染结果在不同视角下满足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21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35697.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针对编辑区域的蒙版以实现对三维模型中的编辑区域进行约束,其中,针对编辑区域的蒙版是可以根据三维模型需要编辑的区域灵活设计,不采用固定的形式,实现了对三维模型的灵活编辑从而能够构建出高质量的三维模型,同时,本发明在构建三维模型过程中还通过不断添加不同的约束以不断优化三维模型的几何形状的准确度、纹理信息的清晰度、表面的光照反应、几何平滑度以及整体的渲染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三维模型的质量,得到更加具有真实感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7204.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T15/00 , G06T13/40 , G06N3/08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稿合成人脸的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基于线稿生成三维人脸的功能,包括:获取第一线稿和第一外观参考图像,并利用隐码合成模块、线稿渲染模块和图像渲染模块,得到所述第一线稿对应的第一三平面特征、第一人脸三维线稿和第一彩色三维人脸;提供基于线稿编辑三维人脸的功能,包括:为用户提供选择不同视角观察第一人脸三维线稿的操作界面,提供二维可编辑的自定义视角线稿;获取编辑后得到的第二线稿和掩模;利用所述图像渲染模块,获取第二外观参考图像,其采用与所述自定义视角线稿的视角观察第一彩色三维人脸得到;基于所述第二线稿和所述第二外观参考图像生成第二人脸三维线稿和第二彩色三维人脸。
-
公开(公告)号:CN115578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54728.8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T13/20 , G06T13/40 , G06F16/78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化生成流的可控制舞蹈动作生成方法,包括:构建基于标准化生成流的舞蹈动作生成模型,使用开源音频‑舞蹈数据集对该舞蹈动作生成模型进行训练;设定目标舞蹈动作序列的关键帧,以该关键帧和目标音频生成控制信号,由该舞蹈动作生成模型将原始舞蹈动作序列隐射为高斯空间的原始隐变量;由该舞蹈动作生成模型从该高斯空间采样得到的目标隐变量,通过该控制信号条件生成该目标舞蹈动作序列。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化生成流的可控制舞蹈动作生成系统,以及实现基于标准化生成流的可控制舞蹈动作生成的数据处理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2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262518.2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象姿态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源对象的视频帧中用于表征源对象的肢体动作的姿态数据;姿态数据包括表征对象骨架姿态的骨架特征和表征对象模型姿态的模型特征;基于骨架特征和模型特征,分别生成目标对象的动态纹理数据和纹理坐标数据;根据动态纹理数据和纹理坐标数据,生成用于显示目标对象的前景迁移图像;前景迁移图像中目标对象的肢体动作与视频帧中源对象的肢体动作相同;基于前景迁移图像,生成迁移视频帧。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对象姿态迁移方法,能够生成细节丰富的迁移视频帧。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89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1021492.1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表达几何细节和复杂拓扑的三维模型表示方法和系统,包括:输入一组部件具有语义标签的相同种类三维几何模型,为模型的每个部件计算包围盒;将包围盒注册到对应的部件上,得到相应的变形梯度,进而得到部件的变形梯度向量;通过部件变分自编码器,以该部件变形梯度向量获得该部件形变的分布向量;以支撑关系为主对模型的全局结构进行分析,构建每个部件的表示向量;将一个模型所有部件的表示向量串联在一起作为输入,通过结构化部件变分自编码器联合编码模型的全局结构和几何细节;通过训练好的结构化部件变分自编码器,随机生成新模型,或在两个模型之间插值生成新模型;在结构约束和稳定支撑约束下对生成模型进行全局结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571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273080.7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T1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三维模型编辑方法及系统,涉及数字媒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输入具有相同网格拓扑的原三维模型库,对所述原三维模型库进行简化,生成具有相同网格拓扑的低分率的新三维模型库,并建立与所述原三维模型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新三维模型库进行分析并提取与旋转平移无关的特征向量集合,用户获取需要变形的待变形三维模型上的控制点并进行编辑,生成新控制点,通过优化组合简化所述特征向量集合,获取符合用户编辑条件的新特征向量集合;将所述新特征向量传播到待变形三维模型的特征空间对应的最终特征向量,根据所述新控制点的顶点位置与所述最终特征向量,通过重建算法重建编辑后的所述待变形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54466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59927.1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的模型变形传播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第一模型库和第二模型库的第一变形梯度向量和第二变形梯度向量;以该第一变形梯度向量获得该第一模型库的第一分布向量,以该第二变形梯度向量获得该第二模型库的第二分布向量;获得该第一模型库与该第二模型库之间任一对模型的相似度;由该第一分布向量、该第二分布向量和该相似度训练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建立表示该第一分布向量和该第二分布向量之间映射关系的映射网络;由该第一模型指定变形过程的指定变形梯度向量,生成指定分布向量,并映射为该第二模型的目标分布向量,将该目标分布向量解码为该第二模型的目标变形梯度向量,并得到该第二模型的目标变形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