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56068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10354786.3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48 , B60W10/08 , B60W10/113 , B60W10/184 , B60W20/00 , B60W3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6/48 , B60W10/08 , B60W10/113 , B60W10/184 , B60W30/18127 , B60W2050/0074 , B60W2540/12 ,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第一变速机构和第二变速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电动机;内燃机;电动机控制装置;以及变速器控制装置。当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响应于驾驶员的制动请求而执行减速再生时,并且当所述制动请求的制动请求量减小预定量同时选择通过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实现的预定变速范围时,所述变速器控制装置将变速范围变成与通过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实现的所述预定变速范围相比处于低速侧的变速范围,并且当所述制动请求量未减小时,所述变速器控制装置用于维持所述预定变速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442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201477.6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可防止电池的过充电,并且有效地利用已由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的电动马达发出的电力而防止无益的废电。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及电动马达、电池、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电池温度传感器、以及根据规定的运转条件来使发动机的运转停止的燃料中断部件,在已通过燃料中断部件来使发动机的运转停止的状态下,当发动机的转速为规定值以下、且电池处于就温度而言可进行充电的状态时,使电动马达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当电池处于就残量而言无法进行充电的状态时,通过已由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的电动马达发出的电力来驱动供暖加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391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1330676.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182 , B60W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具有:故障判定部(71),其判定车辆(101)有无故障;自动驾驶判定部(73),其判定车辆(101)能否利用行驶驱动源(2)的动力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故障确定处理部(74),当判定为车辆(101)发生故障且判定为能够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时,其执行确定车辆(101)的故障位置的处理;报知部(75),当对故障位置的确定结束时,向驾驶员报知包含所确定的故障位置的信息的故障信息;以及驾驶模式切换部(76),其在报知故障信息后,将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为手动驾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62635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430449.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具有:执行器控制部(51),其对搭载于车辆(100)的变速器(2)所使用的执行器(25)进行控制、故障判定部(53),在从手动驾驶模式切换为自动驾驶模式前,由执行器控制部(51)使执行器(25)动作,所述故障判定部(53)根据动作结果判定变速器(2)是否有故障、输出部(54),其在由故障判定部(53)判定为变速器(2)发生故障时,输出禁止向自动驾驶模式切换的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03161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29623.9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驻车装置(50),其具有:驻车指令部(51),其指示车辆(100)向目标驻车位置进行自动驻车;检测部(32a、32b、32c),它们检测与作用于车轴(4)的滑动转矩具有相关关系的物理量;判定部(52),其在由驻车指令部(51)指示了自动驻车时,根据由检测部(32a、32b、32c)检测到的物理量来判定是否进行滑动转矩减小控制;变速器控制部(54),其在由判定部(52)判定为无需进行滑动转矩减小控制时,将一对接合元件的接合力控制为第1接合力,以使变速器(3)的一对接合元件一体旋转,并将变速器(3)的挡位控制为第1挡位,在由判定部(52)判定为需要进行滑动转矩减小控制时,将一对接合元件的接合力控制为比第1接合力小的第2接合力或将变速器(3)的挡位控制为变速比相对于第1挡位较小的第2挡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077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054400.3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182 , B60W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50),其控制能够切换成以手动驾驶行驶的手动驾驶模式和以自动驾驶行驶的自动驾驶模式的车辆(100),具有:故障检测部(51),其检测以手动驾驶模式行驶中的车辆(100)的故障、以及模式切换控制部(52),当由故障检测部(51)检测到车辆(100)的故障时,其将驾驶模式从手动驾驶模式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6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1502186.5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自动驾驶控制中的车辆的行驶时,通过在具有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踩下操作的情况下适当地修正车辆的加速度,能够抑制车辆的加速度的急剧变更等,在实现车辆的行为的稳定化的同时能够反映驾驶员对车辆的加速度的意图。在实施自动驾驶控制的过程中进行了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操作的情况下,车辆的控制装置进行将基于自动驾驶控制而设定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变更为上级侧的变速挡的变速挡切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74761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293866.0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8/175 , B60T8/1755 , B60T8/176 , B60T8/17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车轮空转误检测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其包括:驱动力控制机构(30),其对驱动车辆(VC)的驱动轮(WFL、WFR)的驱动机构(PW)的驱动力进行控制;制动开关(SWB、制动操作检测机构),对使其车辆(VC)减速及停止的制动机构(BR)的制动操作进行检测;车轮空转检测机构(10),其检测驱动轮(WFL、WFR)的空转;计时机构(20),其在驱动轮(WFL、WFR)从停止状态开始旋转时,计测自旋转开始的经过时间;以及控制机构(40),其在计时机构(20)计测开始后,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检测禁止时间后许可车轮空转检测机构(10)实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02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213274.9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1 , B60W10/182 , B60W10/184 , B60W2510/182 , B60W2520/10 , B60W2710/188 , F16H63/48 , F16H63/4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变速器向停车挡的切换的车辆控制装置。该车辆控制装置具备:线控换挡装置(100),其根据基于电信号的要求而切换搭载在车辆上的变速器(132)的变速挡;接受部(82),其接受变速器向停车挡的切换要求;检测部(137),其对确定了变速器向停车挡的切换的情况进行检测;以及制动装置(7),其在接受部接受了变速器向停车挡的切换要求的情况下,在从接受了该切换要求的时刻起到检测部检测出向停车挡切换的切换确定为止的期间产生制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343952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27715.8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202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离合器的负荷,适当执行用于防止正在上坡停车的车辆后退的制动协调控制,从而平衡地同时实现离合器的保护和起步性能的确保。在本发明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在车辆(V)的目标驱动扭矩TRQVCMD大于0、且车速VP大致为0时,判定为车辆(V)处于失速状态(图4的步骤3、4、9)。在判定为车辆(V)处于失速状态时,检测表示所连接的第1或第2离合器(7、8)的负荷的负荷参数(离合器差分扭矩△TRQCL、离合器温度TCL、车速VP),并根据其检测结果,执行由第2制动装置(70)进行制动且断开第1或第2离合器(7、8)的制动协调控制(图4的步骤10、11、16、图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