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流场扰动的槽钢内表面涂层热喷涂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4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737797.7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场扰动的槽钢内表面涂层热喷涂结构,在槽钢槽口处设置电弧喷枪,所述电弧喷枪的喷气孔与槽钢的槽口间隔设置并正对其槽底,所述电弧喷枪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两个扰流喷枪,所述扰流喷枪的喷气孔分别朝向槽钢的内槽壁,分别对电弧喷枪的喷涂流道进行流场扰动。本发明用于对小尺寸槽钢内表面防腐耐磨涂层喷涂,电弧喷枪在喷涂过程中,丝材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雾化为熔滴喷射在工件表面形成金属涂层,在加入两侧的扰流喷枪后,就能实现喷枪不转位喷涂槽钢侧壁的效果。

    具有推力瓦自润滑自磨合表面的风机主轴承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5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65094.5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推力瓦自润滑自磨合表面的风机主轴承及制备方法,设计了一种半双圆锥型凹坑织构,其横向长度约为1.7mm,纵向长度约为1.0~1.4mm,织构凹坑深度约为0.2~0.5mm。在此织构中第一层填充的是二硫化钼润滑剂,选择此种润滑剂是为了减小推力瓦运动过程产生的摩擦,实现推力瓦的自润滑。第二层填充的是硼酸锌与纳米金刚石混合添加剂,选择此混合润滑剂是为了改善推力瓦的磨合质量,实现长效润滑。当两层润滑剂逐一释放后,推力瓦表面的织构具有提高流体动压的效果。可提高推力瓦的自润滑、自磨合性能,改善推力瓦因速度低时动压润滑效果差、低速重载下磨合质量差的现象。

    一种用于化学机械抛光的抛光液自动配制及均匀施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994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48594.3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机械抛光的抛光液自动配制及均匀施液装置。属于半导体加工用抛光液供给技术领域;包括基座、锁紧阀、气动撑杆、支承板、支承架、环形测力传感器、物料缸、料缸盖、增压泵、触控板、轴承盖、大齿轮、压力杆、抛光头、抛光头下盘、控流盘、小齿轮、电机、电磁阀、搅拌缸、搅缸盖、弹簧、大键、小键、密封圈、动环座、压力簧、压力环、转动环、静止环、轴承座、滚珠、静管、油腔盖、搅拌器及垫片等设备;此装置可解决在化学机械抛光工艺过程中的抛光液配制、搅拌、输送、精准施液等涉及化学机械抛光工艺过程中抛光液供给的问题,以简化人工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实时监测的抛光装置及方法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52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74596.0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时监测的抛光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支撑板上方一侧的抛光机功率调节器,设置于支撑板上方一端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向抛光机功率调节器提供动力,所述抛光机功率调节器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抛光盘;还包括:机械臂控制装置;将抛光工件设置于抛光盘与压力套筒之间,并在压力套筒内设有的套筒中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装置,通过激光位移传感装置能够有效的对抛光工件实施实时测量,从而实现无接触抛光工件表面即可对抛光量实施检测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因接触形成表面损伤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抛光精度的效果。

    一种爬壁式薄板矫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0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84671.4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壁式薄板矫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装置包括底盘,底盘上相对安装有爬壁行走机构,底盘的上表面与一加热矫平机构连接,爬壁行走机构包括磁铁块、履带、主动轮、从动轮、固定挡板、紧固件、驱动电机,主动轮与驱动电机连接,从动轮安装于底盘一侧并通过履带与主动轮连接,履带的外周面上间隔均布安装有多个磁铁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设有一固定挡板,固定挡板通过紧固件间隔安装在底盘的外侧面上。本发明采用双履带式磁铁块吸附方法,增加了磁铁块数量,增大了装置与船壁的吸附面积,降低了在爬壁过程中因磁吸不够而坠落的风险;采用磁铁块两两极性相对的方法连接,利用磁铁块间的相互作用来有效解决履带张紧问题。

