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摇杆动轴轮系直线平夹自适应手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4649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796264.1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曲柄摇杆动轴轮系直线平夹自适应手指装置,属于机器人手技术领域,包括基座、电机、过渡传动机构、第一指段、第二指段、近关节轴、远关节轴、多个传动件、多个传动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弹簧、凸块拨盘和限位块等。该装置实现了机器人手指直线平行夹持与自适应抓取的功能;该装置既能直线平动第二指段捏持物体,也能包络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该装置抓取范围大;采用欠驱动的方式,利用一个电机驱动两个指段,无需复杂的传感和控制系统;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制造和维护成本低,适用于机器人手。

    一种基于翼刀拉杆结构的大型风电叶片面外增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4986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044748.0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曾攀 杨阳 雷丽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1 Y02E10/728

    Abstract: 一种基于翼刀拉杆结构的大型风电叶片面外增强装置,属于风力发电设备领域。该装置设置在叶片的迎风面上,它包括前端拉杆组件、中部增强组件及后端拉杆组件。每个组件都由翼刀组件及拉杆组成;翼刀组件中的翼刀支架上有两个孔,使得各级拉杆与翼刀支架连接后的位置成交错串联状态。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仅在叶片的面外安装翼刀组件及拉杆,对叶片的气动效果影响较小,翼刀支架对叶片表面上的展向流动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诱导阻力,整个增强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叶片的面外刚度,起到减振和降低叶片应力的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巧、气动影响小、安装方便等特点,适合大型风机叶片的增强。

    曲柄摇杆动轴轮系直线平夹自适应手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4649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96264.1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曲柄摇杆动轴轮系直线平夹自适应手指装置,属于机器人手技术领域,包括基座、电机、过渡传动机构、第一指段、第二指段、近关节轴、远关节轴、多个传动件、多个传动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弹簧、凸块拨盘和限位块等。该装置实现了机器人手指直线平行夹持与自适应抓取的功能;该装置既能直线平动第二指段捏持物体,也能包络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该装置抓取范围大;采用欠驱动的方式,利用一个电机驱动两个指段,无需复杂的传感和控制系统;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制造和维护成本低,适用于机器人手。

    一种车用自适应双路控制器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2104276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028168.X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自适应双路控制器电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外部接口模块,蓄电池电源通过所述外部接口模块为所述控制器电供电线路过流保护部分和控制器电转换与切换部分供电,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耗电电流监测电路和工作温度稳定性监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单元输出控制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供电线路切断控制电路和控制器电切换电路;所述供电线路切断控制电路输出端通过所述外部接口模块对外输出双路控制器电;所述微处理单元还通过所述总线通讯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与外界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机械化学还原脱氯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15252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21641.1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械化学还原脱氯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导通连接的还原脱氯反应器、还原剂脱水机、干燥器以及机械化学反应器,在对卤代污染物进行处理时使用的还原剂成本低,且还原剂由机械化学反应器制备,制造量大并且工艺简单;另外通过还原剂脱水机、干燥器以及机械化学反应器的共同作用,还原剂还可以得到再生,经过表面活化的还原剂性能无损,还原效率高;该系统还具有高浓度及超高浓度氯代有机负荷的处理能力,其处置能力几乎不受污染负荷的影响,加上由于采用封闭的系统,整个体系不会产生二噁英等其他二次污染。

    一种高抗热震性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520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52549.4

    申请日:2010-04-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公开了多孔碳化硅陶瓷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抗热震性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以已有包混工艺制备的硅-树脂核壳结构先驱体粉体、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氧化钇按照质量比范围为100∶(0.5~10)∶(0.1~5)混合,混合粉体再经压力成型、炭化处理及烧结处理后,得到高抗热震性多孔碳化硅陶瓷。本发明降低烧结温度至1200~1800℃,明显增加了陶瓷的热导率,抗热震性提高,800℃热震30次强度损失6.5~30%。所制备的多孔碳化硅陶瓷具有大于80%的高孔隙率,平均孔径在100~300μm且孔径分布均匀的特点。本方法工艺简单,助剂添加量少,效果明显。

    利用多步阳极氧化法制备梯度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2315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710177076.1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多步阳极氧化法制备梯度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磷酸、氢氟酸、氟化铵、甘油、去离子水等为主要原料,分别配制成水基电解液和有机电解液,通过将钛箔片与铂片构成的两电极系统在水基电解液和有机电解液中反复进行阳极氧化,最后在钛箔片上生长出具有梯度结构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材料。该方法适用于制造各种光电化学器件,在光能利用、绿色能源开发、污水处理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利用水热法原位制备PbTiO3纳米管阵列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2097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10177077.6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热法原位制备PbTiO3纳米管阵列薄膜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磷酸、氢氟酸、乙酸铅、去离子水等为主要原料,首先通过阳极氧化法在钛箔片上制备出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而后在以摩尔浓度为0.00001~10摩尔/升乙酸铝水溶液为介质的条件下,以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为模板,加入体积百分数为20-90%的水热反应溶液即乙酸铅水溶液,在150-300℃保温0.5-50小时,得到PbTiO3纳米管阵列薄膜。该方法适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器件,在压电、热释电、半导体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用阳极氧化方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6637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62634.X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阳极氧化方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的方法,属于光电功能薄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以二甲基甲酰胺和氢氟酸为主要原料配制成有机电解液,通过阳极氧化反应在钛箔片上生长出管长超过20微米,管径超过100纳米,长径比可以达到200以上的TiO2纳米管阵列。所述有机电解液中氢氟酸的质量百分比为0.1~5%质量分数,所述电压为10~40伏特,所述阳极氧化反应时间大于5小时。该方法适用于制造各种光电化学器件,在光能利用、绿色能源开发、污水处理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