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碱性一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电解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6782C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10044265.8

    申请日:2004-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能碱性一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电解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能碱性一次电池正极材料羟基氧化镍的制备方法。步骤为:用去离子水将氯化镍溶解并配成电解液,加入以惰性材料为电极的电解槽中,调节pH值,电解;取下阴极板上的羟基氧化镍,洗净、干燥、研磨、筛分即得。直接采用镍盐而不用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镍,选用适宜的工艺,成本低而效率高。因为在制备相同羟基氧化镍的情况下,氢氧化镍的价格比氯化镍盐要贵得多,而且溶于水的镍离子比固态的氢氧化镍中的二价镍要容易深度氧化;用电解氧化而不用氧化剂,这样省去了废水的处理,整个反应体系可以闭路循环进行;操作控制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电解二氧化锰的设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52852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10085825.4

    申请日:2004-10-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制备装置,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薄层、气体扩散层和电极立体化过程的负载装置。提供一种不仅能克服催化层的负载技术中存在着的贵金属催化剂浪费严重、负载厚度不均匀、耗时耗力和重现性差的问题,而且又具有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能适用于制备不同尺寸高重现性燃料电池催化膜涂层,避免催化剂严重浪费的装置。设有底座、机架、立柱、X轴辅助梁、X轴与Y轴电机、丝杆、加热板和喷枪;X轴辅助梁设于机架上,X轴电机设于X轴辅助梁一端并接喷枪,Y轴电机设于机架上,Y轴电机主轴上设齿轮,齿轮接丝杆,丝杆接轴承座,加热板设于底座上。机械刚度较好,运动精度高,喷涂效果好。

    化合物球形γ羟基氧化镍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755969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410084811.0

    申请日:2004-10-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化合物球形γ羟基氧化镍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一种化合物与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一种储存性好、放电容量高、填充密度大的化合物球形γ羟基氧化镍及制备方法。其化学表达式为γ-HaKbNac(H2O)dNixM1-XO2,将镍盐溶液与至少一种金属盐溶液混合得溶液A,配制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加入碳酸钠或碳酸钾得溶液B;配制氨水溶液C;将A、B、C反应,固液分离,得球形α氢氧化镍;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与氧化剂反应,得黑色固液混合物,再固液分离,得球形γ羟基氧化镍。稳定性好,在碱液中不易自放电分解,用作正极材料制成电池的储存性能好,放电容量高,结晶状态和密度良好,其振实密度可达1.9g/cm3。

    碳纳米管负载的铑基甲醇合成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390638A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02125035.9

    申请日:2002-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的催化剂,尤其是一种用于合成甲醇的碳纳米管负载型铑基催化剂,负载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的铑和一种选自Ti,Zn,Zr,Mn,Ce,Cr,Ca,Mg的金属氧化物组成的Rh-MxOy原子族,其中按摩尔比Rh∶M=1∶(2~8),按重量比Rh∶MWNTs=1∶(20~60)。利用碳纳米管的储氢和传递质子及电子的特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同类催化剂(NC207)的1.9倍,选择性达99%;催化剂的生产和废催化剂回收的污染降到最低;催化剂的还原和使用的温度范围宽(220~290℃),催化剂的稳定性好。

    一种使用硼基催化剂进行环己烷氧化脱氢制环己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343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39109.6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硼基催化剂进行环己烷氧化脱氢制环己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硼源溶于溶剂,然后加入载体充分混合后加热蒸干,将所得固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即可;(2)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以环己烷、氧化剂和稀释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为反应物,以步骤(1)中制备的负载型硼基催化剂或六方氮化硼(h‑BN)为催化剂;具体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450~600℃,反应压力为1~10atm,反应空速为4600~12000h‑1。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硼基催化剂进行环己烷氧化脱氢制环己烯的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无积碳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环己烷转化率为18%时,环己烯选择性高于61.0%,过度氧化的COx选择性低于7%,过度脱氢的苯选择性低于12%。

    一种基于形状识别技术的氨合成活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1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226806.5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识别技术的氨合成活性检测方法,主要步骤为:将氨合成活性实验装置和摄像头分别与智能设备相连接后在摄像头与实验装置的吸收指示瓶之间放置一块中间挖空呈现出镂空形状的挡板,并让挡板的颜色与吸收指示瓶中标准滴定液未反应之前的颜色一致;开启氨合成活性实验后通过摄像头记录挡板上的形状变化,当挡板上出现清晰的镂空形状时,智能设备自动读出此刻实验装置中的余气体积、测定室温和大气压;最后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即可检测出氨合成活性。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人工操作重复性较差的不足,不仅准确度高还具有价格便宜和操作便利的优点,与现有的基于颜色传感技术相比也具有操作简易和成本更低的优点。

    一种原位生成尖晶石基纳米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384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297569.1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成尖晶石基纳米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所述尖晶石基纳米催化剂分子式为M@AB2O4,所述A为Mg,Zn,Ni,Co,Ca或Cu;B为Al,Mn,Cr,Bi,Co,Fe或Ga,M为Fe,Co,Ni,Ru,Pt,Pd,Rh,Ir,Mo或稀土元素Ln中的至少一种。先将A和B两种可溶性盐溶解在溶剂中,充分搅拌,再加入活性组分M的可溶性盐类,继续搅拌至溶解完全,使混合物生成纳米凝胶前体;再进行前体分解和原位分散即可。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同时制备得到的是纳米尺寸的尖晶石催化剂,比表面大、活性高、稳定性好,克服了商业尖晶石产品的缺陷。

    一种高效的系列尖晶石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260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1235614.3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一种高效的系列尖晶石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方法,涉及纳米结构材料。将A的可溶性盐和B的可溶性盐溶解在醇类溶剂中,搅拌后得混合溶液;所述A选自Mg,Zn,Ni,Co,Ca,Cu,稀土元素Ln中的一种;所述B选自Al,Si,Cr,Bi,Fe,Ga中的一种;所述可溶性盐采用硝酸盐或氯化物;将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釜中反应,离心,得到前体生成物,煅烧后即得系列尖晶石纳米结构材料。在大批量低成本合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方法适用面广,产物纯度高、同一方法适用合成不同种类和形貌的尖晶石和类尖晶石纳米材料。采用低价安全的原料,简单的合成步骤,而且反应装置简单。反应溶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一种磷改性的丙烷氨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35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86207.5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改性的丙烷氨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的化学通式为Pa-MobVcTedNbeOx,其中0.0001≤a≤1,0.1≤b≤1,0.1≤c≤1,0.1≤d≤1,0.1≤e≤1。所述催化剂可通过将Mo盐溶液,Te盐溶液,V盐溶液和Nb盐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制得催化剂前驱体;然后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通过双氧水处理后采用浸渍法与磷掺杂即可制得所述催化剂。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和双氧水处理制备出高性能MoVTeNb催化剂接着通过磷改性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且重复性好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用于丙烷氨氧化反应还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丙烯腈选择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