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60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81918.3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陈伟
IPC: F16H41/00 , F16H41/24 , F16H48/38 , F16H57/028 , F16H4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00 , F16H41/24 , F16H41/30 , F16H48/38 , F16H57/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磨损、差速感应式汽车液压变矩器,包括动力机构、接收机构、差速装置、负载装置、感应装置,所述的动力机构用于为接收机构提供动力,所述的差速装置用于接收动力机构的动力并向分别设置于差速装置一侧的接收机构、负载装置方向传递扭矩,所述的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动力机构转速并控制负载装置的负载大小,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感应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用于接收动力机构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感应机构,所述的感应机构与负载装置连接并且用于感应动力机构转速并控制负载装置的负载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0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81894.1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陈伟
IPC: F16H41/00 , F16H41/24 , F16H48/38 , F16H57/028 , F16H4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00 , F16H41/24 , F16H41/30 , F16H48/38 , F16H57/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缸差速离心式汽车液压变矩器,包括动力机构、接收机构、差速装置、负载装置、感应装置,所述的动力机构用于为接收机构提供动力,所述的接收机构、负载装置分别设置于差速装置一侧,所述的差速装置用于接收动力机构的动力并向分别设置于差速装置一侧的接收机构、负载装置方向传递扭矩,所述的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动力机构转速并控制负载装置的负载大小,感应装置的状态分为未触发状态、触发状态,感应装置处于未触发状态时,接收机构的负载远大于负载装置的负载,感应装置处于触发状态时,负载装置的负载远大于接收机构的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6996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032531.2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6 , F01D15/12 , F16H3/00 , F16H41/00 , F16H43/00 , F16H45/00 , H02K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将原动机的动力轴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利用所述B端对外输出动力,将所述A端与旋转惯量体传动设置。本发明所公开的能量调整方法具有效率高、负荷响应好、节能环保、能科学分配原动机动力轴的扭矩以及保证空间布置的灵活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3308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77207.1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吴志强
Inventor: 吴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行星架(21)与输入轴(1)联接,输出大齿轮(22)与联接大齿轮(25)以及汇流大齿轮(29)联接,输出小齿轮(23)与联接行星架(24)联接,联接小齿轮(26)与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3)联接,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3)与单向离合器(4)以及汇流小齿轮(28)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出轴(5)联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0420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9851.4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吴志强
Inventor: 吴志强
IPC: F16H4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轴(1)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以及超越离合器(13)的输入端(131)联接,超越离合器(13)与输入齿圈(22)以及起动机齿轮副(10)联接,输出行星架(21)与输出齿轮副(9)联接,联接轴(8)与空挂档机构(6)、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9)以及电磁离合器(11)联接,空挂档机构(6)与输出轴(5)联接,电磁离合器(11)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9)啮合,输出小齿圈(28)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出齿轮(24)与输入齿轮(23)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3)联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10097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090646.7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流体机构,包括叶轮A和叶轮B,所述叶轮A和所述叶轮B串联连通设置,在所述叶轮A和所述叶轮B串联连通的回路上设置流体通断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所述叶轮流体机构的系统。本发明所公开的叶轮流体机构能够有效地实现两个动力端之间的离合功能,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调速以及与旋转惯量体结合实现能量调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026386.7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叶轮A和叶轮B,所述叶轮A上的叶片设为外直中曲内直径流叶片,所述叶轮B上的叶片设为外直中曲内直径流叶片,所述叶轮A和所述叶轮B串联连通。本发明所公开的能量调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负荷响应好以及节能环保的优点。
-
-
公开(公告)号:CN10636912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591647.5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调整方法,用变比单元驱动旋转惯量体储存动能,再通过另一变比单元将所述旋转惯量体的动能释放。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件、液力变矩单元A、液力变矩单元B和传动轴,所述液力变矩单元A包括对应设置的泵轮A、导轮A和涡轮A,所述液力变矩单元B包括对应设置的泵轮B、导轮B和涡轮B,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件经离合器与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离合传动设置,所述传动轴经离合器与所述泵轮B和所述涡轮A离合传动设置。本发明所公开的能量调整方法具有负荷响应好、节能高效的优点,且所公开的能量调整系统还具有占据空间小、重量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608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280067383.3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48 , B60K6/485 , B60K6/50 , B60K6/547 , B60K2001/006 , B60K2006/4825 , F16H41/00 , F16H41/02 , F16H45/00 , F16H45/02 , Y02T10/6221 , Y02T10/6226 , Y02T10/6252 , Y10S903/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流体传动装置、电动机和变速器,能够提高电动机的冷却性能。在发动机(12)以及第1电动机(MG1)连结于变矩器(16)的泵叶轮(16p)的结构中,将发动机(12)以及第1电动机(MG1)配置于在轴向上隔着变矩器(16)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第1电动机(MG1)配置于收纳自动变速器(18)的空间(89)(油室内)。而且,通过将笫1电动机(MG1)收纳于该空间(89)内,能够对第1电动机(MG1)进行油冷,因此能够提高第1电动机(MG1)的冷却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