    一种适用于多种工况的高速导电滑环

    公开(公告)号:CN1163159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397795.5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工况的高速导电滑环,包括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同轴安装的内轴组件、中间环和外环组件,所述内轴组件包括内轴和第一电刷组件,第一电刷组件与内轴之间布设有第一电刷组件导线,所述外环组件包括外环和第二电刷组件,所述第二电刷组件与外环之间布设有第二电刷组件导线,所述中间环包括内锥套和外锥套,内锥套与内轴转动连接,外锥套与外环转动连接,所述中间环布设有导线。本发明通过双面环路与多法兰布置的结构,可以保证三个轴线相同的回转部分之间的电路传输,提高了滑环整体的适用范围,使得其能够更灵活地适用于工况复杂的高速旋转设备领域。

    一种接触力自动保持的导电滑环

    公开(公告)号:CN114094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95746.3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力自动保持的导电滑环,包括定子盘和转子盘,圆心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定子盘和转子盘轴向连接外侧设有挡圈;所述定子盘上间隔嵌设多个绝缘塑料环并凸出定子盘的表面,所述绝缘塑料环圆周内侧设有导电环,所述转子盘上固连有端子,所述定子盘和转子盘之间设有弹簧片,所述转子盘内置导线,连接端子和弹簧片,所述弹簧片靠近定子盘的一端的外侧边设有触点,与导电环圆周内侧接触,弹簧片相对触点的内侧边设有铅块,转子盘转动时,通过铅块的离心力和弹簧片的弹力形成触点对导电环的压力。本发明使用弹簧片作为电刷,弹簧片背面固定铅块,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弹簧片与导电环保持紧密接触,接触力不因接触区域磨损而减小。

    轻型、高电导滑环及制备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69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94794.0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型、高电导滑环及制备方法,包括基材和覆盖在基材上的涂层,基材的原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5%‑10%的石墨烯和90%‑95%的氢化钛,涂层原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0.5%‑1.3%的氧化镧,1%‑2%的硫化钨,7%‑12%的碳纳米管,其余均为银。通过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熔覆在粉末冶金制成的基材表面形成滑环的涂层。本发明的导电滑环实现了轻量化,增强了滑环涂层的硬度与抗电弧腐蚀性,提高了滑环工作面减摩耐磨的能力,载流性能相比纯银也有所提高,并且工艺简单,降低了航天用导电滑环的制造成本。

    一种船用柴油机滑动轴承内表面织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82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1013382.0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用柴油机滑动轴承内表面织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在机架上依次设置的顶推组件、胀压组件、轴瓦组件和液压动力组件,各组件相互配合可在轴瓦内环面上加工出深度为0.3 mm、半径均为5 mm的鱼鳞状织构,水平方向两排鱼鳞交错5 mm排布,织构围成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º。在轴瓦上加工出鱼鳞状织构结构后能够提高滑动轴承的动压润滑性能,尤其在启动时,可加快油膜的形成速度,当滑动轴承顺着鱼鳞转动时,润滑油进入鱼鳞状的微凹坑织构内,形成多级收敛型油楔,建立一定的油压支撑外载荷,形成油膜,保护工作面,减小摩擦系数,从而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轴瓦自适应接触的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82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52440.9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瓦自适应接触的摩擦磨损试验装置,涉及轴瓦摩擦磨损实验测试设备领域,主要由电机、联轴器、扭矩传感器、滑环、传动轴、转盘、直线轴承、滑杆、球杆关节轴承、胀套、向心关节轴承、轴瓦夹具、三角块、传力板、气缸等构成。装置中环试样与轴瓦试样间属滑动摩擦。通过加入自适应接触装置使得环试样与轴瓦试样实现全时稳定接触,克服偏磨现象,提高摩擦磨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托举轴瓦夹具的三角块处增设弹簧提高了装置加载和卸载时的稳定性;通过在轴瓦夹具不同高度位置开出油口提高了摩擦磨损试验在多种润滑油量下的适应性;通过简化装置和减小体积提高了试验装置的易装配性和绿色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