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17799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768.0
申请日:2007-09-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8 , C23C14/16 , C23C14/34 , C23C14/5806 , C23C14/5853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贵金属层形成工序,其在作为Ti或Ti合金制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基板的表面利用PVD法形成含有选自Ru、Rh、Pd、Os、Ir、Pt及Au的至少一种以上贵金属而成的2nm以上的厚度的贵金属层;热处理工序,其在规定的热处理温度及规定的氧分压下,对通过所述贵金属层形成工序形成所述贵金属层的基板进行热处理。利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耐腐蚀性优越,贵金属层的密接性高,且接触电阻低,进而生产率优越的Ti或Ti合金制燃料电池用隔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194387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680020363.5
申请日:2006-07-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M8/02 , C21D1/76 , C22C14/00 , C22C32/00 , C22F1/00 , C22F1/02 , C22F1/18 , C23C22/06 , C23C22/82
Abstract: 一种电极用钛材,其特征在于,在含有从铂族元素、Au、Ag中选择的贵金属元素的钛合金基材表面,形成平均厚度为200nm以下的、从该钛合金基材析出的贵金属元素和钛氧化物的混合层,该混合层表面和钛合金基材具有通过下述测定方法测得的接触电阻值为12mΩ·cm2以下的导电性。隔着平均厚度为0.3mm的碳纤维布,从钛合金材上侧用与钛合金材的接触面积为1cm2铜电极及从钛合金材下侧用与钛合金材的接触面积为1cm2铜电极夹住形成有混合层的板状钛合金材的两面,而且在从钛合金材的上下两侧施加面压5kg/cm2的负荷的状态下,用4端子式电阻计测定两个铜电极之间流入7.4mA的电流时的两个碳纤维布之间的电压下降量,从而算出接触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16670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80079497.9
申请日:2021-11-19
IPC: H01M8/0206
Abstract: 提供韧性良好、即使是在严酷的条件下实施了加压成型的情况、表面层与基材的密接性也优异、并且能够长期间维持导电性的燃料电池隔离件用表面处理钛材及其制造方法。燃料电池隔离件用表面处理钛材具备在表面具有钝态皮膜的钛基材和形成在钛基材之上的表面层,表面层包含氧化钛层和碳粒子,碳粒子分散在氧化钛层的内部。氧化钛层与钝态皮膜的合计的膜厚为25nm以上,对将表面层和钝态皮膜合在一起的拉曼光谱进行峰分离的情况下的表示Ti2O3的峰高度与表示TiO2的峰高度的比(Ti2O3/TiO2比率)为0.08以上1.45以下,并且,存在于氧化钛层与钛基材的界面处的空隙比率为0.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83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280028750.9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7 , H01M4/0402 , H01M4/661 , H01M4/66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头焊接性优异、可实现与活性物质层间的接触电阻的低电阻化的电极材料。集电体(电极材料)(1)以下述方式构成:具备含有金属箔的基材(1a)、和包含碳的导电物质(1b),当在面积为0.1mm2的正方形的视野中进行观察时,导电物质(1b)呈岛状地配置于基材(1a)的表面,并且导电物质(1b)在基材(1a)的表面的覆盖率为1~80%。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779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080067626.4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8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性以及耐久性优越的钛制燃料电池隔板。在本发明的钛制燃料电池隔板(10)中,在由纯钛或钛合金构成的基材(1)的表面上形成有碳层(2)。所述碳层(2)具有与所述碳层(2)的(002)面平行地取向的石墨。所述碳层(2)的附着量为2μg/c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0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092284.7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4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8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优异,并且通过规定新的隔板材,而能够与垫片材良好地粘接的燃料电池隔板材、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隔板材的制造方法。一种在由纯钛或钛合金构成的基材(1)表面,形成有含有石墨的碳系导电层(2)的燃料电池隔板材(10A),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系导电层(2)的被覆率使用电子显微镜以200倍的观察倍率对于550×400μm的范围进行观察时为20~70%。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6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7628.2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B05D3/0254 , B05D7/14 , C22C14/00 , C22F1/02 , C22F1/183 , C23C16/0272 , C23C16/26 , C23C24/082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15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燃料电池间隔件(10)具备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基材(1)和在基材(1)上压接碳粉而形成的覆盖表面的导电性的碳层(2),且基材(1)与碳层(2)之间形成有中间层(3)。中间层(3)通过在含有微量的氧的气氛下进行热处理而形成,含有基材(1)的Ti与碳层(2)的C反应而生成的碳化钛,且氧的含有率为0.1~40原子%。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83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28750.9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7 , H01M4/0402 , H01M4/661 , H01M4/66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头焊接性优异、可实现与活性物质层间的接触电阻的低电阻化的电极材料。集电体(电极材料)(1)以下述方式构成:具备含有金属箔的基材(1a)、和包含碳的导电物质(1b),当在面积为0.1mm2的正方形的视野中进行观察时,导电物质(1b)呈岛状地配置于基材(1a)的表面,并且导电物质(1b)在基材(1a)的表面的覆盖率为1~80%。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77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080067625.X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08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性以及耐久性优越的钛制燃料电池隔板。在本发明的钛制燃料电池隔板(10)中,在由纯钛或钛合金构成的基材(1)的表面上形成有碳层(2)。在所述基材(1)与所述碳层(2)的界面形成有中间层(3)。所述中间层(3)具有在与所述碳层(2)平行的方向相连的粒状的碳化钛。
-
公开(公告)号:CN101593828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138977.9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C23C14/0635 , C23C14/18 , C23C14/346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充放电容量而且可以改善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劣化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是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10),其特征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10)是在负极集电体(1)上形成在非晶质碳中分散从30~70at%的Si及1~40at%的S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的负极活性物质(2)而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