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50567.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10/0525
Abstract: 常压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滑阀、冷却器、增压泵及储压罐,滑阀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内腔当中的阀体,阀体包括两个堵头,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上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工质接口分隔为末端连通的两部分,两个堵头能够同时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进行封堵,堵头径向移动时能够分别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打开;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连接电池组的两端,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经过增压泵以及储压罐连接第三工质接口,当储压罐中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增压泵卸荷空转;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入口与第四工质接口以及第五工质接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25632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678461.8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架实测应力的隧道围岩压力确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反映隧道围岩压力的真实情况,进而可用于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修正,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步骤为1)假定钢架截面的正应力为线性分布,利用钢架内外侧翼缘实测应力反算得到钢架在测试截面处的轴力;2)假定隧道初期支护所受轴力由钢架与喷射混凝土共同承担,反算得到初期支护在测试截面处的轴力;3)假定隧道初期支护承受全部围岩压力,建立隧道初期支护的力学计算模型,采用力法求得初期支护轴力的计算表达式;4)令步骤2)中初期支护在测试截面处的轴力与步骤3)中初期支护相应截面处的轴力相等,求得作用于隧道初期支护上的围岩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47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83960.5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应力波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放大效应的理论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平面内建立平面波波传播至坡面和坡顶的理论计算模型,考虑到了坡角引起的边坡内部不同的入射反射情况,将边坡问题分为两个模块进行研究,然后解析了任意一束应力波传播过程以及传播至坡面,坡顶后产生的反射过程,综合分析了经过边坡内任意一点的入射波和反射波,通过速度的叠加建立了求解边坡内动力放大效应的表达式,为更好的研究岩体动力响应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43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22985.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岩样喷淋腐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实验台,实验台上设置有试验内腔,试验内腔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供水装置包括装有腐蚀性液体的容器,容器与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导管相连,试验内腔内设置有集水保护装置,集水保护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标准岩样试件的旋转托盘,第一导管穿过进水口,然后分为两路,每路的端部设置有喷淋器,尾水装置包括第二导与尾液收集容器,集水保护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管,并且第二导管与尾液收集容器相连。本发明能够摸拟腐蚀性液体对岩样的喷淋腐蚀过程,揭示岩土体耐久性能的变化,为施工补强及其它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发明适用于水利、交通、文物保护等工程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8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5961.3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岩大变形隧道钢架的锁脚工艺。以加强锁脚锚管与钢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钢架锁脚失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钢架选型:选用圆钢管混凝土钢架作为软岩大变形隧道钢架的选型;步骤2):加工制作:按锁脚锚管的设计打设角度、设计外径以及与圆钢管混凝土钢架对应的安装位置,在圆钢管混凝土钢架相应位置钻设预留孔,要求预留孔大小、位置准确,并在加工场地上进行锁脚锚管的试安装,确保其能够成功安装;步骤3):在隧道施工现场,待圆钢管混凝土钢架架设或接长、落底后,及时进行钢架锁脚的施做。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6039.6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埋圆形隧道预留变形缓冲层的荷载传递分析方法。由此得到预留变形缓冲层的具体荷载传递情况,为其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其适用于深埋软岩隧道设置预留变形缓冲层时二次衬砌受力大小的估算。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由隧道初期支护‑预留变形缓冲层‑二次衬砌组成的多层圆筒模型;步骤2):确定初期支护内表面处的径向位移表达式;步骤3):确定预留变形缓冲层的径向压缩量;步骤4):确定二次衬砌外表面处的径向位移表达式;步骤5):利用几何相容条件,确定预留变形缓冲层传给二次衬砌的围岩荷载比例即预留变形缓冲层的具体荷载传递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9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45026.X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21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土隧道的围岩分级方法,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设计,可以降低施工难度,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稳定。本发明采用定性特征划分和定量指标划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按黄土形成时代、塑性状态、节理发育程度及隧道开挖后的围岩稳定状态等指标划分,并应结合隧道土质特征、地下水及隧道埋深等因素,对黄土隧道围岩分级进行划分;给出了黄土围岩分级指标及获取方法和黄土(粘质土)围岩潮湿程度定性值与定量的对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30126.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568 , H01M10/6567 , H01M10/637 , H01M10/48 , B60L58/26
Abstract: 一种周期性循环流动锂离子电池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冷却系统包括环绕电池组布置的工质流道,电池组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翻转阀门,翻转阀门的大小与工质流道的口径相等,通过调节翻转阀门能够对应调节冷却工质在电池组上的流动方向。冷却方法在一个冷却工作周期内分为以下两个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翻转阀门和第四翻转阀门开启,第三翻转阀门和第二翻转阀门关闭,冷却工质从第一翻转阀门处进入,从第四翻转阀门处流出;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翻转阀门和第四翻转阀门关闭,第三翻转阀门和第二翻转阀门打开,冷却工质从第三翻转阀门处进入,从第二翻转阀门处流出。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冷却工质流动方向的温度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03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619720.5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振弦传感器,包括振弦、线圈和传感器壳体、激励电路单元、拾振电路单元和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包括预振模块、复振模块、频率检测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记录有效的复振频率信号,同时控制传感器的激励检测流程,使传感器在稳态和非稳态两种模式下工作,并根据记录的有效复振频率值,计算得到稳态工作模式时复振模块输出的激励频率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的振弦式传感器,对振弦激励模式进行改变,将传统的低压扫频激振方式改变为预振结合复振的激励方式,并检测预振时的频率值作为复振的激励脉冲频率,从而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25656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620901.X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振弦传感器的激励检测装置,包括激励电路单元、拾振电路单元和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包括预振模块、复振模块、频率检测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记录有效的复振频率信号,同时控制传感器的激励检测流程,使传感器在稳态和非稳态两种模式下工作,并根据记录的有效复振频率值,计算得到稳态工作模式时复振模块输出的激励频率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的振弦式传感器,对振弦激励模式进行改变,将传统的低压扫频激振方式改变为预振结合复振的激励方式,并检测预振时的频率值作为复振的激励脉冲频率,从而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