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75512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751019.4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光储联合发电系统中混合储能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对光储联合发电系统采用双层控制,通过频率协调控制混合储能单元的功率分配;根据混合储能单元的可用容量分摊指令功率,管理各储能变流器吸收或发出期望的频率;本发明降低了光伏高频波动分量对电网的冲击,提升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调度性和电网友好性,为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运行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51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51019.4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 H02J3/383 , H02J3/32 , H02J7/345 ,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光储联合发电系统中混合储能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对光储联合发电系统采用双层控制,通过频率协调控制混合储能单元的功率分配;根据混合储能单元的可用容量分摊指令功率,管理各储能变流器吸收或发出期望的频率;本发明降低了光伏高频波动分量对电网的冲击,提升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调度性和电网友好性,为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运行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85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07647.X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殊天气和特殊日期的电力系统日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电网历史负荷数据,分离形成特殊日期负荷时间序列和特殊天气负荷时间序列;B、基于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法对特殊日期负荷时间序列进行筛选,并对特殊天气负荷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C、分别对特殊日期负荷输入序列和特殊天气负荷输入序列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各序列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D、基于神经网络和相关性分析分别对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E、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别对特殊日期负荷和特殊天气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对特殊天气和特殊日期的电力负荷进行精确预测,提高了电力系统日负荷预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53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80356.3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多参量信息智能融合系统,包括信息融合部和多源异构信息协同决策单元,信息融合部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多源异构传感器节点模型,信息融合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多源异构信息协同决策单元;信息融合部包括协同管理单元、故障诊断单元、信息判断单元、信息推理单元、信息融合单元和感知学习单元;本发明经信息融合各单元的组合及协同,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分析、智能辅助决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4103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3618.2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配电终端管理系统及实现方法,通过4G和蓝牙通信技术的智能配电终端应用,所述4G通信技术在配电网领域的新应用,智能配电终端的无线通信技术及使用平板电脑连接4G网络访问外网服务器,实现现场作业的规范化管理,作业过程中通过4G网络实时与后台数据融合,保证移动系统与物联网主站系统的及时互通,以及具有4G通信技术的智能配电终端使用平板电脑实现非接触维护等现场作业。本发明提供的具有4G通信技术的智能配电网终端应用既能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又能弥补电力行业工作现场的诸多不足,使配电终端进一步智能化、现代化和高效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45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6511.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张世尧 , 伍川 , 张璐 , 卢明 , 庞锴 , 杨明 , 张溢戈 , 张明峰 , 许妍 , 冯光 , 李予全 , 王倩 , 王广周 , 张博 , 王猛 , 卫李严 , 王晓龙 , 孟宪伦 , 陈昊剑 , 李梦丽 , 宋高丽 , 陈钊 , 张帅
IPC: G05D1/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杆塔空地协同巡检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部分:利用机载式三维激光雷达构建数字化输电线路的飞巡策略;第二部分:进行地面式三维激光雷达的扫描布站。本发明针对不同地区地质及工况条件,做出不同的选择方案。在地质灾害高发区,选择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进行通道范围内快速、大面积的巡视作业,采集并结算点云,同时结合地面式三维激光雷达全方位、多角度、高精度的采集点云数据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大范围输电线路杆塔本体,外加重点杆塔高精度塔基融合的点云,快速检测大面积范围内的杆塔沉降,杆塔倾斜等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95590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9043.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哲 , 梁允 , 王津宇 , 柯佳颖 , 王超 , 石英 , 张璐 , 庞锴 , 卢明 , 王倩 , 谢凯 , 陈宇 , 苑司坤 , 高阳 , 李帅 , 崔晶晶 , 李长武 , 叶鑫豪
IPC: G06T5/50 , G06T3/4053 , G06T3/404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巡检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分析GCANeT网络结构发现GCANet未考虑邻接像素的影响,同时由于细雨天气下输电线路巡检场景有着高分辨率的特性,使用原有的Decoder结构难以取得更好的去雨效果。然后,为了解决上述GCANet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融合邻接信息辅助预测模块与多尺度特征增强解码模块的去雨网络(AdjacentmatrixAnd Multi‑scale feature decoding module,AAM‑GCANet)。前者用于提取像素点的邻接像素信息,辅助预测该点的细雨成分,后者通过优化解码过程,融合解码过程中的多尺度信息,完成高分辨率的解码任务。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输电线路巡检图像处理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953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83825.8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田杨阳 , 毛万登 , 寇晓适 , 宋伟 , 郭志民 , 张宇 , 张璐 , 庞锴 , 袁少光 , 刘善峰 , 李哲 , 王啓 , 程夏威 , 郑伟 , 姜亮 , 张伟剑 , 李盼阳 , 章家祥 , 谭磊 , 崔佳彬 , 陈斌 , 陈岑 , 王倩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20/52 , G06V20/70 , G06V10/25 , G06V10/36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66
Abstract: 一种降低输电通道山火烟雾检测模型误识别率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通过训练好的yolo‑s模型进行识别过滤,筛选出非山火烟雾的图像数据集;其次进行固定位置告警去重,过滤掉重复信息图像数据集;最后通过结合图像数据集中环境因素信息进行最终过滤。本发明中,采集得到的图像经过三重过滤筛选后,识别出的山火烟雾图像准确率可达97%,有效降低山火烟雾图像识别的误识别率,显著提高了输电通道山火烟雾模型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40364.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考虑运行条件对输电线路不可用率的影响;S2:考虑老化效应对输电线路不可用率的影响;S3:合并运行条件和老化效应,建立输电线路不可用率模型;S4:建立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解析模型;S5:对步骤S4建立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解析模型的系数进行求解;S6:考虑新能源出力与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BP神经网络训练得到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解析模型系数,计算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以提高可靠性评估的速度,并为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或规划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66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06547.3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面向智能化配电终端的安全防护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身份认证模块,用于进行配电二次系统轻量级身份管理与认证;报文快速加解密模块,用于进行智能化配电终端报文加解密;智能化终端本地运维模块,用于进行智能化配电终端的安全本地运维;终端容器安全模块,用于进行终端多角度容器资源综合隔离,保证配电智能化终端的安全防护。本发明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化配电终端身份认证,基于国产高强度商用密码算法实现智能化配电终端报文快速加解密,可实现支撑RFID、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方式的智能化配电终端本地运维安全防护,以及实现配电终端内核级的容器资源隔离防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