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86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39455.X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金属熔融盐甲烷裂解制氢制碳方法及连接装置,包括以多相熔融金属/熔融盐反应器为主体,协同固相产物和气相产物提纯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氢气,保证了系统运行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同时不影响固相产物和气相产物的生成效率;设置在多相熔融反应器侧部的固定管、设置在固定管内的密封部件、设置在第一夹止槽内的夹止块;安装组件,包括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管外侧的第二夹止槽、设置在连接管中心的回流管、设置第二夹止槽内的伸出部件、设置在固定管内壁的锁止部件、设置在回流管侧壁的解锁部件,通过密封部件的设置使得在拆卸回流管时,固定管能自动密封,锁止部件使回流管在连接时与固定管自动锁止,增加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06975.9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钾离子掺杂的铬酸钴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能够制备KxCo1‑xCr2O4(x≤0.1)的产物。通过改变K与Co的相对含量,能够对于不同种类的KxCo1‑xCr2O4催化剂进行制备,制备得到的产物在甲醛降解进行使用,在x=0.02时能够实现最佳产物性能。本发明能够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进行产物的制备,按照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定比例的钴盐、铬盐与钾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配置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溶剂蒸干至溶胶状,并置于空气气氛条件下煅烧,最终获得钾离子掺杂的铬酸钴固溶体。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法使碱金属离子掺杂进铬酸钴晶胞中,提高了催化剂应用于甲醛催化降解的反应速率及低温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68873.2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N3/084 , G06F111/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分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ERT与CNN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包括对采集的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BERT‑LSTM神经网络;构建CNN网络模型;分别构建回归过程的损失函数和分类过程的损失函数,并将两个损失函数相加等到最终的损失函数;采用AdaMod优化器优化模型参数;通过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准确率和F1‑score指标对输出结果进行评估。本发明设计BERT+LSTM网络结构,提高负荷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从而能提高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效率与准确率;并使用改进adamod优化器来限制学习率,防止训练初期出现较大的学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63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458499.0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改性反应器和气体循环系统,所述改性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气包、喷管和不锈钢粉末多孔板,所述壳体在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下部设有改性气体进口,上部设有改性气体出口;所述气包顶部开孔连接气体循环系统,底部均匀开设气孔连接喷管;所述喷管作为针板放电的阳极连接电源,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作为阴极接地;所述喷管底部隔空正对不锈钢粉末多孔板,所述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上布置若干孔隙;所述气体循环系统的进口连接改性反应器的底部,出口连接气包顶部。通过电离改性气体,能够改变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效率高、速度快、功能多、可大面积工业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98748.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1P5/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该方法基于射流测速实验装置,所述射流测速实验装置包括支架、风机、PIV系统和玻璃板,包括以下步骤:S1、物理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的设置和工况参数的设定,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器来研究雷诺数(Re)范围为3462‑6125和归一化的间距H/D为0.25时,计算流场内的背压分布,并得出模拟数据曲线;本发明在使用时,可节省冷却工艺的物理空间,大大降低用电等能耗成本和废气排量,进而大幅提升换热效率,因此,背压效应的合理利用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还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避免了现有冷却工艺换热效率低及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63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58499.0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改性反应器和气体循环系统,所述改性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气包、喷管和不锈钢粉末多孔板,所述壳体在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下部设有改性气体进口,上部设有改性气体出口;所述气包顶部开孔连接气体循环系统,底部均匀开设气孔连接喷管;所述喷管作为针板放电的阳极连接电源,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作为阴极接地;所述喷管底部隔空正对不锈钢粉末多孔板,所述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上布置若干孔隙;所述气体循环系统的进口连接改性反应器的底部,出口连接气包顶部。通过电离改性气体,能够改变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效率高、速度快、功能多、可大面积工业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474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542934.1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9/00 , C08J9/36 , C08G81/02 , C08F220/34 , C08F212/12 ,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5 , C08L8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功能薄膜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硅自组装吸附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合成大分子引发剂P(AMD‑co‑DMAEMA)(简称PAD),并实施熔融接枝聚丙烯得到接枝物PP‑g‑PAD,对接枝物进行流延以及后拉伸处理得到阳离子聚丙烯微孔膜;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SiO2溶胶,并采用自组装吸附SiO2的方法得到二氧化硅自组装吸附聚丙烯微孔膜。根据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硅自组装吸附聚丙烯微孔膜,微孔膜耐热性得到很大提高,130℃存放30min热收缩率仅在7.5%左右,与此同时,亲水性也得到很大提高,水接触角可降至42.5°。
-
公开(公告)号:CN10747429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42934.1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9/00 , C08J9/36 , C08G81/02 , C08F220/34 , C08F212/12 ,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5 , C08L8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功能薄膜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硅自组装吸附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合成大分子引发剂P(AMD-co-DMAEMA)(简称PAD),并实施熔融接枝聚丙烯得到接枝物PP-g-PAD,对接枝物进行流延以及后拉伸处理得到阳离子聚丙烯微孔膜;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SiO2溶胶,并采用自组装吸附SiO2的方法得到二氧化硅自组装吸附聚丙烯微孔膜。根据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硅自组装吸附聚丙烯微孔膜,微孔膜耐热性得到很大提高,130℃存放30min热收缩率仅在7.5%左右,与此同时,亲水性也得到很大提高,水接触角可降至42.5°。
-
公开(公告)号:CN10738359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78243.7
申请日:2017-07-1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87/00 , C08K3/36 , C08G81/02 , C08F220/32 , C08F212/12 , C08F230/08 , B29C67/20 , B29K23/00 , B29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2 , B29C67/20 , B29K2023/06 , B29L2007/00 , C08F220/32 , C08F2220/325 , C08G81/021 , C08J5/18 , C08J2323/12 , C08J2487/00 , C08K2201/011 , C08L2201/08 , C08L2203/16 , C08F212/12 , C08F230/08 , C08L87/005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功能薄膜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无机粒子共混改性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通过熔融接枝制备大分子偶联剂,将聚丙烯与大分子偶联剂以及纳米无机粒子共混造粒后流延制得基膜,再经退火、冷拉和热拉等工艺制成微孔膜。根据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无机粒子共混改性聚丙烯微孔膜,透气性、极性以及耐热性能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拉伸强度也得到一定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4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5668.6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D06P1/38 , D06P1/651 , D06P5/30 , C09D11/328 , C09D1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P1/38 , C09D11/328 , C09D11/38 , D06P1/65118 , D06P1/65168 , D06P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品喷墨印花活性染料墨水及其制备方法,该喷墨印花活性染料墨水,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无盐活性染料12‑25%、保湿剂15‑20%、表面活性剂0.1‑1.0%、pH调节剂0.01‑1.0%、杀菌剂0.1‑1.0%、余量为去离子水;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无盐活性染料、保湿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和杀菌剂加入去离子水中,用搅拌机以100‑300rad/min转速下充分搅拌1‑2h,静置4‑8h,即得最终产品。本发明得到的喷墨印花活性染料墨水储存稳定性好、打印流畅性佳,各项色牢度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