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3245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079868.0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活动横向限位支座。铺设无砟轨道桥梁相邻梁端两侧的钢轨支承点横向相对位移不应大于1mm,如采用常规支座的技术措施,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本发明支座包含有上支座钢板和下支座钢板;上支座钢板的截面呈π字形,下支座钢板的截面呈倒T字形;下支座钢板顶面凸出部分的宽度与上支座钢板底部两凸出部分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下支座钢板顶面凸出部分卡设在上支座钢板底部两凸出部分之间,接触面上粘贴有四氟板。本发明不仅满足了桥梁竖向变形的需要,而且在不改变横梁结构竖向受力情况下,更好的适应了高速铁路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4722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8221.5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连续梁桥铅芯阻尼器。现已开发的铁路简支梁减震榫结构,均存在无法有效释放梁体温度变形、塑性变形较小、单个构件受力较小等问题。本发明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和之间的多层稳定板,稳定板之间设置四氟滑板;稳定板上开设若干竖向的大通孔和小通孔,分别置入铅芯柱和橡胶柱;橡胶柱通过柱体上开设的横通孔内的销钉固定于各层稳定板;上座板、下座板上设置有固定用压板。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足够的初始水平刚度,能提供较大的塑性变形和较高的阻尼比,能释放梁体温度变形和收缩徐变,在地震发生时能大幅度降低桥梁所承受的地震力,减小桥梁纵、横向地震响应,能满足列车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8527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1800.7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刚构-钢桁组合的桥梁结构。铁路桥梁设计需考虑温度引起的附加变形和徐变变形的控制和尽可能保证刚度分布均匀。本发明设置有至少三跨的连续刚构梁体,连续刚构梁体上方中跨设置钢桁架;钢桁架由桥门架、上弦杆、腹杆和上平联组成,上弦杆两列纵向平行设置,上弦杆与连续刚构梁体之间设置腹杆,将上弦杆与箱梁之间的平面空间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或N字形单元,上弦杆之间设置若干横向布置的上平联,端部横向设置桥门架。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建筑高度,在建筑高度控制的情况下可缩短桥长,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2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96471.1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RPC防冻融板的桥梁水中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水中墩由于水位变幅区冻融交替发生,易造成表面剥蚀。本发明自下而上依次为钻孔桩、承台和混凝土墩身,混凝土墩身下部包覆RPC预制板,由单板拼接封闭组成,底端与承台的连接处的外侧浇筑有防护混凝土块,防护混凝土块中预埋有封闭箍筋和三根环形钢筋;RPC拼接单板端部的内棱设置有一道预埋角钢,相邻两块RPC拼接单板拼接后预留缝隙,通过在两道预埋角钢内侧焊接连接钢板完成拼接,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本发明采用RPC预制板作为水中桥墩防护隔离层,保护主体混凝土免受冻融破坏,解决严寒地区耐久性设计中关键的混凝土抗冻融问题,大幅节约投资,更为经济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2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96471.1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RPC防冻融板的桥梁水中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水中墩由于水位变幅区冻融交替发生,易造成表面剥蚀。本发明自下而上依次为钻孔桩、承台和混凝土墩身,混凝土墩身下部包覆RPC预制板,由单板拼接封闭组成,底端与承台的连接处的外侧浇筑有防护混凝土块,防护混凝土块中预埋有封闭箍筋和三根环形钢筋;RPC拼接单板端部的内棱设置有一道预埋角钢,相邻两块RPC拼接单板拼接后预留缝隙,通过在两道预埋角钢内侧焊接连接钢板完成拼接,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本发明采用RPC预制板作为水中桥墩防护隔离层,保护主体混凝土免受冻融破坏,解决严寒地区耐久性设计中关键的混凝土抗冻融问题,大幅节约投资,更为经济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212561141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779122.2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隔震框架结构及减隔震阻尼器,减隔震框架结构包括减隔震框架,减隔震框架上设有一开口,开口处的两端部呈上、下设置,两端部上分别连接有传力连接端子;减隔震阻尼器包括支座上座板、下座板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减隔震框架结构,两个传力连接端子分别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上座板及下座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制作简单,更换方便,不受支座高度限制,任何方向均可实现耗能减震,可提供稳定和更高的阻尼比,且可实现对水平自由位移、塑性变形、阻尼比等参数的控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926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43101.8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晓武 , 岳迎九 , 吴延伟 , 顾海龙 , 杨少军 , 宋建平 , 李承根 , 郑继平 , 康炜 , 韩家山 , 文强 , 李新 , 周友权 , 李侠 , 成正江 , 张永兆 , 谢小龙 , 王飞 , 李德雨
