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909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296970.X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04D25/08 , F04D25/16 , F04D29/056 , F04D29/051 , F04D29/053 , F04D29/58 , F04D29/26 , H02K1/28 , H02K1/27 , H02K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两级串联增压直驱离心式空压机,包括端盖、主轴、涡壳、叶轮、转子、定子以及驱动器,主轴通过左侧的左端径向支撑空气箔片轴承和左端径向支撑空气箔片轴承轴套,以及设置在主轴右侧的空气箔片轴向止推轴承和右端径向支撑空气箔片轴承进行支撑,左端径向支撑空气箔片轴承轴套环绕在主轴的外侧,左端径向支撑空气箔片轴承固定在左端径向支撑空气箔片轴承轴套外侧,空气箔片轴向止推轴承采用轴套形式固定于主轴的外侧,右端径向支撑空气箔片轴承固定在空气箔片轴向止推轴承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更适用于对无油进气要求高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进气增压场景,可提高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压缩机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52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182055.2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8/04992 , H01M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堆模拟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子系统匹配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子系统;(2)搭建电堆阴极模拟器并进行标定用于模拟燃料电池电堆;(3)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子系统接入电堆阴极模拟器形成工作回路;(4)在工况下,对电堆阴极模拟器进行虚拟功率加载,运行步骤(3)的工作回路,虚拟功率与对应工况下的燃料电池电堆功率相等;(5)在不同工况下,测定阴极模拟器以及空气供应子系统中的关键参数并判定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子系统与燃料电池电堆是否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能够对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子系统进行独立、解耦的匹配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479590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136805.3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压机用高速电机电磁结构,该电磁结构包括定子铁芯、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转子铁芯以及卡嵌在转子铁芯表面的永磁体,所述的定子铁芯上沿圆周均匀布设有多列定子槽,所述的定子绕组采用三层低谐波同心绕组的连接方式设置在定子槽中,所述的转子铁芯的表面沿圆周均匀布设有多个楔形槽,相邻两楔形槽之间设有楔形臂,该楔形臂上设有用于提高气隙磁密幅值的空气隔磁孔,所述的永磁体卡嵌在楔形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整体结构紧凑、转速高、机械强度高、谐波损耗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5320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230871.7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67 , H01M10/613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模块化电池的温控系统,用以在电动汽车中通过相变材料和传热流体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设置在电池箱体内的电池集成模块,所述的电池箱体包括底板、与底板两端垂直连接的翼板、与底板连接的流体温控装置以及设置在翼板内侧的相变温控装置,所述的电池集成模块底部与底板接触,侧面与相变温控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系统结构简单、适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3375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836449.1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燃料电池冷却辅助系统用快速原型装置,该快速原型装置包括:控制计算机(00),冷水箱(01),热水箱(02),水泵(03),去离子器(04),加热器(06),散热器(07),单向阀(08),电磁阀组,软接头组,流阻调节器组件,所述的冷水箱(01),热水箱(02)通过单向阀(08),电磁阀组,软接头组,流阻调节器组件分别连接燃料电池堆、水泵(03)、去离子器(04)、加热器(06)和散热器(07),通过控制计算机(00)控制电磁阀组的开关从而搭建燃料电池堆不同冷却回路的构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精确快速、模拟燃料电池系统真实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16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387199.2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8/04089 ,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492 , H01M8/04701 , H01M8/04746 , H01M8/04828 , H01M8/04992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空气供应系统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器、压缩机、中冷器、加热器、加湿器、汽水分离器、燃料电池堆以及控制计算机,过滤器通过管路依次与压缩机、中冷器、加湿器及燃料电池堆的空气进口连接,再由燃料电池堆的空气出口依次经加湿器、汽水分离器返回连接至压缩机的进口,加热器与中冷器并联设置,管路上还设有多个电磁阀及感应单元,电磁阀及感应单元分别通过电路与控制计算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结合使用多个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组合控制,配置出多种不同的燃料电池堆冷却回路构型,实现对系统的零部件参数进行快速匹配、对控制算法进行快速验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620407.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压力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1)采集燃料电池堆的实时阳极压力;2)根据期望阳极压力采用PID闭环控制获取对应的控制量;3)根据控制量控制喷轨中各喷嘴的开启状态;4)泄压阀判断喷轨输出的氢气压力是否大于设定压力,若是,则开启泄压阀直至氢气压力降到设定压力;5)经压力控制后的氢气输入燃料电池堆。所述装置包括PID控制器、喷轨、泄压阀、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阳极压力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保证燃料电池阳极压力精准可控,且提高控制的快速性,并通过有效的调度策略,使各喷嘴处于良好的工作情况,增强燃料电池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16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87199.2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空气供应系统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器、压缩机、中冷器、加热器、加湿器、汽水分离器、燃料电池堆以及控制计算机,过滤器通过管路依次与压缩机、中冷器、加湿器及燃料电池堆的空气进口连接,再由燃料电池堆的空气出口依次经加湿器、汽水分离器返回连接至压缩机的进口,加热器与中冷器并联设置,管路上还设有多个电磁阀及感应单元,电磁阀及感应单元分别通过电路与控制计算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结合使用多个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组合控制,配置出多种不同的燃料电池堆冷却回路构型,实现对系统的零部件参数进行快速匹配、对控制算法进行快速验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976146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44757.7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用两级增压直驱空气压缩机,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布置的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电机主轴,以及电机端盖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端盖设于壳体的两端,所述电机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电机端盖,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电机定子,所述电机主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套设有蜗壳,所述蜗壳与电机端盖密封连接,并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一端蜗壳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蜗壳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两级增压方式,可以满足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应系统的压力、流量范围宽需求,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整体结构紧凑、转速高、机械强度高、损耗小、维护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9590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36805.3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65 , H02K1/2706 , H02K1/2733 , H02K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压机用高速电机电磁结构,该电磁结构包括定子铁芯、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转子铁芯以及卡嵌在转子铁芯表面的永磁体,所述的定子铁芯上沿圆周均匀布设有多列定子槽,所述的定子绕组采用三层低谐波同心绕组的连接方式设置在定子槽中,所述的转子铁芯的表面沿圆周均匀布设有多个楔形槽,相邻两楔形槽之间设有楔形臂,该楔形臂上设有用于提高气隙磁密幅值的空气隔磁孔,所述的永磁体卡嵌在楔形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整体结构紧凑、转速高、机械强度高、谐波损耗小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