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5333.3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王艺霏 , 陈重韬 , 张海明 , 李欣怡 , 温馨 , 姚艳丽 , 王森 , 彭柏 , 马跃 , 邢海瀛 , 李信 , 那琼澜 , 于然 , 王珣 , 沈宇 , 王东升 , 杨峰 , 娄竞 , 李坚 , 吴佳 , 张宁 , 姜蕴洲 , 周子阔 , 曲洪泽 , 邵博文 , 崔彭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储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面向用户侧储能的鲁棒性策略优化方法,包括鲁棒性策略优化系统,鲁棒性策略优化系统包括用户侧储能设施数字孪生模型,用户侧储能设施数字孪生模型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模块、策略优化模块、用户交互模块、储能控制模块和储能设备状态监测模块,通过集成了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模块、策略优化模块、用户交互模块、储能控制模块和储能设备状态监测模块,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仅提高了储能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而且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策略,确保了储能方法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侧储能设备的管理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99534.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维协同的配网可靠性保障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提供了由信息、物理、社会多元信息交互影响的、更可靠的“故障率和修复时间”,实现了从信息、物理、社会多维协同的角度,从而提供了更佳、更可靠的配网监测数据,用于构建配网所需的更佳的可靠性指标,应对于大型赛事的配网工程,以解决了为配网提供更优的可靠性保障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2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047865.7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5G卫星通信天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天线机构,放置用于进行卫星信号接收以及5G通信的抛物面天线以及馈源组件的存放箱;遮挡机构,包括安装缺口,设置于所述存放箱的一侧,用于通过扭力转轴活动套接安装杆体,安装杆体嵌入安装有安装片体,对位连接于抛物面天线,通过扭力转轴旋转抛物面天线的位置状态;至少一个调位机构控制馈源组件在抛物面天线的中心垂直线上移动进行对位。本发明能实现了无需反复拆装的便携式5G卫星通信天线装置,使抛物面天线以及馈源组件可以在不进行拆卸的情况下收纳箱体内,便于携带和快速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3697.8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控制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5G通信运行不确定的电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电力闭环系统模型;根据电力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建立所述电力被控系统的不确定性模型;所述不确定性模型表征所述电力被控系统的系统矩阵与输入矩阵的变化量;基于所述电力被控系统的不确定性模型设计迭代算法以对理想广域阻尼控制器模型进行优化;基于控制参数生成控制信息,并通过5G通信系统将所述控制信息传递至电力系统以对所述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上述方法能够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44699.4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站设备运维RPA自动巡检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设备资产数据库、实时监控数据库和RPA自动巡检模块;RPA自动巡检模块包括策略管理单元、巡检控制单元、报告数据库以及巡检报告单元。采用上述一种电力通信站设备运维RPA自动巡检系统及其方法,实现了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的智能化巡检,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巡检完整性,为工程实际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3626.5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智能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5G通信随机时延的电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电力系统各区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SoC的平衡约束条件;构建电力系统各区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SoC的控制模型;根据前述控制模型以及电力系统各区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SoC的平衡约束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区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SoC的信号;根据电力系统各区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SoC的信号,电力系统各区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SoC的控制模型及电力系统控制模型,确定电力系统控制所需的电压信号及频率信号,本申请能够保证功率与SoC控制的稳定性,同时为上层控制提供准确地电压及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50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21030.4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作业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根据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配置状态集和动作集,状态集包括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所需节点的数量、每个节点所需要的GPU数量和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的特征,动作集用于指示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可以占用的GPU的位置信息;构建DQN神经网络,根据状态集、动作集和奖励值确定DQN神经网络的网络参数;基于网络参数确定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对应的目标节点和目标GPU;将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调度至目标节点和目标GPU。将作业调度与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模型的特征相结合,以最佳资源位置执行深度学习训练作业,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2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02072.3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W74/00 , H04W74/08 , H04W74/08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无线随机接入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OFDM系统,包括生成随机接入信号,随机接入信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包含2倍的小区最大传输时延,接入信号尾部有保护时间,设备长度包含2倍的小区最大传输时延;随机接入信号以数据包的形式,利用随机接入信道从设备发往基站;基站在不知道接入信号实际到达时间的情况下,对接入信号中包含的信息M进行解码;所述系统包括设备和基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与基站随机接入流程冗长,设备接入时延较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29641.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文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知识图谱的电力系统潮流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性能参数及负载状态;根据所述电力系统性能参数、负载状态,构建与性能指数相关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利用所述约束条件实现对所述目标函数的第一优化;利用蜉蝣算法对第一优化后的目标函数进行第二优化,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本文以燃料成本、有功网损、电压偏差和电压稳定性共同构成目标函数求解最优潮流问题,并且考虑了不同负载水平,使最优潮流计算更加准确;利用改进蜉蝣算法,提高搜索空间利用率和整体性能,以便更好优化目标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107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97277.1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轨卫星跟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天线跟踪低轨卫星的方法和装置,采用经纬度观测器预估无人机相控阵终端天线的经纬度值,并进一步计算卫星相对于无人机相控阵终端天线的目标俯仰角,然后考虑经纬度观测器的估计误差建立了动态误差阈值,以进行快速逼近跟踪或精准跟踪切换控制,同时考虑了无人机相控阵终端运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以随时控制切换不同的跟踪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较少考虑无人机相控阵终端运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无人机相控阵终端与卫星通信稳定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