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7364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02105253.0

    申请日:2002-02-22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由碳化硅形成的衬底(11)上,依次形成缓和层(12);由氮化镓形成且在其上部形成了2维电子气体层的沟道(13);以及由n型氮化铝镓形成且将载流子供到沟道(13)的载流子供给层(14)。在由元件隔离膜(15)包围起来的元件形成区,有选择地形成由在载流子供给层(14)上生长的氮化镓形成的半导体层氧化而成的绝缘氧化层(16B),再在绝缘氧化层(16B)上形成栅电极(17)。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充电/放电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65426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09405.0

    申请日:2005-03-16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含有复合氧化锂的正极、能吸附并脱附锂离子的负极、插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薄片状隔离层、非水电解液和附着于负极表面的多孔电子绝缘薄膜。该薄片状隔离层是聚丙烯树脂制成的单层膜,或者是其中与正极接触的层由聚丙烯树脂制成的多层膜。该多孔电子绝缘薄膜含有无机氧化物填料和粘合剂。该薄片状隔离层的厚度至少是该多孔电子绝缘薄膜厚度的1.5倍。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25192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151792.8

    申请日:2006-09-08

    Abstract: 在不损害生产设施情况下,制备出一种负极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和放电特性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含有正极、负极、插入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孔耐热层和非水电解质。该负极含有负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表面上的负极混合物层,并且负极混合物层的活性材料密度为1.5g/ml~1.8g/ml。多孔耐热层载于负极上,并且多孔耐热层含有平均粒度为0.5μm~2μm的氧化镁颗粒。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0150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610004816.7

    申请日:2006-01-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具有将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正、负极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没有担载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正、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负极上形成有包含填料和胶粘剂的耐热层,在负极的卷绕开始侧以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相对置,正极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具有贴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上的绝缘带。这样,通过在负极上设有耐热层,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贴上绝缘带,可高效率地提供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