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梁底检查车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1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273190.4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查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梁底检查车。该桥梁梁底检查车包括:第一伸缩车体、主车体、第二伸缩车体及行走机构;所述主车体的长度小于桥墩孔的长度,所述第一伸缩车体套设在所述主车体的内侧,所述第二伸缩车体套设在所述主车体的外侧,所述第一伸缩车体及所述第二伸缩车体均能够沿着所述主车体的长轴方向伸缩;所述行走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车体上,桥梁底部设有多个悬挂件,所述行走机构带动所述主车体通过所述悬挂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桥梁底部。本发明所提供的桥梁梁底检查车的行走机构通过悬挂件,无需铺设轨道,与传统检查车相比,能够节约90%以上的轨道。本发明重量轻,运输成本低,行走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

    一种通用桥下检查车行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1935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319225.8

    申请日:2015-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桥下检查车行走装置,包括:多个行走挂件、吊钩、行走梁、行走轮、第一驱动装置、吊架、检查车和第二驱动装置;吊钩和行走梁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分别交替与行走挂件挂接或脱离挂接;当行走梁与行走挂件脱离挂接,吊钩挂接在行走挂件上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行走梁无负载稳定前行;行走梁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行走梁与行走挂件挂接,并使得吊钩与行走挂件脱离挂接,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行走轮前进,从而实现桥下检查车顺桥向有序移动行走,实施桥底检查作业。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通用桥下检查车行走装置,可以大大降低检查车附加装置的重量,降低了对行走挂件的损害,并有效地提高了桥下检查车行走机构的标准化和安全性。

    一种桥梁梁底检查车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73190.4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查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梁底检查车。该桥梁梁底检查车包括:第一伸缩车体、主车体、第二伸缩车体及行走机构;所述主车体的长度小于桥墩孔的长度,所述第一伸缩车体套设在所述主车体的内侧,所述第二伸缩车体套设在所述主车体的外侧,所述第一伸缩车体及所述第二伸缩车体均能够沿着所述主车体的长轴方向伸缩;所述行走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车体上,桥梁底部设有多个悬挂件,所述行走机构带动所述主车体通过所述悬挂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桥梁底部。本发明所提供的桥梁梁底检查车的行走机构通过悬挂件,无需铺设轨道,与传统检查车相比,能够节约90%以上的轨道。本发明重量轻,运输成本低,行走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

    跨座式单轨钢-混结合轨道梁

    公开(公告)号:CN1042339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90037.7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梁领域,具体涉及跨座式单轨钢-混结合轨道梁。其包括横断面为箱型的钢梁结构和横断面为矩形的混凝土长方体结构,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结构处于所述钢梁结构的上方并与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结构通过抗剪连接器连接;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结构的两个侧表面设置钢板,所述钢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钢板的内表面和所述钢梁结构的顶板之间焊接多个肋板。本发明能够适应了大跨度情况对承重的要求,又能准确引导车辆前行,增强钢-混结合轨道梁在横向荷载、轮压作用下的抗剪能力。

    单向拉伸构件的建模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51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94515.X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向拉伸构件的建模方法,涉及工程设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平面坐标系;根据所述原点平面坐标、平面坐标系和所述第一位置约束/第二位置约束生成其余所述点的平面坐标,根据所有所述点的平面坐标和所述线段集合构建截面模板;根据所述平面坐标系以及建模拉伸方向构建三维坐标系;根据所述截面模板、拉伸距离和修改后的所述第一位置约束/第二位置约束确定新的所述截面模板,根据所述截面模板和新的所述截面模板,基于放样操作构建构件模型。本发明可以快速修改原模型,积累并形成数据集合,供不同项目复用,替代以往的手工单体建模方法,大幅减少人工作业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