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19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83001.7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舰载机多姿态多角度大能量冲击舰船甲板试验装置,包括冲击组件和测量组件;冲击组件包括支撑钢架,支撑钢架底端设置有若干底滑轮,支撑钢架顶端为弧形,支撑钢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部,导向部与支撑钢架顶端相匹配,导向部顶端设置有增能部,导向部上滑动设置有冲击部,冲击部与增能部底端磁性连接,导向部底端位于测量组件上方;测量组件位于冲击部的滑出侧;测量组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顶端朝向导向部倾斜设置,固定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测量部,测量部远离导向部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记录装置。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设计原理清晰、设备布置简便、载荷控制灵活、应用场景多样,方便舰载机多姿态多角度大能量冲击舰船甲板试验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754504.8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B65G6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绑扎系统及集装箱堆垛非线性动态响应试验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集装箱的缩尺模型;2)构建绑扎组件的缩尺模型;3)构建钮锁的缩尺模型;4)构建动态试验装置并选择绑扎装置和集装箱堆垛试验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5)构建绑扎装置和集装箱堆垛试验系统并进行传感器的布置;6)设定绑扎系统和集装箱堆垛动态试验的横摇和纵摇参数,并构建绑扎系统和堆垛数值模型进行瞬态分析;7)进行绑扎装置和集装箱堆垛试验,采集并处理试验数据;8)根据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进行数值模型的修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快速有效侦测相互耦合的动态行为、克服场地、加载、试验过程、人员和经费限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85940.9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船体结构三维模型的出图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识别大组立基面拼板零件并显示,标注设计信息并生成大组立基面拼板子图;识别大组立纵骨零件并显示,标注设计信息并生成大组立纵骨子图;识别中组立部件并根据装配顺序分步显示中组立部件,并对每一步对应的中组立部件标注设计信息,生成对应的中组立子图;识别小组立部件并根据装配顺序分步显示小组立部件,并对每一步对应的小组立部件标注设计信息,生成对应的小组立子图;识别得到未出图零件,并标注设计信息生成剩余子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装配顺序,分批次显示,标注设计信息的同时也可清楚的指导装配人员按顺序装配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0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47315.8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结构力学行为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耦合结构有限元模型;2)通过静力学分析获得耦合结构原型的平均刚度,并通过动力学模态分析获得耦合结构原型的低阶模态频率和振型;3)绑扎桥结构的等效变换;4)横舱壁结构的等效变换;5)构建绑扎桥和横舱壁耦合结构的缩尺模型;6)搭建绑扎桥结构静力学试验装置,进行静力学试验;7)搭建模态试验装置,并进行模态试验;8)进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并修正有限元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快速有效的侦测到装箱船绑扎桥的刚度、低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克服原型结构试验测试过程中,对场地、加载设备、人员和经费等需求较高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11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897233.4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层变角度开孔折弯板透水消波装置,包括主框架及若干设有开孔的折弯消波板,主框架包括支架体及连接在支架体下方的固定板,折弯消波板的两端连接在固定板上,该折弯消波板与水平平面之间呈一可调节的倾斜角度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改变开孔折弯消波板倾角,从而适应参数不同的波浪;通过阶梯式布置多层开孔折弯消波板,在减少波浪反射的同时,增加波浪与消波装置的相互作用,有效地促进波浪的破碎与耗散,达到优良的消波效果;透空式设计能够减小消波装置对流的阻塞,可用于海洋工程波流试验水池,亦可用与港区等临海区域的消波。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0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34092.X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工艺信息标注及报表生成方法,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遍历三维模型的节点,得到零件节点列表;将用于写入工艺信息的数据集节点插入各零件节点;将工艺信息写入所述数据集节点;读取所述数据集节点的工艺信息,将读取到的工艺信息标注在三维模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三维模型为载体,将产品工艺信息、加工信息、焊接信息及装配信息,以特定的形式,集成在三维模型中。定义信息与创建模型在同一个设计平台上进行,确保了信息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117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54857.0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IPC: B63B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5/12 , F17C2260/016 , F17C2270/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舱的晃荡制荡装置以及载有该晃荡制荡装置的液舱,包括浮板和滑轨;滑轨竖直设于液舱内宽度方向的两侧,两组滑轨构成的平面与液舱的纵向轴相垂直,浮板竖直设置,且浮板嵌入滑轨,能够沿着滑轨上下滑动;浮板沿厚度方向设有若干供液体通过的通孔。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使得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现有的晃荡制荡装置的体积大,易损坏的问题,而且安装简单,适用于大部分的液舱。
-
公开(公告)号:CN1037880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05974.9
申请日:2010-0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285/14 , C07D417/14 , C07D271/12 , C07D413/14 , C07D215/06 , C07D241/42 , C07D409/14 , C09K11/06 , C25D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85/14 , C07D215/06 , C07D241/42 , C07D271/12 , C07D409/14 , C07D413/14 , C07D417/14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48 , C09K2211/1051 , C09K2211/1092 , C25D13/04
Abstract: 一种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的含可质子化氮原子的有机小分子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有机小分子薄膜的结构式为:其中:R1、R2、R3、R4分别为以下五种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利用恒电位或恒电流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小分子薄膜表面均匀,由纳米颗粒或片状晶体组成,没有氧化产物,且其形貌和厚度可通过调节电解液浓度、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及沉积时间控制,同时制备方法具有能耗小,操做易控,成本低的优势,适于工业化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01372757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200932.5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5D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加入质子酸使铜酞菁发生质子化反应,然后加入有机溶液配成电解液,再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制备的一种纳米铜酞菁薄膜具有α相晶体结构,可通过调节铜酞菁溶液浓度、铜酞菁溶液温度、电压和电沉积时间来控制薄膜的形态和尺寸,所需的电压小(0.5~3V),时间短(5~60分钟),容易操作,成膜均匀,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可用于电导、传感、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光电转化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