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2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4194.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体载荷识别和全场安全评估的虚拟交互系统,包括:结构应变与加速度监测模块、船体运动监测模块、船体载荷识别模块、船体全场结构响应计算模块、船体波浪环境识别模块、船舶响应虚拟漫游与交互模块、船舶响应三维可视化模块、实时安全评估模块、系统存储与输出模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实际海况下船体安全评估缺乏虚拟现实平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9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83001.7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舰载机多姿态多角度大能量冲击舰船甲板试验装置,包括冲击组件和测量组件;冲击组件包括支撑钢架,支撑钢架底端设置有若干底滑轮,支撑钢架顶端为弧形,支撑钢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部,导向部与支撑钢架顶端相匹配,导向部顶端设置有增能部,导向部上滑动设置有冲击部,冲击部与增能部底端磁性连接,导向部底端位于测量组件上方;测量组件位于冲击部的滑出侧;测量组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顶端朝向导向部倾斜设置,固定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测量部,测量部远离导向部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记录装置。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设计原理清晰、设备布置简便、载荷控制灵活、应用场景多样,方便舰载机多姿态多角度大能量冲击舰船甲板试验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589744.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拉压与疲劳强度测试的试验结构、装置及系统,包括:试验件,试验件的两侧壁分别向其中心凹陷以形成凹坑,两凹坑对称布置;试验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试验装置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相连接;试验件包括位于其内部的柔性基体层,柔性基体层的中心设有空槽,空槽内用于设置应变检测件。本发明通过设计试验模型结构、夹持机构试验装置形式以及测试数据的应变检测件,提高对围护系统拉压和疲劳强度测试的控制稳定性,增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09554.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等几何和缩减基的结构非线性变形重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测量船舶板架结构表面的初始应变数据,基于初始应变数据构建若干个船舶板架的四节点逆壳单元;将若干四节点逆壳单元进行组装,得到整体刚度矩阵;基于船舶板架的实测应变数据对整体刚度矩阵进行重构,得到船舶板架的线性重构结果;基于缩减基对线性重构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增量融合至线性重构结果进行非线性迭代,完成非线性变形重构。本发明在等几何分析的原理基础上,结合逆有限元方法,建立一种四节点逆壳单元,通过较少的应变测点数目实现较高精度的船舶结构位移重构,以辅助设计人员直观了解和深入洞察结构的力学特性及对结构安全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89744.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拉压与疲劳强度测试的试验结构、装置及系统,包括:试验件,试验件的两侧壁分别向其中心凹陷以形成凹坑,两凹坑对称布置;试验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试验装置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相连接;试验件包括位于其内部的柔性基体层,柔性基体层的中心设有空槽,空槽内用于设置应变检测件。本发明通过设计试验模型结构、夹持机构试验装置形式以及测试数据的应变检测件,提高对围护系统拉压和疲劳强度测试的控制稳定性,增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415111.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1N3/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联合载荷作用下加筋板极限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获取原型模型和试验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确定原型模型和试验模型缩比关系,并根据相似关系设计缩尺模型;根据缩比关系、相似关系设计试验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试验模型的极限应力,保证试验模型与原型模型在相同破坏模式下的相对极限应力;将试验模型进行双轴加载,记录试验模型变化数据;将加筋板初始变形和应力‑应变曲线,利用有限元计算出模型的无因次的相对极限应力;根据原型模型和试验模型的相似关系,确定原型模型在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强度。解决了基于破坏模式的联合载荷作用下加筋板缩尺模型试验方法、保障了结构的位移不受互相垂直的双轴压缩载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35664.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等几何分析的船舶板架结构变形重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船舶板架结构表面的初始应变数据,基于所述初始应变数据构建若干个船舶板架的四节点逆壳单元;构建理论应变与位移的应变位移关系;采集船舶板架的实测应变数据,基于所述实测应变数据求解所述应变位移关系;基于所述应变位移关系,对所述四节点逆壳单元进行重构,得到船舶板架结构变形的重构结果。本发明在等几何分析的原理基础上,结合逆有限元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四节点逆壳单元,进而通过较少的应变测点数目实现较高精度的船舶结构位移重构,以辅助设计人员直观了解和深入洞察结构的力学特性及对结构安全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31420.5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结构有限元模型虚拟可视化重构方法,包括:提取有限元模型特征信息,预定义通用的可视化数据存储格式函数库和配置文件,生成特征信息文件;通过预定义的所述函数库建立数据转换接口,重构所述有限元模型,将重构后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修正为统一形式的三角形网络拓扑结构,并对所述拓扑结构进行处理和修正;将重构后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系统发布,实现船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虚拟可视化重构方法。本发明将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有限元网格质量的高效检查和修正,也为有限元分析结果后处理的可视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230744.7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的虚拟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转换模块、模型优化模块、模型剖分与重组模块、虚拟现实可视化模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获取CAE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模型优化模块用于对转换后的CAE数据轻量化;模型剖分与重组模块将轻量化后的CAE数据中的单元剖分成三角形网格并进行重组,生成点云、节点与单元拓扑关系、节点解和材料属性数据;虚拟可视化模块完成在虚拟环境下网格模型的生成、渲染、工具与用户的交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环境下快速实现船舶结构CAE数据的可视化的通用途径,有效提高了CAE数据的可视化效果,能够为工程设计及教育教学等领域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37377.4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冲击载荷下船体大型加筋板动态屈曲及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包括支撑部、装夹部、锤击部、提升部和防跳部;支撑部固定在地面上;装夹部用于装夹待试验的加筋板,装夹部固定安装在支撑部的顶面;锤击部用于锤击装夹部对加筋板施加冲击载荷;锤击部与装夹部上下对应设置;锤击部纵向滑动连接在支撑部上;提升部用于带动锤击部在支撑部上纵向升高;防跳部固定安装在支撑部的顶面,防跳部与锤击部对应设置,防跳部用于防止锤击部二次锤击装夹部。本发明工作原理简单、设备布置简便、载荷控制灵活、应用场景多样,方便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型结构物的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解决大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分析缺乏适用试验装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