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1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13034.7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V10/98 , G06V10/766 , G06V10/56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点云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规则化表示的点云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包括:将原始点云和失真点云进行参数化生成排列规则的几何图像和颜色图像;提取几何图像和颜色图像的多层次语义特征并预测图像补片的质量;将几何和颜色图像补片的质量作为质量回归网络的输入,得到点云的质量分数。本发明通过将三维点云规则化为二维网格,同时匹配原始点云和失真点云之间的像素位置并保持点邻域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评价对象的不一致。通过结合规则化后的几何图像和颜色图像的语义特征以及注意力机制来预测每个图像补片的质量,结合传统的评价指标进行微调进而提出了针对大规模点云的低复杂度点云质量评价网络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0817.1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T9/00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985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端到端神经网络的光场编码方法及系统,运用于光场处理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光场数据,对所述光场数据进行转换,得到重建光场数据;将所述重建光场数据投影至不同的二维子空间作为输入,基于不同的卷积算子所述输入进行处理,输出光场特征;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所述光场特征进行区分重要程度;将所述光场特征进行拼接后输出;相对于传统的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支持全分辨率处理,提高了编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10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1937.9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V20/40 , G06V40/2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序动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提取待检测视频中视频帧的原始特征和权重残差特征;将所述视频帧的原始特征与权重残差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根据所述融合特征对所述待检测视频中动作的类别和时序边界进行检测,得到时序动作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时序信息建模不足,边界检测对特征变化敏感,导致时序动作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668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50151.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OF‑MRA条纹伪影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图像处理的领域;其中,TOF‑MRA条纹伪影修正方法包括:获取TOF‑MRA原始图像,并将TOF‑MRA原始图像作为输入图像;对输入图像进行NLM滤波平滑,获得模版图像;将TOF‑MRA原始图像与模版图像相减,获得残差图像;利用均值滤波器对残差图像进行分离,获得条纹伪影图像;将TOF‑MRA原始图像与条纹伪影图像相减,获得TOF‑MRA修正图像。本发明将NLM滤波平滑和均值滤波器应用于TOF‑MRA的条纹伪影修正中,能够在不损失TOF‑MRA原始图像细节和不降低TOF‑MRA原始图像分辨率的前提下,实现对条纹伪影的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18183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50240.4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4N19/11 , H04N19/147 , H04N19/176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视频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图像块的邻域像素点;从所述邻域像素点中分别确定与所述图像块中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参考像素点,所述图像块中的每个像素点与其对应的参考像素点位于同一预设弧线上;对于所述图像块中的每个像素点,将与其对应的所述参考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为所述像素点的预测值。该方案使帧内预测的执行能够更贴近360度视频投影后在2D平面中的像素点分布情况,消除360度视频中的空间冗余,提升帧内预测的准确度,提升360度视频的最终编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3503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511015440.5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8G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所述停车检测系统包括地磁传感器、数据量化模块和状态判断模块,所述地磁传感器用于获取当前车位地磁值、一定范围内周边车位地磁值以及周边车位地磁值的变化幅值,所述数据量化模块用于对将地磁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所述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当前车位的地磁值及预设的地磁高低阀值判断当前车位状态,如果当前车位的地磁值介于预设的高低阈值之间,将采集并量化的当前车位的地磁值、周围车位地磁变化幅值与原地磁值的比值输入构造的机器模型进行判断,根据机器模型得出车位状态结果。本发明可对地磁值处于模糊区的车位状态做出准确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7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510160836.2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人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包括:采用轨迹片段关联方法,对视频帧中的目标行人进行跟踪;分别计算视频帧中的目标行人和其周围行人在整个跟踪过程的运动距离;根据上述计算的视频帧中的目标行人和其周围行人在整个跟踪过程的运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异常行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行人异常行为检测系统。本发明能够检测出行人在行走过程中出现的徘徊或逗留行为,提高了监控人员查找造成安全问题的原因的效率,节约了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024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17597.1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4N19/11 , H04N19/132 , H04N19/184 , H04N19/186 , H04N21/2343 , H04N21/44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帧内色度预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视频编码器、视频解码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已编码或已解码重建的亮度分量;对已编码或已解码重建的亮度分量进行下采样;将预设参量输入至预训练的色度预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图像上色子网络,得到图像上色子网络输出的色度分量;其中,预设参量包括下采样后的已编码或已解码重建的亮度分量,或者包括下采样后的已编码或已解码重建的亮度分量和目标参量,目标参量包括编码失真度和已编码或已解码重建的相邻色度块中的至少一种;根据色度分量得出色度预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帧内色度预测方案的普适性较高,可以节省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3818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751972.8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4N17/00 , H04N1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视频的深度感知质量评价方法,通过选取与待评价图像对应的参考三维图像;将待评价图像的左视图与参考三维图像的左视图进行关键点匹配,并计算出待评价图像左视图的深度失真;将待评价图像的右视图与参考三维图像的右视图进行关键点匹配,并计算出待评价图像右视图的深度失真;分别对待评价图像及参考三维图像进行关键点检测,并计算出待评价图像的双目深度失真;将左视图的深度失真、右视图的深度失真及双目深度失真进行融合,获取深度质量失真;将深度质量失真转换成深度感知质量,因而能够根据深度感知质量对待评价图像进行失真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448107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1026338.5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8G1/04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信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磁阈值模型的调整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地磁系统传输的地磁场数据和设备第一工作状态数据;获取系统配置参数;根据系统配置参数配置地磁阈值调整模型,生成第一地磁阈值调整模型实例;开启一个定时周期任务,输入地磁场数据至第一地磁阈值调整模型实例中,根据第一地磁阈值调整模型实例确定设备第二工作状态数据;在定时任务结束时,若设备第二工作状态数据和设备第一工作状态数据之间的误差不在最大相对误差范围内,则更新系统配置参数,根据更新后的系统配置参数配置地磁阈值调整模型,生成第二地磁阈值调整模型实例。本发明,可实时动态调整地磁阈值调整模型中的系统配置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