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667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61604.X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肖静 , 李小飞 , 唐春森 , 龚文兰 , 吴晓锐 , 韩帅 , 陈绍南 , 吴宁 , 莫宇鸿 , 陈卫东 , 郭敏 , 郭小璇 , 姚知洋 , 阮诗雅 , 孙跃 , 左志平 , 张聿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功率发射模块顶升装置,包括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顶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铺设有发射线圈,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架上升或下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电动汽车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传输效率,需要增大线圈体积,导致建设成本增加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顶升装置实现线圈之间贴合式的无线充电,保证了较高的充电效率,且不需要增大线圈体积和磁耦合机构的重量,降低了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41334.6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向MC‑WPT系统及其恒流输出移相控制方法,通过在地面端设置地面端控制器、地面端通信模块和地面端电流检测器,以及在车载端设置车载端控制器、车载端通信模块和车载端电流检测器,从而在所述地面端作为能量发射端向所述车载端进行能量正向传输时,通过车载端电流检测器获取流过所述车载端电池的电流I2,并传送到地面端控制器,从而地面端控制器根据PI算法计算出ΔI对应的移相角θ作用于地面端全桥变换模块进行移相控制,实现对车载端的恒流输出。反之,车载端对地面端进行能量反向传输时,与这个过程相似。从而实现了双向MC‑WPT系统的双向恒流输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40241.1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集成电感能量接收线圈及无线充电汽车,在能量接收线圈上设置有可变集成电感,所述可变集成电感包括用于副边补偿网络的交流电感线圈和用于改变所述交流电感线圈等效自感的两个直流控制绕组,所述两个直流控制绕组按照相反的绕向分别设置在所述交流电感线圈的内外两侧。其效果是:在能量接收线圈上集成可变电感,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改变集成电感的电感参数和互感效果,从而在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中,可以在实现导轨切换时功率波动抑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横向抗偏移性,使用较小的直流电流实现了横向偏移时系统输出功率跌落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4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62620.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6 , B60L53/62 , B60L53/6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在电动汽车未驶入充电公路时,发射端模块处于静默状态,以保证低功耗,当汽车驶入充电路段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判断是否需要为之供电,如果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此外,本申请还根据不同接收端类型的电动汽车灵活变换拓扑结构,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根据识别到汽车的拓扑结构进行发射端拓扑的切换以改善系统的工作状况,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68804.8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能量信号同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屏蔽板传输信号的能量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包括能量信号同传耦合机构,能量信号同传耦合机构包括一次侧结构和二次侧结构,一次侧结构包括由底向上层级设置的原边金属屏蔽板、原边磁芯、能量发射线圈,二次侧结构包括由底向上层级设置的能量接收线圈、副边磁芯、副边金属屏蔽板。原边金属屏蔽板与副边金属屏蔽板用于在第二电流频率下传输信号。本发明采用屏蔽铝板作为电场耦合的一对极板,与传统的双电容极板相比,这种设置减少了极板的数量,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成本、重量和体积。在大功率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通道几乎不受干扰,能在大功率传输的磁场环境下稳定地传输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5230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71191.3
申请日:2022-07-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莫宇鸿 , 李小飞 , 唐春森 , 肖静 , 韩帅 , 杨英杰 , 吴晓锐 , 龚文兰 , 吴宁 , 陈卫东 , 陈绍南 , 郭敏 , 郭小璇 , 姚知洋 , 阮诗雅 , 王智慧 , 左志平
IPC: B60L53/126 , H02J50/12 , H02J50/90 , H02J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屏蔽板耦合电压检测位置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能量传输电路和电压位置检测电路;能量传输电路设有能量收发线圈,能量发射线圈下方固定有原边屏蔽板,能量接收线圈上方固定有副边屏蔽板;电压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谐振补偿网络、原边屏蔽板,以及副边屏蔽板、副边谐振补偿网络、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还包括电压检测器以及控制器,电压检测器测量副边谐振补偿网络的输出电压,控制器根据该输出电压计算纵向偏移量。本发明借助于能量传输电路的原副边屏蔽板,构建了采用电场耦合方式的电压位置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副边输出电压,实现原、副边线圈的位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06159.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损耗的计算方法,首先建立系统的电路模型并确定系统参数,然后建立耦合机构损耗模型即:基于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线圈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线圈的集肤损耗,基于原副边线圈的磁场强度(通过仿真获取)、线圈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线圈的邻近损耗,基于原副边磁芯的磁感应强度(通过仿真获取)、磁芯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磁芯的损耗;基于原副边磁屏蔽板的参数和表面的磁场强度(通过仿真获取)计算原副边磁屏蔽板的损耗。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耦合机构损耗进行计算,并与实际系统实测效率相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93350.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时延的参数不确定中继WPT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其建立了具有互感、输出负载等不确定系统参数和区间时变时延的中继WPT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将无源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与具有时变延迟的不确定中继WPT系统模型相连接,将控制器设计转化为稳定性分析问题;然后,利用LMI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控制器的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时变时延和参数不确定性的中继WPT系统在控制器控制下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98999.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配多功率等级传输的MC‑WPT系统参数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MC‑WPT系统都是一个发射端对应一个接收端,不具备互操作性的技术问题。具体步骤为:S1:确定原边线圈与国标规定副边线圈的耦合系数;S2:根据系统传输效率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下限;S3:根据系统电流应力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下限,根据系统输出功率要求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上限;S4:对各功率等级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取值区间取交集,选取合适的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S5:确定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后,根据谐振关系确定原边系统参数。本申请通过对多功率等级下原边参数进行设置,使其满足多种功率等级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85231.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调频与相移控制的MC‑WPT系统互感检测方法及系统,当系统发生参数漂移不再处于谐振状态时,采用频率调制控制使得发射端的功率因数角在预设范围内,并采用移相控制使得所述接收端的相位角在90°,使得系统再次谐振,并根据此时的谐振频率和发射端的全桥基波输出电压、接收端的谐振回路的电流或者接收端的全桥基波输出电压、发射端的谐振回路的电流计算耦合机构之间的互感。由于引入了频率调制控制和相移控制,这种互感检测测量可以非常准确。实验验证了应用本发明检测的互感的准确率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