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病害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2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52176.4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病害发展趋势预测方法,包括:确定隧道内部病害事件,构建隧道内部病害事件集合;确定影响隧道内部病害事件发展趋势的外部干扰事件,构建外部干扰事件集合;确定隧道内部病害事件和外部干扰事件的初始状态;构建隧道内部病害事件之间以及外部干扰事件对隧道内部病害事件的事件影响矩阵;基于事件影响矩阵的交叉影响,预测隧道内部病害事件在预测时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绘制隧道病害发展趋势图。本发明通过隧道病害和外部环境的初始状态,考虑各种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等因素进行运算,从而可以预测隧道病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以便于提前预防及控制隧道病害进一步发展,确保隧道安全运营。

    一种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风险动态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35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71464.6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风险动态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含:识别影响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建立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指标体系,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状态空间;建立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及参数学习;预测观测值条件下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风险概率值;确定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系统包含:安全指标体系建立模块、等级标准建立模块、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块、贝叶斯网络参数模块、概率值计算模块及安全风险等级计算模块。本发明为海底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养护、治理及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海陆连接区地铁层离式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57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36343.1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一种海陆连接区地铁层离式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含明挖站厅、站台层、一号风井道、二号风井、上下行出入口、无障碍出入口、轨下过街通道,所述站台层由既有区间隧道扩挖而成而形成站台层的联拱结构,所述上下行出入口设置两组,分别位于两侧候车区以连接两侧扩挖耳室与明挖站厅,所述无障碍出入口设置两组,分别位于两侧候车区,所述轨下过街通道紧贴既有区间隧道底板下穿,连接两侧扩挖耳室;由此,本发明可以在保证过海线路纵坡坡度平缓的条件下发挥站厅浅埋的优势,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缓解运营期消防疏散压力;其施工方式有利于快速实现通车,有效避免了纯明挖或纯暗挖方法工作面少、工期长、造价高、难度大的缺点。

    用于隧道侧移治理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2412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69643.7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隧道侧移治理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在隧道中确定沿第一方向发生侧移的目标区间隧道,目标区间隧道包括第一目标区段和第二目标区段,第一目标区段的侧移量大于第二目标区段的侧移量;基于第一目标区段确定竖向取土段和竖向注浆段,竖向取土段在第二方向上距离第一目标区段竖向中心线预定距离,竖向注浆段在第一方向上距离第一目标区段竖向中心线预定距离;对竖向取土段取土并且对竖向注浆段注浆;基于第二目标区段确定纵向取土段和纵向注浆段,纵向取土段邻近竖向取土段并且纵向注浆段邻近竖向注浆段;对纵向取土段取土并且对纵向注浆段注浆。以此方式,能够减小注浆压力,避免注浆引起的隧道结构破损、基坑支护失效等次生风险。

    暗挖隧道临近既有基坑锚索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29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17968.0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一种暗挖隧道临近既有基坑锚索的施工方法,其在暗挖隧道沿隧道施工方向施工至将要存在冲突的锚索一侧一半锚索间距时,在暗挖隧道的初期支护上用多个膨胀螺栓固定钢托架,钢托架沿隧道施工方向布置,间距同锚索间距,并在钢托架上方设置钢板,并在钢托架上方设置千斤顶的下支座,千斤顶的外侧设置托盘,并在托盘上设置圆钢管,托盘与圆钢管不固定,圆钢管以在托盘上沿隧道施工方向滑动,形成套索与锚索进行固定,套索与圆钢管不固定,圆钢管能以沿隧道施工方向纵向移动,然后在截断位置处将原锚索进行截断;由此,本发明能实现暗挖隧道与临近的明挖基坑施工的同时进行,有效保证明挖基坑的安全,有效控制基坑变形。

    一种适用于土岩组合地层的地铁隧道裂隙水渗水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945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24250.5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土岩组合地层的地铁隧道裂隙水渗水量预测方法”,它包括下列模型和公式:模型:是基于潜水含水体与裂隙水含水体的组合介质分析模型。公式1:为土岩组合地层中隧道基岩裂隙水渗水量预测公式。公式2:该公式为公式1中垂直综合渗透系数λ的取值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经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预测该地层条件下的基岩裂隙水渗水量。本发明实现了两方面突破:建立了潜水含水体与裂隙水含水体组合介质分析模型,突破了以往预测方法仅适用于潜水含水体中涌水量预测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垂直综合渗透系数,突破了以往公式仅适用于单一地层的局限性,可以较好的满足多层介质地层中地铁隧道基岩裂隙水渗水量的预测。

    用于刚柔复合式基坑的支护桩嵌岩稳定性验算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4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618741.X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刚柔复合式基坑的支护桩嵌岩稳定性验算方法及系统,系统中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与基坑位置相关的地质参数建立基坑位置与地层相对位置关系的模型,并且设置嵌固深度参数和岩肩的设计宽度参数;在嵌固桩阶段,基于嵌岩面以上基坑外侧的第一主动土参数、岩体水平抗力合力参数及第六支点至桩底的第二距离参数计算临界嵌岩深度参数;在吊脚桩阶段,基于第二主动土参数和第二支点至第四支点的第四距离参数计算临界岩肩宽度参数;根据第一力学模型和第二力学模型判断嵌固深度参数和岩肩的设计宽度参数是否满足稳定性验算条件。本发明的确定临界嵌岩深度与临界岩肩宽度的方法及系统,帮助验算刚柔复合式基坑的支护桩嵌岩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