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结构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8423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10242898.X

    申请日:201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增大用于使可动滑轮移动的动力的情况下,V带式自动变速器也不易大型化的无级变速器结构。在具有固定滑轮(61)和能够移动的可动滑轮(62)且在两滑轮间卷挂有V带(53)的V带式自动变速器用的无级变速器结构中,具备:第一控制机构(CM1),其具有使可动滑轮(62)移动的第一致动器(90);第二控制机构(CM2),其与第一控制机构(CM1)协作,且具有使可动滑轮(62)移动的第二致动器(100)。即使在增大用于使可动滑轮移动的动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向各致动器的负荷,抑制各致动器的大型化,从而整体上实现V带式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

    V带式无级变速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9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010126236.1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带式无级变速器,可确保槽宽可变机构的驱动单元和动力传递部之间的密封性。V带式无级变速器在变速箱(40)内配置有:驱动单元(90),其使变更带轮(60)的槽宽的槽宽可变机构动作;动力传递部(100),其将驱动单元(90)的动力向槽宽可变机构传递。驱动单元具有:收纳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的电动机部(M1)和利用电动机的动力进退移动的输出轴(91),输出轴(91)与主轴(51)平行配置。输出轴(91)的前端相比电动机部(M1)向V带(53)侧突出,将输出轴(9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V带(53)的带宽内,将电动机部(M1)配置于带宽外,输出轴(91)配置于将主轴(51)和副轴(52)连结的线上。

    V带式无级变速器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9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010126230.4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带式无级变速器,可以实现用于使活动带轮滑动的动力传递部的小型化。该V带式无级变速器具有:通过使驱动带轮(62)沿轴线方向滑动来变更带轮的槽宽的槽宽可变机构(80)、使该槽宽可变机构动作的驱动单元(90)、将驱动单元(90)的动力向槽宽可变机构(80)传递的动力传递部(100),将驱动单元(90)构成为,使与活动带轮(62)的轴线平行的输出轴(91)沿轴线方向进退,将动力传递部(100)构成为具有卡合部(121),该卡合部与输出轴(91)连动并与活动带轮(62)的突起部(63)直接或间接卡合而使活动带轮(62)滑动。相对于活动带轮(62)的轴线方向,卡合部(121)与支承带轮轴的轴承部(31b)邻接而配置。

    V带式无级变速器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91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6229.1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带式无级变速器,可以减小作用于带轮轴和活动带轮之间的扭矩传递面的表面压力。该V带式无级变速器具有通过使活动带轮(62)沿带轮轴(51)中的支承部(51b)滑动来变更带轮(60)的槽宽的槽宽可变机构(80)。该V带式无级变速器具有:相对于带轮轴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的扭矩传递部(110)、设于活动带轮(62)且在其与扭矩传递部(110)之间传递扭矩的突起部(63)、设于扭矩传递部(110)且沿带轮轴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111)以及一体地设置于凸缘部(111)的轴线方向部(112)。轴线方向部(112)相比活动带轮(62)的、与支承部(51)相对的相对面(63a)位于半径方向的外侧。在轴线方向部(112)和突起部(63)的扭矩传递面之间,设置合成树脂制的缓冲部件(66)。

    动力单元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8208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12545.3

    申请日:2008-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9/18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具备:发动机,其具备缸体、曲轴箱和平衡器;变速器壳,其从发动机的曲轴箱向后方延伸;V带式无级变速器,其收容在所述变速器壳内,将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轮;驱动带轮控制用电动机,其通过驱动带轮控制部减速齿轮机构对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中的驱动带轮的槽宽度进行控制,其中,一方面使发动机结构紧凑,一方面考虑重量平衡的良好配置。其特征在于,从侧面看,驱动带轮控制用电动机、驱动带轮控制部减速齿轮机构、及平衡器的中心配置在缸体和曲轴箱的结合面与贯通曲轴中心且与所述结合面平行的面之间。

    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20164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20422536.1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变速器室的温度。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具备壳体(23、40、41)、收容于所述壳体(23、40、41)中的曲轴(32)、以及对从所述曲轴(32)传递出的驱动力进行变速而向驱动轮(15)传递的带式无级变速器(43),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3、40、41)具备收容所述曲轴(32)的曲轴室(35)以及收容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43)的变速器室(42),在所述曲轴室(35)与所述变速器室(42)之间设有形成空气层的空气层空间(100),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具备向所述空气层空间(100)导风的导风机构(11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