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450558.X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10/0525
Abstract: 常流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滑阀以及冷却器,滑阀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内腔当中的阀体;本体上开设有五个与内腔相通的工质接口;阀体包括两个堵头,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上设置有分隔板,两个堵头分别布置在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内侧,堵头的外径与本体内腔的内径相等,堵头的宽度小于对应工质接口的总宽度;堵头沿本体内腔的径向移动时能够分别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进行封堵;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连接电池组的两端,第三工质接口连接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按照三个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本发明操作简单,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206121.1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燃料燃烧火焰调节燃烧器装置,通过燃料供给装置将液体燃料通过输液管进入蒸发器预混蒸发罐体内并控制燃料供给量,通过预混气体流量阀控制气瓶组进入蒸发器预混蒸发罐体的预混气体流量,通过调整加热温度使燃料中所有组分汽化并使预混气中的燃料在燃烧前不发生冷凝,利用协流装置和协流气体流量阀对协流气体进行控制以消除环境空气对燃烧火焰的影响,采用燃烧器出口结构和燃料流量、以及预混气种类和流量的选择匹配,实现当量比不同的层流和湍流预混气燃烧火焰,本发明实现了多组分燃料的蒸发混合和预混当量比的精确控制,极大地降低了液体燃烧器的成本和液体燃料蒸发混合控制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206121.1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燃料燃烧火焰调节燃烧器装置,通过燃料供给装置将液体燃料通过输液管进入蒸发器预混蒸发罐体内并控制燃料供给量,通过预混气体流量阀控制气瓶组进入蒸发器预混蒸发罐体的预混气体流量,通过调整加热温度使燃料中所有组分汽化并使预混气中的燃料在燃烧前不发生冷凝,利用协流装置和协流气体流量阀对协流气体进行控制以消除环境空气对燃烧火焰的影响,采用燃烧器出口结构和燃料流量、以及预混气种类和流量的选择匹配,实现当量比不同的层流和湍流预混气燃烧火焰,本发明实现了多组分燃料的蒸发混合和预混当量比的精确控制,极大地降低了液体燃烧器的成本和液体燃料蒸发混合控制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30126.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568 , H01M10/6567 , H01M10/637 , H01M10/48 , B60L58/26
Abstract: 一种周期性循环流动锂离子电池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冷却系统包括环绕电池组布置的工质流道,电池组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翻转阀门,翻转阀门的大小与工质流道的口径相等,通过调节翻转阀门能够对应调节冷却工质在电池组上的流动方向。冷却方法在一个冷却工作周期内分为以下两个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翻转阀门和第四翻转阀门开启,第三翻转阀门和第二翻转阀门关闭,冷却工质从第一翻转阀门处进入,从第四翻转阀门处流出;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翻转阀门和第四翻转阀门关闭,第三翻转阀门和第二翻转阀门打开,冷却工质从第三翻转阀门处进入,从第二翻转阀门处流出。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冷却工质流动方向的温度差。
-
公开(公告)号:CN1129013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0206122.6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F01N3/08 , F01N3/021 , F01N3/32 , F01N11/00 , F01N9/00 , F01N13/10 , F01N13/00 , B01D53/92 , B01D53/56 , B01D53/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冷起动工况下的NOx吸收系统及方法,包括吸收器壳体、废气进气支管和废气排气支管,废气进气支管的一端通过三通换向阀连通于主排气管,吸收器壳体设有水平设置的隔层板,吸收器壳体内位于隔层板下端设有吸附液,废气进气支管的另一端伸入吸附液内;废气排气支管的一端穿过隔层板位于吸附液液面上端,废气排气支管的另一端连通至主排气管,通过在主排气管上设置三通换向阀,利用三通换向阀将经过主排气管的尾气可选择的排入吸收器壳体内的吸附液中,进行强制吸附处理,能够减少汽车冷起动工况下的NOx的排放,本装置结构简单,具备通用性与简易性,进而减少了用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2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450567.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10/0525
Abstract: 常压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滑阀、冷却器、增压泵及储压罐,滑阀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内腔当中的阀体,阀体包括两个堵头,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上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工质接口分隔为末端连通的两部分,两个堵头能够同时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进行封堵,堵头径向移动时能够分别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打开;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连接电池组的两端,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经过增压泵以及储压罐连接第三工质接口,当储压罐中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增压泵卸荷空转;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入口与第四工质接口以及第五工质接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795816.8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及系统,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电动汽车上传数据,将车辆状态划分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计算车辆第一次上传数据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小于等于三个月,则温差阈值为车辆出厂时企业规定的阈值;如果时间间隔大于三个月,根据不同的车辆状态,提取动力电池温度,构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温度数据库;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并基于温差阈值稳定性确定滑动窗窗口长度;根据滑动窗窗口长度基于拉依达准则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温差阈值。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系统。本发明基于车辆不同状态为动力电池温差确定阈值,提高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50567.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10/0525
Abstract: 常压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滑阀、冷却器、增压泵及储压罐,滑阀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内腔当中的阀体,阀体包括两个堵头,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上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工质接口分隔为末端连通的两部分,两个堵头能够同时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进行封堵,堵头径向移动时能够分别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打开;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连接电池组的两端,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经过增压泵以及储压罐连接第三工质接口,当储压罐中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增压泵卸荷空转;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入口与第四工质接口以及第五工质接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450527.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 , B60L58/26
Abstract: 一种带转阀的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转阀及冷却器,转阀包括阀壳、扭杆以及阀体,阀壳上开设若干个阀壳通道组,每个阀壳通道组包括通道A、通道B和通道C,同类的通道分别通过工质流道进行连通;阀体设置在阀壳内部,阀体外壁对应通道B和通道C加工凹槽,阀壳内壁在不同阀壳通道组之间加工凹槽;扭杆设置在阀体的中心,扭杆外周开设环形的通道D,阀体沿径向开设有阀体通道;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与通道A相连,通道B和通道C分别与电池组的两端连接,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入口与通道D相连,通过阀体的转动分别将通道B或通道C导通,改变冷却工质在电池组两端的流向。本发明能够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5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5816.8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及系统,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电动汽车上传数据,将车辆状态划分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计算车辆第一次上传数据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小于等于三个月,则温差阈值为车辆出厂时企业规定的阈值;如果时间间隔大于三个月,根据不同的车辆状态,提取动力电池温度,构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温度数据库;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并基于温差阈值稳定性确定滑动窗窗口长度;根据滑动窗窗口长度基于拉依达准则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温差阈值。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系统。本发明基于车辆不同状态为动力电池温差确定阈值,提高行车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