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770973.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4 , B60L53/12 , H02J50/90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四线圈解耦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发射端包括四个发射子线圈和四个解耦子线圈,四个发射子线圈均为平面线圈并按2×2阵列分布,四个解耦子线圈均为螺旋线圈并分别绕制在一个中空矩形磁芯的一条边上,每一个发射子线圈与对应一个解耦子线圈串联后作为一个发射单元连接在无线充电发射电路上,任意两个发射单元之间的总互感值为0,检测时通过接收线圈与发射子线圈之间位置变化,从而使其互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发射子线圈电流变化,通过发射子线圈中对角线圈的电流值可以判断出电动汽车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线圈,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953044.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龚文兰 , 袁文杰 , 唐春森 , 肖静 , 尹立群 , 王智慧 , 吴晓锐 , 韩帅 , 陈绍南 , 吴宁 , 莫宇鸿 , 陈卫东 , 郭敏 , 郭小璇 , 张龙飞 , 李小飞 , 左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额外耦合通道的无线充电汽车副边电压反馈系统,在能量接收线圈中绕制有信号发射线圈,在能量发射线圈中绕制有信号接收线圈,能量发射线圈与能量接收线圈均设置成Q型线圈,二者相互耦合且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信号发射线圈和信号接收线圈均设置成“8”字型线圈,二者相互耦合且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能量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连接,能量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连接,信号发射线圈与副边电压采样电路连接,信号接收线圈与反馈电压提取电路连接。其效果是:既能实现原边向副边的功率传输,又能实现副边向原边的信号反馈,两条通道互不影响,可快速实现无线充电汽车副边电压反馈,便于本地闭环控制,稳定系统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861069.8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肖静 , 李小飞 , 唐春森 , 龚文兰 , 吴晓锐 , 梁家添 , 韩帅 , 陈绍南 , 吴宁 , 莫宇鸿 , 陈卫东 , 郭敏 , 郭小璇 , 姚知洋 , 阮诗雅 , 王智慧 , 左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式无线电能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接收线圈和线圈翻折机构,其中所述能量接收线圈设计呈方形线圈,在未充电状态,所述线圈翻折机构控制所述能量接收线圈折叠呈水平状态;在充电状态,所述线圈翻折机构推动所述能量接收线圈伸展呈竖直状态。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折叠式无线电能接收机构的无线充电汽车。其效果是:折叠式无线电能接收机构取代了通常所使用的两平行线圈耦合机构,并且适用不同车型的底盘高度,同时很大程度提高了耦合系数,在系统偏移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拥有良好的抗偏移性能,大大增加了系统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6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89132.9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检测线圈和红外传感进行异物检测的MCR‑WPT系统,设置了异物检测模块,该异物检测模块包括MCU、红外传感电路和检测线圈电路,MCU通过测量检测线圈的阻抗变化快速确定是否有金属异物或生物体异物存在,当存在时通过红外传感对异物进行温升判断,若不存在温升,则可确认异物是生物体异物,若存在温升,则需要判断此种情形是只存在金属异物还是金属异物和生物体异物共存,所以,进一步根据温度分布特性来区分两种异物,生物体异物的表面温度一般低于其内部温度,呈现外冷内热,而金属异物由于涡流分布的不均匀,其温度主要是集中在表面,呈现外热内冷,从而可区分出是只存在金属异物还是两种异物共存。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89107.0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激振荡的无线充电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受控电压源、起振电容、异物检测线圈,在所述受控电压源上配置有自激反馈电路,在所述异物检测线圈上连接有频率检测电路,所述受控电压源、所述起振电容和所述异物检测线圈构成检测线圈振荡回路,利用所述自激反馈电路使得所述异物检测线圈和所述起振电容处于谐振状态,通过所述频率检测电路检测谐振频率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异物。其效果是:将其配合对应的自激振荡电路工作时,不需要设置特定的谐振频率,避免传统阻抗法中由于配谐电容偏差导致检测精度的下降。除此之外,无需对每一个线圈进行配谐,只需要有起振电容即可,减少了阵列化线圈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837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7431.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6 , B60R1/26 , B60L53/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融合机器视觉与磁场感应的电动汽车对位引导方法及系统,分为机器视觉引导与磁场引导两个部分,机器视觉引导即摄像头检测车位线,远距离时通过视觉处理计算出原副边线圈的相对位置,给予反馈后给出位置信息和引导路线;磁场引导基于原副边线圈展开,近距离时地面端给予小电压激励,检测副边的电压变化来判断位置信息,对基于摄像头给出的引导路线进行修正。本发明考虑在固定场景下,仅需设置摄像头,实现车位及原边线圈的检测,这种方式实现成本比较低,可适应的范围比较广,然后结合原副边线圈的电磁感应进行磁场引导,能较为准确地获得原副边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7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00320.4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2J50/12 , H02J50/70 ,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泰勒展开进行模型降阶的双边LCC WPT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双边LCC WPT系统的带有复值的全阶数学模型,然后提取所述全阶数学模型的多项式系数,再对提取的所述多项式系数进行泰勒级数展开,然后保留泰勒级数展开后的所述多项式系数的前n项,将所述全阶数学模型转化为降阶后的n‑1阶复数和1阶实数模型并进行虚实分解得到大信号2n‑1阶实数模型,最后根据满足精度需求的大信号低阶模型控制双边LCC WPT系统的逆变器移相角。本发明在传统的建模方法上,加入了泰勒级数降阶,最终得到的数学模型精度并没有下降太多,但显著提升了模型的降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2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70026.3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升WPT系统功率密度的磁集成耦合机构及WPT系统,通过对磁耦合机构进行磁集成设计,具体是在副边D型线圈LS中空区域设置一个倍流电感线圈LB,并对电路拓扑进行改进,具体是将该倍流电感线圈LB分成两个线圈连接在WPT系统接收端的全桥整流电路中,能够保证这两个线圈中的电流始终为正值之处,从而达到对应的倍流效果,提升了系统的功率密度,减少了车载端重量,并通过设计倍流线圈电感值,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可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本发明加入倍流电感线圈的倍流整流拓扑同样适用于其它电感过大问题的电路拓扑,具有无线传输中电路拓扑的普遍适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0659.3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晓锐 , 李小飞 , 周柯 , 肖静 , 李志恒 , 韩帅 , 林锐 , 卓浩泽 , 龚文兰 , 莫宇鸿 , 陈卫东 , 吴剑豪 , 侯莉婕 , 吴宁 , 陈绍南 , 郭敏 , 张龙飞 , 郭小璇 , 卢健斌
IPC: B60L53/124 , H02J50/90 , H02J50/60 , H02J50/12 , G01B21/00 , G01V9/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位置偏移与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地面端和车载端之间配置有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地面端线圈上还配置有阵列式异物检测线圈,在执行金属异物检测时,分别采集每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并以原点中心对称位置上的两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之和后作为一组参考电压,通过分析8组参考电压的变化情况实现金属异物检测,在4个顶角处的异物检测子线圈上还分别叠合有偏移检测子线圈,在执行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时,采集任一偏移检测子线圈的电压实现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其效果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既能够高效低成本的实现车载端偏移检测,又能够方便的实现金属异物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64425.1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6 , H02J50/40 , H02J50/12 , H01F3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自适应耦合机构及控制方法,耦合机构中的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所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并排在第一行,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并排在第二行,四个线圈均为平面线圈且在同一平面上形成2×2的阵列形式,每个子线圈的两端均设有换向开关;其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变发射线圈中各个子线线圈的接入方式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接收线圈的无线充电需求,满足公共无线充电桩的设计需要,提升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