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70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183437.6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下茂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内燃机(10)设有:电动增压器(26),电动增压器包括电动压缩机(26a);EGR引入口(56),EGR引入口被形成在电动压缩机(26a)的上游;节气门(24),节气门被布置在EGR引入口(56)的上游;和控制装置(60)。除了节气门(24)之外的节气门没有被布置在进气通路(16)中。控制装置(60)被构造成:在非增压区域中执行第一空气流量调节处理和第二空气流量调节处理,第一空气流量调节处理通过在驱动电动增压器(26a)以使电动压缩机(26a)的压力比接近1的同时调节节气门(24)的开度调节进气流量;第二空气流量调节处理通过在不给电动增压器(26)通电的同时调节节气门(24)的开度调节进气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424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21453.2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下茂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利用能够选择气门持续打开模式的可变气门装置能够提高冷起动时内燃机的起动性。控制装置对具备燃料喷射阀(24)、点火装置(26)、能够切换进气门的基本开闭模式与气门持续打开模式的进气可变气门装置(30)的内燃机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在冷起动时执行冷起动控制。冷起动控制包括在曲轴转动开始后的预定数的循环中执行的起动性提高处理和在经过了该预定数的循环后执行的燃烧开始处理。在起动性提高处理中,在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和排气行程中的至少膨胀行程和排气行程中选择气门持续打开模式且不伴有点火而进行燃料喷射。在燃烧开始处理中,在一个循环中连续选择基本开闭模式并进行点火。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411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080066947.2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15 , F01N3/10 , F02D41/0065 , F02M26/05 , F02M26/15 , F02M26/28 , F02M26/40 , F02M26/43 , F02M26/44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当增加EGR率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爆燃的产生的内燃机及其控制装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如图7所示,能够使EGR气体分成通过EGR通路(28)的路径(路径a)和通过EGR通路(30)的路径(路径b)流动。特别是,通过向路径(b)流动,能够利用内部冷却器(18)对EGR气体进行冷却。通常内部冷却器(18)的容量大于EGR冷却器(34)的容量,因此冷却能力高。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能够在使EGR气体的热充分散热后的状态下使EGR气体流入浪涌调整槽(22)。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58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080001903.1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23 , F02D41/00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确定机油流入汽缸内的主要原因的内燃机异常燃烧判定装置。是具备多个汽缸的内燃机的异常燃烧判定装置,按每个汽缸检测产生了异常燃烧的汽缸。另外,存储产生了异常燃烧的汽缸和运转过程中的负载履历(100)。判定所存储的产生了异常燃烧的汽缸是否为特定的汽缸(130)。对所存储的履历,判定在异常燃烧产生前所使用的负载是否为比阈值高的负载(140、S170)。利用根据这些判定的组合决定了机油流入汽缸内的原因这一关系,根据基于上述汽缸判定单元的判定和基于上述负载判定单元的判定的组合,来确定机油流入汽缸内的主要原因(150、160、180、190)。
-
公开(公告)号:CN101925731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980103235.0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65 , F02D2200/0802 , F02M26/28 , F02M26/33 , F02M26/35 , F02M26/47 , Y02T10/47
