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91182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252613.5

    申请日:2012-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H01L29/24 H01L29/78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提供一种实现常截止的开关元件的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一种提高晶体管的导通特性而实现半导体装置的高速响应、高速驱动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在按顺序层叠有半导体层、源电极层或漏电极层、栅绝缘膜及栅电极层的晶体管中,作为该半导体层使用至少包含铟、镓、锌及氧这四种元素,在由原子百分率表示所述四种元素的组成比时,铟的比例是镓的比例及锌的比例的两倍以上的氧化物半导体层。

    半导体器件及制造该器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074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510118808.0

    申请日:2005-10-28

    Inventor: 本田达也

    Abstract: 本文本公开的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作为形成构造区域的岛半导体薄膜作为源极或漏极区与岛半导体薄膜的侧面接触的半导体薄膜以及制造该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由于制造供沟道形成区用的岛半导体薄膜和供作为源极或漏极的半导体薄膜不使用掺杂装置,制造成本得以降低。源极区或漏极区与作为沟道形成区的岛半导体薄膜的侧面接触,耗尽层不仅在薄膜的厚度方向而且横的方向上加宽了,从而由漏极电压形成的电场减弱了。因此可以支撑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半导体器件。

    显示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9350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70629.5

    申请日:2008-10-22

    Inventor: 本田达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信号线和像素。其中,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其第一电极通过开关元件电连接到信号线的第一电容元件;电连接到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电极的显示元件;第二开关元件;通过第二开关元件电连接到电容元件的第二电极的电荷供给端子。将信号线的电位和电荷供给线之间的电位差施加到电容元件。将写入时的电容元件的电压设定为高于显示元件的电压。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减少保持在电容元件的电压因第一开关元件的下降而降低,并且维持施加到显示元件的所希望的电压。

    评估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80798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410076676.5

    申请日:2004-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621 G01R31/27 G01R31/2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评估包括半导体、绝缘体和导体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本发明具有向导体施加电压以测量电流值的第一步骤,将电流值除以其中半导体与导体交迭的区域面积来计算电流密度Jg的第二步骤,和通过使用具有半径r的倒数和电流密度Jg的公式Jg=2A/r+B(A和B分别是常数)的系数,来计算耗尽层边缘泄漏电流和面内泄漏电流的第三步骤。可选择的,本发明具有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和另一使用具有半导体沟道宽度W的倒数与沟道长度L的倒数及电流密度Jg的公式Jg=A/W+B/L+C(A、B与C分别为常数)的系数,来计算耗尽层边缘泄漏电流、面内泄漏电流和硅边缘泄漏电流的第三步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