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无金属聚合物碳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9260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057221.0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无金属聚合物碳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聚合物碳点膜材料及在防伪中的应用,属于发光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是称取聚丙烯酸或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量取乙二胺、乙醇胺、丙二胺或丁二胺加入到上述聚丙烯酸溶液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在150~250℃条件下水热反应2~1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随后,对上述水溶液进行渗析、浓缩以除去杂质及多余的原料,最后,真空冻干制得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聚合物碳点固体粉末。本发明所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室温磷光材料合成复杂、种类有限、价格昂贵、毒性高等缺点,可简便且批量地制备具有不同室温磷光特性的聚合物碳点。

    一种具有十二面体结构的氧化钴/碳复合中空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59338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579464.6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十二面体结构的氧化钴/碳复合中空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含钴金属的有机框架化合物ZIF‑67的制备和纯化;(2)多巴胺单体与含钴金属的有机框架化合物ZIF‑67反应生成钴离子配位的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3)通氮气保护的条件下,500~600℃碳化得到中空纳米结构材料。该中空纳米结构材料的尺寸可以根据模板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IF‑67纳米结构的尺寸进行调节;在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中,中空纳米结构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稳定性。因此,以氧化钴/碳复合中空纳米结构材料为负极活性材料能够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高活性高均一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8750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710463707.X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活性和高均一性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和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在基底上均匀地组装上尺寸均一的球形金属纳米粒子阵列。在此基础上,再沉积一层金属,得到金属纳米球与纳米孔的杂化结构,同时在纳米球和纳米孔之间形成的环形纳米缝隙充当了SERS的“热点”。而环形缝隙的宽度可以通过沉积金属的厚度进行可控调节,从而对基底的拉曼增强效果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消除异常“热点”对SERS信号的负面影响,能够实现SERS基底出色的均一性。

    一种用于牙根再生的生物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2300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235035.7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牙根再生的生物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牙根再生或骨再生方面、在药物缓慢释放和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属于医学材料技术领域。该支架材料源于天然牙本质,经微选择性酸蚀和控温煅烧处理后,去除了有机物,保留了天然牙本质中的磷灰石无机成分,并在材料表面形成了功能化的微米级管状结构,不仅能增强细胞在材料表面粘附,同时也能促进细胞突起长入材料内部,进而在牙根再生过程中促进有序牙本质小管的形成。该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功能,可作为药物和基因载体,在牙根再生过程中实现药物和基因缓释功能。

    一种无机混合卤素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9578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401820.5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混合卤素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属于钙钛矿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钙钛矿量子点溶液来沉积高质量薄膜的方法,并将所获得的薄膜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该方法能够精确有效的调控混和卤素钙钛矿的带隙以及薄膜的厚度。并且制备器件完全在空气环境下进行,大大降低了器件的制备成本,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利用量子点优异的成膜特性,解决了无机钙钛矿溶解受限难成膜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调控膜的厚度并获得膜形貌。通过对界面修饰层进行合适的选择、活性层配体的去除方式以及活性层的厚度和退火温度等,光电转化效率比之前纯无机钙钛矿电池有大幅提升。

    一种Fe(Ⅲ)和Cu(Ⅱ)掺杂的聚苯胺纳米复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09243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068795.9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种Fe(Ⅲ)和Cu(Ⅱ)掺杂的聚苯胺纳米复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聚苯胺纳米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核磁造影和化疗性能,可以作为肿瘤的无损诊疗试剂,对肿瘤进行核磁成像检测和热化疗。通过简单的步反应制备了铜(Ⅱ)和铁(Ⅲ)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粒子,我们将功能性的铜和铁的金属离子负载于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聚苯胺中后,其共轭结构能级发生改变,使得聚苯胺在近红外光区的消光能力大幅增加,光热转化性能大幅增强;并且负载金属离子后的聚苯胺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核磁成像造影功能;基于配位作用的金属掺杂结构还可以在刺激响应环境下释放金属离子,利用金属离子的毒性产生化疗作用。

    近红外二区荧光功能合金纳米点、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26273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32069.5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4 B82Y40/00 G01N21/6402

    Abstract: 一种一步法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功能合金纳米点、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属于近红外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其是在水溶性多官能团大分子作为稳定剂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两种金属离子(Ag+或Au3+与过渡金属离子),混合均匀后,向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一步制备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功能合金纳米点;然后用异丙醇沉淀、离心、分散多次,最终分散在水溶液中,得到荧光合金纳米点,可以在生物荧光成像等生物影像学方面得到应用。合金纳米点粒径均匀,尺寸小于4nm,具有良好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通过控制两种金属离子在合金纳米点中的含量,可以得到发射峰位从近红外一区至近红外二区荧光可调的合金纳米点。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簇封装材料制备不同发光颜色LED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4799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670858.3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张皓 武振楠 杨柏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金属纳米簇新型发光材料作为创新的LED封装材料,实现高性能的LED的构筑,具体涉及基于发光颜色可控、强荧光、高稳定性的金属纳米簇组装结构的新型封装材料的LED构筑。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简单、安全、高产制备高性能的荧光金属纳米簇组装结构的方法:由巯基分子直接还原和稳定的金属纳米簇的预制备,通过调节金属源的种类、巯基分子种类、反应物之间的投料比例、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实现不同发光颜色的纳米簇组装结构,最后用于LED封装材料,实现高性能LED光源的构筑。本发明在制备、组装、封装的过程中操作简便,危险性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一种调节二维金属纳米粒子阵列的间距、密度和光学性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027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88394.4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调节二维金属纳米粒子阵列的间距、密度和光学性质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通过气体等离子体对电中性的聚合物薄膜基底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产生带电荷的化学基团,在不同温度下热退火处理,然后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使其表面吸附携带有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此时基底上便具有不同密度的正电荷,最后将基底浸泡在预先制备得到的带有相反电荷的金属纳米粒子溶液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冲洗、吹干后便可得到不同粒子间距、密度和光学性质的二维金属纳米粒子阵列。此外,将具有温度梯度的热源应用在热退火这一步中,最终可以得到具有大面积梯度的样品,其纳米粒子的间距、密度,以及光谱中的吸收峰的强度和峰位在整个样品上呈现梯度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