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13786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710138440.3
申请日:2007-07-27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Inventor: G·P·马休斯
IPC: F16H6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15 , B60W10/023 , B60W10/06 , B60W30/18072 , B60W30/20 , F02D2250/18 , F02D2400/12 , F16H41/00 , Y10T477/679 , Y10T477/735
Abstract: 提供一种转矩变换器冲击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增益模块,基于速比计算转矩变换器增益;增大增益模块,基于涡轮速度计算增大转矩变换器增益;混合增益模块,基于转矩变换器增益、增大转矩变换器增益和混合比计算混合转矩变换器增益;及最终增益模块,基于速比和命令的发动机转矩将最终转矩变换器增益选择性地设置为转矩变换器增益、增大转矩变换器增益和混合转矩变换器增益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最终转矩变换器增益控制发动机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74485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63599.0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广州市志变制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双泵轮液力变矩器以及起动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轴(1)与起动齿轮副(11)以及超越离合器(10)联接,空挂档机构(6)与输出轴(5)联接,输出齿轮(29)与双泵轮液力变矩器(7)联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5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1220263.9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IPC: F16H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动量机构,包括转轴A、转轴B和旋转惯量体,所述转轴A和所述转轴B摆动连接设置,所述旋转惯量体设置在所述转轴B上,所述旋转惯量体与所述转轴B转动配合设置,所述旋转惯量体受动力装置驱动。本发明所公开的角动量机构利用了旋转流体或旋转结构的进动现象形成一种新型的动力转化或传递动力的装置,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调速以及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12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026387.1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IPC: F16H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叶轮A和叶轮B,所述叶轮A上的叶片的形态和所述叶轮B上的叶片的形态互为镜像关系,所述叶轮A和所述叶轮B串联连通。本发明所公开的能量调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负荷响应好以及节能环保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9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477361.X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0 , F16F15/1213 , F16H41/00 , H02K5/24 , H02K7/108 , H02K7/118 , H02K11/044 , H02K11/215 , H02K21/02 , H02P1/465 , H02P6/20 , H02P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机驱动组件及其扭矩传递机构。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单相电机以及扭矩传递机构,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包括受所述电机驱动的主动件、用于驱动负载单方向转动的被动件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弹性件和减震材料,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至主动件,另一端连接至被动件,所述减震材料涂覆或套设于弹性件上或填充于弹性件的间隙内或所述弹性件直接由减震材料制成以降低弹性件产生的噪声。实施本发明,能够为电机驱动较大负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机启动失败并防止电机损坏,且能有效降低弹性件产生的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62867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0240.9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转动结构体A、转动结构体B、泵单元和喷管单元,所述泵单元包括泵轮,所述喷管单元包括旋转结构体和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的至少一个喷管,所述泵单元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喷管的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泵单元中的所述泵轮与所述转动结构体A传动连接,所述喷管单元中的所述旋转结构体与所述转动结构体B传动连接。本发明所述的能量调整系统具有占据空间小、重量轻、节能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62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21416.2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袁廷华
Inventor: 袁廷华
IPC: F16H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液力耦合器,包括有外壳,外端均伸入到外壳外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安装于外壳内且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外转子,以及套装于外转子内部且与输入轴固定连接的内转子;外转子内壁为圆形的变径曲面,且变径曲面被均分成多个等分曲面,每个等分曲面的变径大小和方向相同,内转子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活齿槽,活齿一一嵌入到对应的活齿槽内,且活齿槽底部与高压进油口连通,活齿的外端朝向外转子的变径曲面。本发明具有调速范围宽、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全功率输出功率时没有转差,同时具有软启动功能和隔离外负载的冲击性能;由于半液力耦合器的工作效率高,使其工作时发热量少,所以具有附加装置少、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042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89860.3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吴志强
Inventor: 吴志强
IPC: F16H4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后辅室延长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轴(1)与输入齿轮副(14)、第一单向离合器(9)以及超越离合器(3)联接,超越离合器(3)与输入齿圈(22)以及起动机齿轮副(12)联接,输出齿圈(23)与输出齿轮(11)啮合,联接轴(10)与空挂档机构(6)、输入齿轮副(7)、输出齿轮(11)以及电磁离合器(13)联接,电磁离合器(13)与输入齿轮副(14)联接,空挂档机构(6)与输出轴(5)联接,输入齿轮副(7)与输入齿轮(29)联接,输出齿轮(28)与第二单向离合器(8)联接,第一单向离合器(9)与第二单向离合器(8)以及后辅室延长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4)联接,后辅室延长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4)与联接输入行星架(24)联接,输出小齿圈(25)与输入行星架(21)联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61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0774.4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nventor: 钱雪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耦合器,包括液压油泵、液压马达、第一比例溢流阀、第二比例溢流阀、换向阀、油箱等。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体积小,限载安全保护,启动性能充分可调,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更宽等特性,同时,把第二比例溢流阀设置在液压马达回油管路上可以实现工作机的液压制动,并设置合理的制动曲线,获得理想的制动性能。本发明应用于汽轮机和风机的启动过程中,实现汽轮机和风机工作过程的平稳启动、限制安全保护、调速、液压制动等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4201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93893.5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16H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载荷特性的土方车辆液力变矩器选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土方车辆液力变矩器静态特性分析,揭示液力变矩器特性中的载荷波动现象;基于传统一元束流理论分析确定液力变矩器泵轮转矩中载荷波动项的影响参量;通过流体动力学仿真确定液力变矩器泵轮转矩中载荷波动项的具体表达式;结合液力变矩器泵轮转矩的静态表达确定了面向液力变矩器负载特征的泵轮动态转矩估计模型;基于发动机外特性与液力变矩器动态转矩估计模型匹配效果选配液力变矩器。本发明选配整机部件的方法在保证整机各部件之间协调动作基础上,提高了部件对整机外载荷的自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