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3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96373.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计算的WPT系统耦合机构损耗计算方法与系统,针对线圈磁场强度分布不均匀和磁通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连续的线圈的磁场强度分布图和磁芯的磁通密度模分布图进行离散化,得到不同的线圈分区和磁芯分区,并计算各个线圈分区的面积占比和磁芯分区的体积占比,而每个线圈分区以该线圈分区的磁场强度峰值作为参与计算的磁场强度值,每个磁芯分区以该磁芯分区的磁通密度峰值作为参与计算的磁通密度,从而在现有的损耗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单独计算每个分区的损耗,最后进行求和,得到线圈、磁芯的总损耗,进一步得到耦合机构的总损耗。实验验证了本发明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91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77734.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发射线圈分段串联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包括多个沿汽车行驶路径排列分布的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两两一组构成一个发射单元,每一个发射单元中的两个发射线圈之间通过谐振电容串联,每一个发射单元通过一个逆变箱连接直流母线,接收端包括沿着汽车行驶方向呈前后布置的两个接收线圈,两个接收线圈分别配置有副边补偿网络和整流电路,且两个整流电路并联输出为负载供电;发射端中的每个发射单元根据接收端中的两个接收线圈的位置动态切换供电,两个接收线圈不同时正对同一个发射单元中的两个发射线圈,且也不同时处于过渡区状态。其效果是:提高了安全性能,节约了元器件成本,功率输出相对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7921.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零空气间隙的耦合机构及其构成的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耦合机构存在体积大、重量重的问题。耦合机构,包括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所述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均为平面螺旋线圈,所述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的螺旋方向相反;耦合充电时,所述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相互嵌套设置,且所述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位于同一平面。本申请通过将耦合机构的发射和接收线圈嵌入式设计,以较小的耦合机构体积获得较大的自感和互感值,从而提高系统效率和功率密度,降低系统的热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767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1645.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6 , B60L53/62 , B60L53/66 , B60L53/30 , H02J50/80 , H02J50/10 , H02J50/12 , H02J50/40 , H02J50/00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源柜、逆变箱、地面端和车载端,电源柜配置有时钟信号源、信号接收器,当电动汽车行驶入路段时,车载端的信号发生器发送信号到电源柜,电源柜在接收到该信号后,根据车载端对应的频率信息,确定车载端所需的功率等级,时钟信号源生成时钟电信号,并将其转变成光信号后通过光纤传送给逆变箱,其中,时钟电信号的频率与车载端对应的频率信息相关,逆变箱接收到时钟光信号后,将时钟光信号再次转换为时钟电信号,时钟电信号为所有的逆变箱提供参考时钟,从而使得所有的逆变箱中的逆变电路提供车载端所需的功率等级到无线能量发射线圈,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本发明能够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76905.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1R31/28 , B60L3/00 , G06F18/214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DWPT系统中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流信号;对目标电流信号进行N层小波分解,得到目标电流信号对应的目标小波系数;确定目标小波系数的总平均值和总能量熵;确定目标电流信号的有效值和波形指标;将总平均值、总能量熵、有效值和波形指标构成目标故障特征向量,并将目标故障特征向量输入与目标电流信号对应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862619.8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6 , B60L53/62 , B60L53/66 , H02J50/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原边拓扑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tep1:维持初始态,通过电流检测是否有电动进入充电区域;Step2:切换至LCC拓扑态,通过电流检测判定接收端的拓扑结构,如果接收端是P型结构,则切换为S拓扑态,按第一计价标准按时计费;如果接收端是LCC型结构,则维持LCC拓扑态,按第二计价标准按时计费;如果接收端是S型结构,则维持LCC拓扑态,按第三计价标准按时计费;Step3:检测电动汽车是否脱离充电状态,如果脱离,则充电结束;其效果是:既可用于静态无线充电,又可用于动态无线充电,能够适应不同副边拓扑结构的电动汽车,通过改变原边拓扑结构和计价方式,使得系统的兼容性和合理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4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0450.0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2J50/60 , H02J50/12 , G06V10/764 , G06V10/82 , H04N23/667 , G01V1/00 , G01J5/48 ,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异物介入后的无线传能控制系统,首先采用异物识别模块对异物进行检测及识别,然后采用主控模块根据此时的异物类型和各类异物之间的距离设置对各种异物的期望温度,随后获取各类异物的实际温度最高值,并将其与对应的期望温度进行比对,若均小于对应的期望温度,表示此时不存在安全隐患,无需降低功率传输,反之则表示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降低功率传输,以降低金属异物的实际温度,直至异物不存在或者各类异物的实际温度均小于期望温度,在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同时开启异物清除装置进行异物清除,在异物清除完成后调整无线传能系统的AC‑DC变换器,恢复原功率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1977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0469.5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区域的异物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在无线充电停车位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成像模块,然后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成像模块对无线充电停车位的无线充电区域进行异物检测及异物识别。本发明结合图像处理技术,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异物种类识别,可具有较高的异物识别精度,能较为准确地区分介入无线充电区域的异物属于金属异物、生物体异物还是其他异物,并可标注出各异物的位置,可与异物清除装置、方法、功率控制方法等结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483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62021.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 B60L53/62 , H02J50/1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适应充电功率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该系统在地面端和车载端设置线圈与通讯电路,通过建立地面端与车端的信息通道,当电动汽车进入充电导轨区域,车辆可以将自身的信息如:功率等级、车辆ID、电池状态等,传递给地面端,地面端的装置可以根据该信息进行相应的控制、调整,从而实现装置的多功率等级充电,以匹配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功率,同时还可以根据电动汽车已有的电量调节地面端的装置的充电功率,在保证充电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980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36582.6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能量信号同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谐振带电路的双向能信同传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原副边补偿网络设计为双谐振带电路,使系统在只需要传输能量时在两个不同频率下都能保持较高的双向能量传输效率,并设置与原边双谐振带电路并联的原边信号检波电路和与副边双谐振带电路并联的副边信号检波电路,从而在需要信号传输时将双谐振带电路其中一个频率用于信号传输另一个频率继续传输能量,通过双谐振频率交替进行系统能量和信号同步传输,通过信号检波电路进行信号接收,实现利用电能传输通道实现能量信号的双向同传,并且该系统能主动发送指令来控制能量与信号的传输流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