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2332661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0849033.4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用于设置在侧架与摇枕之间,包括斜楔块,斜楔块的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容纳腔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底端向下延伸穿出容纳腔的底端与摇枕固定连接;斜楔块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与斜楔块的中部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底端向下延伸与侧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第一弹簧压缩固定位移后安装在摇枕上,给斜楔块提供固定的反力,第二弹簧安装在侧架的弹簧承台内,第二弹簧在振动过程中随着摇枕的上下振动会产生动态位移,给斜楔块提供变化的反力,能够兼顾空重车阻尼需要、减振性能稳定以及抗菱刚度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铁路货车转向架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519509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348927.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轮对、摇枕组成、侧架组成、斜楔减振装置、轴承、承载鞍及承载弹簧,斜楔减振装置位于摇枕组成中摇枕磨耗板与侧架组成的侧架立柱磨耗板之间;斜楔减振装置包括斜楔、斜楔摩擦板和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安装于斜楔正下方和侧架的中央方框弹簧承台面之间;斜楔摩擦板宽度与斜楔的主摩擦竖直面宽度相同,斜楔主摩擦竖直面宽度比斜楔副摩擦面宽度宽。采用与侧架贴合的主摩擦竖直面较宽,与摇枕贴合副摩擦面较窄的斜楔,以适应减振弹簧在区间较窄的摇枕和侧架上排布,以实现侧架及摇枕弹簧承台较窄宽度结构,同时,斜楔减振装置仍可提供转向架足够的抵抗菱形变形刚度,获得更好的运行品质和安全性能。

    铁路快运货车转向架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56374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103089.3

    申请日:2017-0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快运货车转向架,包括一个构架、四套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两套轮对组成、一个摇枕以及一套基础制动装置。构架侧梁中部的U型腔设置有二系橡胶堆安装平台,为摇枕以及二系橡胶堆提供安装空间,保证快运货车转向架与车体的接口尺寸能够满足现有铁路货车的使用要求;摇枕采用锻件的二系橡胶堆安装座代替实际应力超过许用应力的焊接结构,提高该部位的强度;采用的轴箱弹性悬挂系统有效减小了车辆高速运行时的高频冲击,由于增设了具备承载及减振功能的一系橡胶弹簧,增加了重车工况转向架的一系垂向刚度,实现了构架式转向架轴箱体的变刚度。

    轮轴径向装置及具有其的副构架径向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211844435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2500789.8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轴径向装置及具有其的副构架径向转向架,该轮轴径向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副构架和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副构架包括一个构架体、两个导框和两个承载鞍;所述构架体呈U形,由一个中央横梁和两个纵向转臂构成;两个所述导框设置在构架体的两端,其上分别设置有承载鞍安装槽;所述承载鞍的上部设置有对接平台,下部设置有轴承安装槽;所述承载鞍安装于导框的承载鞍安装槽内,其对接平台与承载鞍安装槽的底面在垂向形成面与面的接触配合,同时对接平台与承载鞍安装槽之间还设置有卡槽式限位结构,使承载鞍在横向和纵向只能相对导框进行小距离的位移或转动,从而降低制造及组装精度要求、提高匹配组装合格率。

    带集成制动装置的构架式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207725413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859141.4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集成制动装置的构架式转向架,该转向架包括两组轮对、对称设置在每组轮对两侧的轴箱悬挂装置、以及设置在轴箱悬挂装置上的构架,所述构架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侧梁、垂直设置在两个侧梁中部的心盘梁、以及两个设置在心盘梁顶面上的固定支点座,每个所述侧梁的两端底部各通过一个轴箱悬挂装置设置在同侧的轮对上;所述心盘梁的下方设置有与固定支点座悬挂连接的集成制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制动装置采用双向自调行程增力制动缸组成,取消了车体制动系统,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有效减小车辆自重,降低了检修维护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