IPC: E01D19/04
Abstract: 一种高耗能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导向摩擦副、中座板、球面摩擦副、回型钢阻尼器、下座板和限位装置;上座板的底面为凹球面,下座板的顶面为凹球面,中座板的上下表面为与凹球面相配合的凸球面,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组成支座的转动机构;在下座板的四侧分别设有对上座板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支座的单侧、两侧或四周分别设置有回型钢阻尼器,回型钢阻尼器呈“回”字型,回型钢阻尼器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有错位高差,开口处的低处自由端与下座板连接,开口处的高处自由端与上座板连接。本发明具备双曲面减隔震支座的各种优点,另外还具备较强的耗能能力,可以满足桥梁建设时的各种抗震需求,尤其适用于高烈度、长周期地震区。
-
公开(公告)号:CN10569645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062228.2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04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拼装式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及其施工方法。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但工作性差,需高温蒸养,施工工艺要求高,整孔蒸养房屋及设备条件要求高,难以达到湿度和温度要求,采用整孔预制或现浇箱梁结构无法保证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工程质量。本发明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纵向由多节预制节段拼接组成;预制节段包括顶部的π形顶板、底部的π形底板以及二者之间两侧的两块腹板,均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π形顶板、底部的π形底板以及二者之间两侧的两块腹板通过现浇活性粉末混凝土节点拼接成封闭结构。本发明预制构件模板简单,施工振捣方便,不需要大面积的蒸养房和大功率蒸养设备,易于质量控制,投资省,效率高,环保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69645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2228.2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04 , E01D1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04 , E01D2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拼装式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及其施工方法。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但工作性差,需高温蒸养,施工工艺要求高,整孔蒸养房屋及设备条件要求高,难以达到湿度和温度要求,采用整孔预制或现浇箱梁结构无法保证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工程质量。本发明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纵向由多节预制节段拼接组成;预制节段包括顶部的π形顶板、底部的π形底板以及二者之间两侧的两块腹板,均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π形顶板、底部的π形底板以及二者之间两侧的两块腹板通过现浇活性粉末混凝土节点拼接成封闭结构。本发明预制构件模板简单,施工振捣方便,不需要大面积的蒸养房和大功率蒸养设备,易于质量控制,投资省,效率高,环保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899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65835.8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少海 , 李承根 , 陈举 , 郑继平 , 唐英 , 张多平 , 殷俊章 , 彭强 , 齐绪平 , 刘红绪 , 赵会平 , 闫希文 , 张景利 , 张祥君 , 邓创成 , 姬伟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连续梁底板崩裂的加固方法。连续梁中跨底板在预应力管道压浆后发生崩裂,无法通过重新在梁体内张拉预应力钢束的方式完成维修加固。本发明凿除底板开裂的混凝土;在跨中范围内由两侧向中间对称均匀分层堆载施预压荷载;钻孔植入新增补强钢筋,并对原设计底板顶底层钢筋网片复位,绑扎固定,清除钢筋表面浮浆;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由两侧向中间对称均匀卸载至零;梁体的弹性上拱使底板增压,顶板减压,相当于施加了预应力,取得加固效果。本发明利用连续梁受力的力学特性对崩裂段落施加预压荷载,为其提供“天然的预应力”,降低了加固施工难度及施工成本,不会带来高应力、高徐变的后遗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