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19287A
公开(公告)日:1999-06-09
申请号:CN98800254.X
申请日:1998-02-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6/10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循环寿命末期防止锂在负极上沉积、循环性能好并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电池。在可再充电的非水解液二次电池中,正极包含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导电材料采用凯提恩炭黑、凯提恩炭黑和片状石墨的混合物或凯提恩炭黑和乙炔黑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481582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580041002.4
申请日:2005-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10/052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改进,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非水电解质和在至少一个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多孔膜。所述多孔膜包含无机化合物颗粒和聚偏氟乙烯。溶解有8重量%的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的粘度在25℃是600-2400MPa·s,在所述多孔膜中聚偏氟乙烯的量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无机化合物颗粒为1-10重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76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680000768.2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0207 , H01M2/0217 , H01M2/1673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棱柱形锂二次电池,其包括:包含底部、侧壁和开口顶部的棱柱形电池外壳;电极组件;非水电解液;以及覆盖电池外壳的开口顶部的封口板,电池外壳内容纳有电极组件和非水电解液。棱柱形电池外壳的侧壁具有两块相互对置的呈矩形的主平面部分,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置于正负极之间的多孔耐热层和隔膜。电池外壳的侧壁具有两块相互对置的呈矩形的主平面部分,以及多孔耐热层的厚度A和每个侧壁主平面部分的厚度B满足如下关系:0.003≤A/B≤0.05。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667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46095.2
申请日:2001-03-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7/118 , H01L29/778 , H01L21/784 , H01L21/335 , H01L21/338 , H01L33/00 , H01S5/10 , H01S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具有有源区域和绝缘氧化膜,有源区域由生长在衬底11上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组成,绝缘氧化膜由在有源区域周围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氧化而成。在有源区域上形成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栅电极与有源区域呈肖特基接触、延伸到绝缘氧化膜上,并在氧化绝缘膜上具有栅电极的引出部,源电极和漏电极是欧姆电极,设置在栅电极栅长方向的两侧并与栅电极有一定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00377364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02105253.0
申请日:2002-02-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 , H01L21/336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由碳化硅形成的衬底(11)上,依次形成缓和层(12);由氮化镓形成且在其上部形成了2维电子气体层的沟道(13);以及由n型氮化铝镓形成且将载流子供到沟道(13)的载流子供给层(14)。在由元件隔离膜(15)包围起来的元件形成区,有选择地形成由在载流子供给层(14)上生长的氮化镓形成的半导体层氧化而成的绝缘氧化层(16B),再在绝缘氧化层(16B)上形成栅电极(17)。
-
公开(公告)号:CN101019268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680000768.2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0207 , H01M2/0217 , H01M2/1673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棱柱形锂二次电池,其包括:包含底部、侧壁和开口顶部的棱柱形电池外壳;电极组件;非水电解液;以及覆盖电池外壳的开口顶部的封口板,电池外壳内容纳有电极组件和非水电解液。棱柱形电池外壳的侧壁具有两块相互对置的呈矩形的主平面部分,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置于正负极之间的多孔耐热层和隔膜。电池外壳的侧壁具有两块相互对置的呈矩形的主平面部分,以及多孔耐热层的厚度A和每个侧壁主平面部分的厚度B满足如下关系:0.003≤A/B≤0.05。
-
公开(公告)号:CN1967910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39988.5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H01M4/362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用的负极,其具有包含复合负极活性物质的合剂层,该复合负极活性物质包括:至少可以进行锂离子的充放电的活性物质核、碳纳米纤维、以及催化剂元素。碳纳米纤维附着于活性物质核的表面。催化剂元素是选自铜、铁、钴、镍、钼及锰中的至少一种,促进碳纳米纤维的生长。此外,碳纳米纤维介于活性物质核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965426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09405.0
申请日:2005-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含有复合氧化锂的正极、能吸附并脱附锂离子的负极、插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薄片状隔离层、非水电解液和附着于负极表面的多孔电子绝缘薄膜。该薄片状隔离层是聚丙烯树脂制成的单层膜,或者是其中与正极接触的层由聚丙烯树脂制成的多层膜。该多孔电子绝缘薄膜含有无机氧化物填料和粘合剂。该薄片状隔离层的厚度至少是该多孔电子绝缘薄膜厚度的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925192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151792.8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6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Abstract: 在不损害生产设施情况下,制备出一种负极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和放电特性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含有正极、负极、插入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孔耐热层和非水电解质。该负极含有负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表面上的负极混合物层,并且负极混合物层的活性材料密度为1.5g/ml~1.8g/ml。多孔耐热层载于负极上,并且多孔耐热层含有平均粒度为0.5μm~2μm的氧化镁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80150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610004816.7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45 , H01M2/18 , H01M4/04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004/027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具有将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正、负极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没有担载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正、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负极上形成有包含填料和胶粘剂的耐热层,在负极的卷绕开始侧以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相对置,正极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具有贴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上的绝缘带。这样,通过在负极上设有耐热层,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贴上绝缘带,可高效率地提供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