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812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532123.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IPC: C23C4/134
Abstract: 一种航空发动叶片等离子喷涂快换夹具,包括快换底座和设置在快换底座上的夹具主体;在所述快换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柱、以及卡槽;夹具主体包括环形底板、以及环形底板上的叶片放置环,在叶片放置环的外周面上环形均布有多个用于放置叶片的开口;叶片放置环上与开口对应位置处的外侧设置有气流外挡板,内侧设置有气流内挡板;环形底板的内部设置多根辐条,在辐条中心汇集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活动插接在定位孔上,且其中一根辐条卡接在所述卡槽上。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叶片安装在叶片放置环的开口上,然后再将夹具主体安装在快换底座即可完成叶片的装夹,装夹过程中叶片无需螺栓固定,装夹过程耗时短,装夹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698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80059328.8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施福克私人有限公司
IPC: D06M10/08 , B05D1/00 , B82Y30/00 , C09D5/14 , C09D183/00 , C23C4/02 , C23C4/11 , C23C4/134 , C23C16/513 , D06M10/02 , D06M13/513 , D06M15/643
Abstract: 涂料:施加在物品上的涂层,包括颜料或分散体。该涂层包括上侧和下侧。涂层被施加到物品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其中该涂层由穿过等离子体的单体和纳米颗粒形成,从而形成等离子体聚合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0206.7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35/495 , C23C4/11 , C23C4/134 , C04B35/62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热障涂层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粉体为具有中空结构的类球形粉体,所述复合粉体包括化学式为(Hfx,Zr1‑x)6Ta2O17的复合钽酸盐,其中x为0.2~0.8。复合粉体喷涂形成的热障涂层,具有显著降低的热导率和显著提高的高温相结构稳定性,能够显著延长热障涂层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3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249682.9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预制固体润滑粉末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方法,涉及激光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件表面预置固体润滑粉末,再进行超高速激光熔覆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工件进行表面预处理;2)、将固体润滑粉末预制在工件表面;3)、制备熔覆粉末;4)、预热工件;5)、超高速激光熔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1、涂层硬度提高导致摩擦因数提高,涂层磨损严重;2、熔覆层中固体润滑粉末和硬质相粉末离散或堆积,分布不均匀;3、固体润滑粉末在涂层表面大量聚集,润滑相不能完全浸入到涂层中,易被刮落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3466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810749319.2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克利福德 , E·马基 , 拉里·迪安·埃里 , 詹姆斯·道格拉斯·欧文 , 提摩西·乔治·拜尔 , 哈米德·加埃德尼亚 , 詹姆斯·莫里斯·波瓦洛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缸套的选择性的表面纹理。一种方法包括:将涂层喷涂到发动机缸孔表面上,珩磨涂覆涂层后的表面以形成珩磨后的表面区域,并清洁珩磨后的表面区域,以从表面孔去除材料。珩磨后的表面区域包括多个表面孔以及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清洁珩磨后的表面区域产生上部区域表面孔隙率、中部区域表面孔隙率和下部区域表面孔隙率,中部区域孔隙率比上部孔隙率和下部孔隙率中的至少一个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5464.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高温热障涂层制备技术领域。热障涂层的方法为首先,经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加热、加速的NiCoCrAlYTa粉末粒子完全熔化后撞击到喷砂和预热处理后的镍基高温合金基体表面,沉积形成100~150μm厚度的孔隙率低于1%的致密金属粘结层;其次,以纳米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和稀土钽酸盐1:1混合的粉末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出一层40~60μm厚度的陶瓷过渡层;最后,以纳米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沉积一层180~250μm厚度的陶瓷面层。该结构热障涂层的陶瓷过渡层改善了金属粘结层与陶瓷面层之间的机械结合,减少纳米结构未熔颗粒嵌入对界面结合部位的负面影响,显著增强金属粘结层与陶瓷层之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涂层的抗1400℃火焰热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57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0537.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等离子喷涂与热喷镀粉及丝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九轴喷涂工作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九轴喷涂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九轴喷涂装置位于所述防护装置的一侧,所述防护装置具有喷涂点位,所述九轴喷涂装置包括支撑座、六轴机械手、喷头以及多工位载物台,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喷涂点位的一侧,所述六轴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六轴机械手的端部,所述多工位载物台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多工位载物台上的载物工位均能转动至所述喷涂点位,所述防护装置罩住所述喷涂点位且将位于所述喷涂点位的载物工位与其他载物工位隔离。本申请具有有利于提高喷涂效率,且有利于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3404.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永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3C4/134 , C09D127/18 , C23C4/04 , C23C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微纳双层级结构的超疏水PTFE的一步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热喷涂工艺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化;步骤2:在不注入PTFE乳液的情况下,启动直流等离子喷枪,使用纯焰流扫描工件表面进行预热;步骤3:预热完成后,向焰流中注入PTFE乳液,对工件表面进行喷涂,制备微纳双层级结构超疏水PTFE涂层。本发明首创性地以PTFE乳液为原料,使用直流等离子喷涂制备微纳双层级结构超疏水PTFE涂层,实现了超疏水PTFE涂层的一步快速制备。该方法无需现有技术中的PTFE固化和烧结处理,也无需任何的刻蚀后处理过程,涂层在制备完成后即形成微纳双层级表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9714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0061501.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丰联科光电(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F8/00 , B22F3/04 , B22F3/10 , C23C4/02 , C23C4/134 , C23C4/137 , C23C4/08 , C23C14/34 , B22F3/18 , B22F3/17 , C23C14/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溅射靶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钼残靶再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钼残靶切割为钼块;(2)将步骤(1)得到的钼块进行表面预处理;(3)将步骤(2)得到的钼块进行真空等离子喷涂;(4)将步骤(3)得到的钼块与钼粉混合装入胶套模具进行压制成型;(5)将步骤(4)得到的压制钼坯进行烧结;(6)热塑性变形步骤(5)得到的烧结钼坯,得到钼金属产品。本发明钼残靶再利用的方法钼残靶回收率达到95%以上,制备的钼金属产品纯度达到99.95wt%以上,满足靶材制备的指标要求,实现了靶材的循环利用,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符合产业化推广使用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6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0913596.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垂直裂纹和准柱状梯度结构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加工领域,该制备方法在低真空条件下等离子喷涂系统中的低压舱内开展,该方法通过控制相关参数,获得了射流长度1000mm‑1800mm,径向扩张尺寸200mm‑400mm的等离子射流;利用该等离子射流喷涂陶瓷粉末,通过不同的喷涂距离、总气流量等的控制,获得了不同分布密度的准柱状结构陶瓷涂层;随着低压舱内的真空度、等离子体的工作电流、总气流量以及喷涂距离的调整,继续对准柱状结构陶瓷涂层进行预烧结,实现了直接在高温合金等金属热端部件表面沉积复合垂直裂纹和准柱状梯度结构热障涂层,该复合涂层的垂直裂纹间距可控,改善了涂层间的结合强度,提高了抗热冲击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