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92100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080368.4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26 , B60H1/00042 , B60H1/00335 , B60H1/00921 , B60H2001/00942 , F25B39/00 , F25B41/04 , F25B2400/0403 , F25B2400/0409 , F25B2500/18 , F28D1/05391 , F28D2021/0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热交换器(13),该复合型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装置(131)和第二热交换装置(132)。第一热交换装置(131)适于在高压制冷剂与调节控制之间交换热量。第二热交换装置(132)适于在低压制冷剂与调节控制之间交换热量。第一热交换装置(131)和第二热交换装置(132)一体形成,并被布置成能够使调节空气与高压制冷剂和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37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1876.1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35 , B60H1/00328 , B60H1/00342 , B60H1/00735 , B60H1/00921 , F28D1/0316 , F28D1/035 , F28D1/0435 , F28D1/05391
Abstract: 一种在多种类型的流体之间实现充分地换热的热交换系统,该热交换系统使用了被结合成一个单元的制冷剂散热器(12)和散热器(43)以使制冷剂与冷却剂之间能够热交换,并且当流入散热器(43)的冷却剂的温度等于或高于被设定为低于流入制冷剂散热器(12)中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二标准温度(T2),并且等于或低于预定的第一标准温度(T1)时,所述热交换系统减少流入散热器(43)的冷却剂的流入量。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减少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的不期望的热交换,制冷剂的热量被有效地传递给外部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19836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80063998.7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具有储液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性能。具备:压缩机(31),该压缩机将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排出;散热器(15),该散热器使从压缩机(31)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减压部(32),该减压部使由散热器(15)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蒸发部(14),该蒸发部使由减压部(32)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储液器,该储液器将在蒸发部(14)蒸发的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并使气相的制冷剂流出;以及过热部(34),该过热部使从储液器流出的制冷剂与比从储液器(33)流出的制冷剂更高温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过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666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35622.6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22 , B60K11/04 , B60K11/08 , B60L1/00 , F25B27/02 , F25B1/00 , B60H1/32 , B60L9/18 , B60L50/60 , B60L58/26
Abstract: 具备:压缩机(11),将制冷剂吸入、压缩并排出;散热部(12、42),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从而加热向车室内空间吹送的空气;减压部(14a、14c),使由散热部散热的制冷剂减压;外气吸热部(16、19、50、54),使由减压部减压的制冷剂从外气吸热;废热吸热部(19),使由减压部减压的制冷剂吸收废热设备(80、56)的废热;风门(90),对导入外气吸热部的外气的通路的开度进行调整;及控制部(60),在判断为废热设备的废热量比外气吸热部和废热吸热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多的情况下,关闭风门。
-
公开(公告)号:CN1107993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880042759.2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室内冷凝器(12)、室外热交换器(16)、室内蒸发器(18)、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15b、21、22)、辅助加热装置(70)、空气通路形成部(31)及空气通路切换装置(34)。室内冷凝器、室内蒸发器及辅助加热装置配置在由空气通路形成部形成的空气通路内。(i)在制热模式时,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切换为对在室内冷凝器散热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并使其在室外热交换器蒸发的制冷剂回路,(ii)在除霜模式时,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切换为对在室外热交换器散热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并使其在室内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回路。(i)在制热模式时,空气通路切换装置切换为使空气依次通过室内蒸发器及室内冷凝器的第一空气通路,(ii)在除霜模式时,空气通路切换装置切换为使空气绕过室内冷凝器并且依次通过室内蒸发器及辅助加热装置的第二空气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423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80013438.7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K11/04 , F25B5/02 , F25B1/00 , B60H1/2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69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空气冷却用减压部(13),该空气冷却用减压部使在散热器(12)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第一蒸发器(14),该第一蒸发器使由空气冷却用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入口侧减压部(15),该入口侧减压部在制冷剂的流动中与空气冷却用减压部并列配置,并使在散热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第二蒸发器(16),该第二蒸发器使由入口侧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从电池(2)吸热而蒸发;出口侧减压部(18),该出口侧减压部使在第二蒸发器中蒸发后的制冷剂减压;以及控制部(50),该控制部控制入口侧减压部和出口侧减压部的开度,控制部进行如下的限制控制:将入口侧减压部的开度控制为电池冷却开度和空气冷却开度中的较小一方的开度,电池冷却开度是用于使第二蒸发器的电池冷却能力成为目标电池冷却能力的开度,空气冷却开度是用于使第一蒸发器的空气冷却能力成为目标空气冷却能力的开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4238.5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包含:压缩机(20)、蒸发器(40)、行驶状态检测部(71)、温度检测部(12)以及控制装置(11)。行驶状态检测部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蒸发器具有蓄冷部(50),该蓄冷部与在蒸发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储存来自制冷剂的热量。蓄冷部在至少两个以上不同的温度带具有相变能量。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当行驶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规定的行驶速度以下且车辆的加速装置未被操作的行驶状态即惯性行驶中的情况下,在由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温度在第一温度以下的期间,使压缩机停止;在行驶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车辆处于停止的状态的情况下,在由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温度为第二温度以下的期间使压缩机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27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80064180.8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921 , F25B47/02 , F25B49/02 , F25B2347/02 , F25B2400/05
Abstract: 使在热泵循环(10)中加热后的冷却水循环的高压侧热介质循环回路(21)中配置有使冷却水和向车厢内送风的送风空气热交换的加热器芯部(23),在与高压侧热介质循环回路(21)连结的低压侧热介质循环回路(22)中配置有使从加热器芯部(23)流出的冷却水的至少一部分与热泵循环(10)的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24)。由此,通过从加热器芯部(23)流出的冷却水所具有的未用于加热送风空气的剩余的热量能够抑制室外热交换器(14)的结霜,能够对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霜进行除霜。
-
公开(公告)号:CN104797896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380059895.X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9/003 , B60H1/00921 , B60H2001/3298 , F25B41/00 , F25B2341/0011 , F25B2341/0015
Abstract: 在除湿供暖模式时,构成使室外热交换器(17)的冷媒出口侧与作为冷媒减压机构的加热侧喷射器(15)的加热侧冷媒吸引口(15d)连通,并且使室内蒸发器(23)的冷媒入口侧与加热侧喷射器(15)的加热侧扩压部(15g)的出口侧连通的冷媒回路,通过加热侧喷射器的(15)的升压作用使室外热交换器(17)中的冷媒蒸发温度比室内蒸发器(23)中的冷媒蒸发温度低。由此,增大室外热交换器(17)中的冷媒吸热量,提高室内冷凝器(12)中的空气的加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92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80028589.0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7/025 , B60H1/004 , B60H1/00921 , B60H2001/00949 , F25B5/00 , F25B30/02 , F25B47/02 , F25B2400/0411
Abstract: 在热泵循环中,同一外散热片(50)连接到用作蒸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管(16a),并连接到散发来自作为外部热源的行进电动机(MG)的冷却剂的热量的散热器(43)的冷却剂管(43a)。由流动通过冷却剂管(43a)的冷却剂保持的热量可以经由外散热片(50)将热量传递给室外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管(16a)。因此,在除霜操作期间,当冷却剂通过散热器(43)以室外热交换器(16)进行除霜时,可以抑制当由冷却剂保持的热量被传递给室外热交换器(16)时的传热损失,从而能够有效地使用从行进电动机(MG)供应的热量对室外热交换器(16)进行除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