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36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121709.X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船用转子摇摆性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船用转子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船舶摇摆特性会使船用旋转机械动力设备展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影响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甚至诱发故障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的输出端与凸轮固定连接于点D,底座的上端与底板铰接于点A,船用转子安装于底板上,推力杆与底座上的导向槽间隙配合,推力杆的左端固定有一竖直端板,竖直端板与凸轮接触,竖直端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推力杆的右端与连杆铰接于点C,连杆与底板铰接于点B;本发明通过电机控制的凸轮传动,从而控制底板的左右摆动,进而模拟转子系统的横倾、纵倾工况。通过设计凸轮轮廓线,模拟不同摆动速度以及控制横倾的摆角幅度,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1676.5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可转导叶执行机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燃气轮机的可转导叶开度调节精度低,调节结构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液压缸、活塞杆、圆环体、外缸体、摇杆、滑移转向杆和可转导叶;外缸体固结于地面,外缸体的横截面加工形成燕尾槽,圆环体能够在燕尾槽内滑动;液压缸固定于外缸体的顶端侧壁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活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圆环体铰接;摇杆的一端与圆环体的外壁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滑移转向杆铰接,可转导叶的上端内侧设有滑槽,滑移转向杆采用滑移副安装在可转导叶的滑槽内,可转导叶活动安装在外缸体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63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77831.0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船用旋转机械摇摆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旋转机械设备横倾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没有可以用来模拟船舶摇摆的转子系统实验装置的问题。驱动液压缸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摇杆的一端与工作平台铰接于C点,且位于驱动液压缸的输出端的一侧,摇杆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于A点,驱动液压缸输出端上的活塞杆与连杆的一端铰接于D点,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铰接于B点,且连杆和摇杆可重叠。本发明的一种模拟船用旋转机械摇摆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可通过液压控制的传动摆动装置,从而控制底板的左右摆动,进而模拟转子系统的横倾、纵倾等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7575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72664.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324 , F04D29/322
Abstract: 新型压气机叶片和轮盘连接结构,解决了传统榫头、榫槽连接结构在轮盘的定位槽内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裂纹产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叶片、轮盘和限位环片,叶片具有叶根,叶根具有叶片限位槽;轮盘具有榫槽,限位环片通过螺栓固定在轮盘上。在榫槽内具有轮盘限位通孔,轮盘限位通孔边缘具有限位槽倒角,叶片与轮盘利用叶根与轮盘榫槽进行连接,并且通过叶片限位槽、轮盘限位通孔和限位环片相互配合实现叶片的轴向定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动平衡调节能力及较小应力定位槽的压气机叶片轮盘系统,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了叶片轮盘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79832.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转子碰摩故障的试验装置,属于转子碰摩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实验装置不能调节碰摩接触件与转子的接触深度且不能模拟微弱到严重的碰摩故障,以及不能单向模拟碰摩故障的问题。电机和碰摩装置均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且电机和碰摩装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碰摩装置、圆盘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本发明的一种模拟转子碰摩故障的试验装置能够可通过多个调节螺栓调节碰摩接触件,从而精确模拟不同深度、多局部面接触的转子碰摩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4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79733.9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船舶横倾的转子系统实验装置,属于转子系统横倾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没有可以用来模拟船舶横倾的转子系统实验装置的问题。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点D,摇杆的中部与一竖直固定面上的支座铰接于点B,且摇杆的下端与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点C,摇杆的上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于点A;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圆盘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本发明的一种模拟船舶横倾的转子系统实验装置能够通过液压控制的传动摆动装置,从而控制底板的左右摆动,进而模拟转子系统的横倾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810586466.2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船用转子横倾的实验装置,属于旋转机械设备横倾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没有可以用来模拟船舶横倾工况的实验模拟装置的问题。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电机与控制柜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G点,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F点,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于E点,第二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滑移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D点,摇杆的中部与一竖直固定面上的支座铰接于B点,且摇杆的下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C点。本发明的一种模拟船用转子横倾的实验装置能够通过电机驱动连杆摆动机构,从而控制底座的左右摆动,进而模拟船舶横倾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0379733.9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船舶横倾的转子系统实验装置,属于转子系统横倾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没有可以用来模拟船舶横倾的转子系统实验装置的问题。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点D,摇杆的中部与一竖直固定面上的支座铰接于点B,且摇杆的下端与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点C,摇杆的上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于点A;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圆盘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本发明的一种模拟船舶横倾的转子系统实验装置能够通过液压控制的传动摆动装置,从而控制底板的左右摆动,进而模拟转子系统的横倾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811148068.9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机轮盘破裂实验验证的旋转试验装置,属于燃气轮机领域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直接在燃气轮机上进行轮盘破裂试验,存在损毁燃气轮机的问题,本发明的旋转试验装置的旋转试验台包括底板、旋转轴和支撑筒,底板的中心设置旋转轴,支撑筒与旋转轴同轴设置,支撑筒上周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试验轮盘间隙套装在旋转轴上,且试验轮盘通过法兰盘、固定螺栓、双头螺栓固定在旋转试验台的旋转轴上;加载块安装在试验轮盘的榫槽内;双头紧力螺杆穿过安装孔,一端固定于加载块,另一端通过紧力螺母固定于旋转试验台的支撑筒上;通过拧紧紧力螺母对加载块施加一定的载荷;旋转试验台在电机带动下以给定转速旋转。本发明用于燃机轮盘破裂实验验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7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73652.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涡轮轮盘变截面螺栓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在离心力作用下螺栓和轮盘孔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的问题。本发明中螺栓依次穿过前端轴、涡轮盘和中间盘的内孔,两端安装锁紧螺母和自锁螺母;螺栓为变截面螺栓,在其颈部上设置有两个凸台;锁紧螺母连接在螺栓端部,自锁螺母连接在锥形面端部。通过控制螺栓与涡轮盘、前端轴、中间盘内孔的间隙,保证合理的接触状态;通过控制凸台与涡轮盘孔之间的间隙,使得在旋转离心力作用下凸台与涡轮盘孔之间产生均匀的接触,接触位置在涡轮盘孔端部;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凸台与中间盘内孔和前端轴内孔不接触,颈部与涡轮盘孔之间不产生接触,有效降低接触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