Abstract: 一种内燃发动机(1)的排气再循环装置(50),包括:连接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排气通道(6)和进气通道(3)的排气再循环通道(51);在关闭时阻塞所述排气再循环通道的排气再循环阀(54);设置在所述排气再循环通道中的与所述排气通道(6)相连的连接部与所述排气再循环阀的安装位置之间并对在所述排气再循环通道中流动的排气进行净化的排气再循环催化剂(52)。所述排气再循环装置执行排气再循环控制,通过所述排气再循环控制,打开排气再循环阀并使在排气通道中流动的排气经由排气再循环通道再循环到进气通道。所述排气再循环催化剂布置在所述排气再循环通道中的所述连接部(55)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411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80066947.2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15 , F01N3/10 , F02D41/0065 , F02M26/05 , F02M26/15 , F02M26/28 , F02M26/40 , F02M26/43 , F02M26/44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当增加EGR率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爆燃的产生的内燃机及其控制装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如图7所示,能够使EGR气体分成通过EGR通路(28)的路径(路径a)和通过EGR通路(30)的路径(路径b)流动。特别是,通过向路径(b)流动,能够利用内部冷却器(18)对EGR气体进行冷却。通常内部冷却器(18)的容量大于EGR冷却器(34)的容量,因此冷却能力高。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能够在使EGR气体的热充分散热后的状态下使EGR气体流入浪涌调整槽(22)。
-
公开(公告)号:CN101900065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221832.8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94 , F02D41/2422 , F02D41/3029 , F02P5/1502 , F02P5/1504 , Y02T1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内燃机的点火正时控制装置。对于包括缸内喷射器(11)和进气口喷射器(12)的内燃机,设置合适点火正时设定装置,用于根据从缸内喷射器喷射和从进气口喷射器喷射之间的燃料喷射比例来设定合适点火正时。当燃料喷射比例发生变化时,合适点火正时设定装置选择变化之前的合适点火正时值和变化之后的合适点火正时值中在延迟侧上的一个,并且在变化之后的至少预定的期间中将点火正时设定为所选择的合适点火正时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58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01903.1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23 , F02D41/00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确定机油流入汽缸内的主要原因的内燃机异常燃烧判定装置。是具备多个汽缸的内燃机的异常燃烧判定装置,按每个汽缸检测产生了异常燃烧的汽缸。另外,存储产生了异常燃烧的汽缸和运转过程中的负载履历(100)。判定所存储的产生了异常燃烧的汽缸是否为特定的汽缸(130)。对所存储的履历,判定在异常燃烧产生前所使用的负载是否为比阈值高的负载(140、S170)。利用根据这些判定的组合决定了机油流入汽缸内的原因这一关系,根据基于上述汽缸判定单元的判定和基于上述负载判定单元的判定的组合,来确定机油流入汽缸内的主要原因(150、160、180、190)。
-
公开(公告)号:CN101443541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780003929.8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下茂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95 , F01N3/0871 , F01N9/00 , F02D41/0082 , F02D41/123 , F02D41/1443 , F02D41/1454 , F02D41/1458 , F02D41/187 , F02D2041/0265 , F02D2200/0804 , F02D2200/0814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在具有多个气缸组的内燃发动机中独立地为每个气缸组设置单独排气通路,其中每个气缸组都具有多个气缸。在每个单独排气通路中设置第一催化剂。在这些第一催化剂的下游,单独排气通路汇合以形成其中设置了第二催化剂的共用排气通路。当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控制从气缸组特定控制转换至理论控制时,空燃比控制部使其中空燃比已被气缸组特定控制变浓的气缸组的空燃比变稀预定时段,并且使其中空燃比已被气缸组特定控制变稀的气缸组的空燃比变浓预定时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283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162.3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下茂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87 , F01N13/009 , F01N13/011 , F02D35/027 , F02D37/02 , F02D41/0065 , F02D41/0082 , F02D41/401 , F02D2041/001 , F02D2041/227 , F02M26/15 , F02M26/23 , F02M26/43 , F02M26/49
Abstract: 在具有单独气缸排的内燃机中,单独排气通道(10a、10b)连接到发动机的每个气缸排(2a、2b),共用进气通道(8、9)连接到两个气缸排。EGR通道(21)的一端连接到其中一个气缸排(2a、2b)的单独排气通道(10b),EGR通道(21)的另一端连接到共用进气通道(8、9)。如果确定EGR通道(21)中的EGR阀(22)卡在打开状态,则在连接到与EGR通道(21)相连的单独排气通道(10b)的气缸排(2b)中执行燃料切断控制。因此,即使当EGR阀卡在打开状态时,也能够防止内燃机运行不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